2007年12月31日星期一

金庸先生(查良鏞教授)2007年11月15日在香港中文大學主講「中國歷史的大勢」

查良鏞教授(金庸先生)07年11月15日在香港中文大學主講「中國歷史的大勢」講座。 (照片由香港中文大學提供)


本港著名文學家、學者查良鏞教授(金庸先生)07年11月15日在香港中文大學主講「中國歷史的大勢」講座,並膺任中文大學文學院榮譽教授 ,圖為當日典禮上,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教授(左)致贈榮譽教授證書予查良鏞教授。(照片由香港中文大學提供)


左起:中大東亞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李歐梵教授、中大校長劉遵義教授、查良鏞教授、中大文學院院長李熾昌教授 ,07年11月15日在中大合影。(照片由香港中文大學提供)



查良鏞教授(金庸先生)07年11月15日在香港中文大學主講「中國歷史的大勢」講座。(照片由香港中文大學提供)

金庸先生(查良鏞教授)07年11月15日在香港中文大學主講「中國歷史的大勢」

撰文:林翠芬 (照片由香港中文大學提供 , 謹此致謝﹗)

本港著名武俠小說文學家、歷史學者查良鏞教授(金庸先生)於07年11月15日在香港中文大學以「中國歷史的大勢」為題主持學術講座,並由中大校長劉遵義教授於典禮上頒贈中大文學院榮譽教授銜。查良鏞教授在講座中分享研究中國歷史的心得,分析歷代的民族融合與國家發展的關係,強調民族融合、和平發展以促進國家繁榮的重要。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教授說:我讀中學時也是金庸小說迷。

主持講座的中文大學東亞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李歐梵教授說:查先生的小說通俗而典雅,海外華人都是看查先生的書長大的。

查先生在講座中引述了我國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教授的觀點。

另外,查先生說,中國人人際關係互相調和親善,和諧的生活方式,適合於現今世界社會發展。查先生引述英國名學者湯恩比教授說中國的和諧哲學是世界發展/人類和平的出路。

查先生答道他近年到劍橋求學讀書,也曾克服了很多困難,例如校方要求證明自己可以讀古文,他們都一一滿意了。


學術研究重創見


查先生:學術研究要求一定要有新的創見,要言之成理/講得有道理。

勉勵年青人要像郭靖克服困難

查先生在講座中強調如有困難,不要屈服,不要放棄,要像郭靖那樣,本來打不過人,拚命去學,學好武功就可得勝。有困難一定要克服。
查先生勉勵同學讀書做學問,各種都要學一點,多一點來源,就可以集大成。

相信作品修改後會比較好

被問及修改作品的反應不一。查先生答道:自己覺得文章寫得不好就應該修改,改多幾次自然會好,我相信修改後會比較好;至於讀者的意見如認為是對的會接納,加以修改,如認為不對,就不去理會、不去管。

胸襟寬大/調解衝突

被問及民族融和與外國外族侵略的問題,查先生答道:要視當時情況而決定。
如在郭靖那個時代,對於外國人侵略,應該反抗,是合理的。如在現代,種族衝突,不和,就宜加以調解,解決問題。胸襟應該比較寬大,對全世界公民一視同仁、親和,不要分國族,不要種族歧視。

查良鏞教授07年11月15日在中文大學的講座吸引五百位嘉賓出席,包括政商界及學界人士、中大師生、校友及中學生等。中文大學並特別安排講座直播至本港多所大學、中文大學東華社區書院以及香港教育城網站等。講座由中文大學東亞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李歐梵教授主持答問環節。

讀者可瀏覧中文大學網站http://www.cuhk.edu.hk/cpr/louischa/ ,重溫金庸先生主講「中國歷史的大勢」的講座內容。

83高齡赴笈劍橋攻讀博士學位

查良鏞教授以八十高齡赴笈英國劍橋大學深造,從事中國歷史的學術研究。83歲的查良鏞教授07年5月於英國劍橋大學獲碩士學位,並將繼續攻讀博士學位。查先生現任英國牛津大學漢學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以及香港明河集團有限公司主席。

明河社出版《金庸散文》集

金庸先生2007年7月由明河社出版了散文集《金庸散文》,書中輯錄金庸先生共五十餘篇文章,其中包括一篇題為〈月雲〉的自傳體散文(原載於2000年1月上海《收穫》雜誌);月雲是查先生童年家中與他年紀相若的小丫鬟,查先生透過寫自己童年憶記而側寫大時代亂世中生離死別的家國之情,很令人感動。此外,《金庸散文》書中文章是查先生於1955年到七十年代中在香港《大公報》和《明報月刊》上發表,讀者可一睹查先生年輕時對文藝的觀點。

金庸先生/查良鏞教授簡歷

查良鏞教授筆名金庸,浙江海寧人,生於1924年。本港名報人、著名的文學家和學者;在新聞事業、政治評論、文學創作及文化交流的貢獻,廣受海內外推崇。

金庸先生著述甚豐,撰寫了十五部武俠小說,包括:《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雪山飛狐》、《飛狐外傳》、《倚天屠龍記》、《連城訣》、《天龍八部》、《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越女劍》。

「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http://hklit2007.blogspot.com
(撰文:林翠芬)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香港藝術發展局意見。

金庸先生07年7月21日出席香港書展RTHK太陽閱讀Teen——金庸英雄聚會

金庸先生07年7月21日出席香港書展演講——貿發局及香港電台RTHK「太陽計劃2007」合辦之太陽閱讀Teen「金庸英雄聚會」活動。(林翠芬攝)

金庸先生07年7月21日出席香港書展RTHK太陽閱讀Teen——金庸英雄聚會

撰文及攝影:林翠芬

金庸先生於07年7月21日出席香港書展演講——貿發局及香港電台RTHK「太陽計劃2007」合辦之太陽閱讀Teen「金庸英雄聚會」活動,向年青人分享寫作經驗及心路歷程。金庸先生說,他一生喜愛閱讀。他說自己寫作小說所需的很多知識都是從書上看來。金庸先生說他把讀者當作好朋友,「希望大家當我是好朋友,我就非常滿意。」金庸先生說:「希望一、二百年後還有人喜歡看我的小說,記得我是小說家。」

本港著名武俠小說文學家金庸先生(查良鏞教授)07年7月21日出席書展貿發局與香港電台RTHK「太陽計劃2007」合辦之太陽閱讀Teen「金庸英雄聚會」活動,向年青人分享寫作經驗及心路歷程。

金庸先生說,他從小看武俠小說,至今八十多歲,一生喜愛閱讀。他說自己寫作小說所需的很多知識都是從書上看來。例如太極是從書上參考,而「降龍十八掌」是他自己想出來。

被問到如果現在寫武俠小說,情懷是否不同,金庸答道,假如現在寫,文筆會好些,但所寫的故事就沒那麼浪漫。寫男女之情沒那麼深厚!

被問及如在《鹿鼎記》韋小寶七個妻子中只選一個會揀誰?
金庸先生答道:「我不是韋小寶,我只有一個太太,假如只揀一個會揀雙兒,因為她是真心對他。」他說自己寫時對雙兒這個角色也有些偏愛。」

被問及希望自己在文壇上的地位,金庸先生說:「希望一、二百年後還有人喜歡看我的小說,記得我是小說家。」

金庸先生又說把讀者當作好朋友,「希望大家當我是好朋友,我就非常滿意。」

被問及對《哈里波特》的看法?金庸答道:「我喜歡看,每部都有看。」

被問及另一位武俠小說名作家梁羽生,金庸先生說,他與梁羽生先生是當年《大公報》同事,「我們(與梁羽生先生)在同一辦公室,工餘常一起下圍棋,是很好的朋友,他買宵夜也會請我吃,他的人忠厚老實。較早時回港時曾一度中風入院,我也有去醫院探望他,他現已回澳洲。」

被問及二者(與梁羽生先生)作品比較,金庸先生答道:「我的小說比較浪漫,幻想較多,梁羽生寫得規矩,各有自己的風格。」

對於倪匡先生在書展講座中說他當年在金庸先生去旅行時為替稿寫《天龍八部》,寫阿紫盲了眼,一位女讀者問金庸先生假如是他自己寫會如何處理這段情節,金庸先生說:「……就算她沒有盲,最終也是跳下崖去。」

07香港書展——海內外殿堂級新生代名作家雲集

貿發局07年7月香港書展第三度與亞洲週刊合作舉辦名作家講座系列:邀請了海內外殿堂級新生代名作家包括:龍應台教授、易中天教授、于丹教授、莫言先生、倪匡先生、鄭丰女士、春樹張悅然梁靖芬胡淑雯董啟章先生、駱以軍先生、謝曉虹英培安先生及孫隆基教授等,來自內地、台灣、香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五地的殿堂級和新生代名作家,在07書展開講。07書展大會亦與香港電台「太陽計劃2007」合辦太陽閱讀Teen活動,邀請查良鏞先生及倪匡先生向年青人分享他們的寫作經驗及心路歷程。大會又與明報世紀版合作,邀請了倪匡先生和詹宏志先生對談推理小說。

(2007香港書展多項名作家講座活動的錄影片段,貿發局已上載香港書展網頁,讀者可登入貿發局香港書展網頁重溫作家風采。)
貿發局香港書展網頁 2007香港書展名作家講座錄影片段 : hkbookfair.com/seminars


「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http://hklit2007.blogspot.com(撰文:林翠芬)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香港藝術發展局意見。

金庸先生07年6月5日在香港大學主講「中國歷史的發展」

查良鏞教授(金庸先生)(右二)2007年6月 5日在香港大學講述「中國歷史的發展」,與香港大學副校長李焯芬教授(中)、對談嘉賓:聯合出版(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陳萬雄博士(左二),和主持講座的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主任單周堯教授(右一)、及學者黎活仁教授(左一)合影。(林翠芬攝)

查良鏞教授(金庸先生)(中)2007年6月 5日在香港大學講述「中國歷史的發展」,與對談嘉賓:聯合出版(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陳萬雄博士(右),和主持講座的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主任單周堯教授(左)合影。(林翠芬攝)

金庸先生07年6月5日在香港大學主講「中國歷史的發展」

撰文及攝影:林翠芬

本港著名文學家查良鏞教授於○七年六月五日下午在香港大學以「中國歷史的發展」為題演講,闡述民族融合與國家興盛的關係。這是查良鏞先生以歷史學者身份在香港以中國歷史為題作學術演講,講座由聯合出版(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陳萬雄博士擔任對談嘉賓。
是次「陳漢賢學術講座」由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主辦,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協辦,並獲陳漢賢伉儷基金及港大人文基金贊助,是港大中文學院為慶祝成立八十周年舉辦。當日主禮嘉賓港大副校長李焯芬教授致歡迎辭。講座由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主任單周堯教授主持。

查良鏞教授演講綱要如下:「中國歷史以『融合』為主,每有一次融合,即有歷史的一次大興盛。上古時,夏與東夷聯盟、商與北狄、周與西戎、秦漢與南方少數民族之融合,匯成漢朝之大興盛。晉朝五胡亂華,其實是少數民族融入華夏,遂有隋唐之興盛。此後元、清兩代擴充版圖,並非階級鬥爭促成民族之發展。」
查教授:推荐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教授著作
查教授在講座中引述和推荐我國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教授的《中國文明起源新探》(1997.商務)和郭大順先生的《追尋五帝》(商務2000)。這兩本重要考古學書籍都是商務出版的。
查教授讚許陳萬雄博士出版了很多有價值的有關中國歷史文化的圖書,陳萬雄博士跑遍大江南北,甚至去過很多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策劃出版過重要的歷史課題,查先生說很羡慕陳萬雄博士的經歷。
幾千年民族衝突融合是中國歷史發展總趨勢
查教授在講座中指出,中國幾千年來民族衝突融合,是中國歷史發展的總趨勢。長城是中國重要的標誌,在中國傳統歷史觀念,漢人的發展是在長城以內;但根據解放後考古學最新觀念的了解,則與以前甚至與二十年代初民國時期的有相當不同。過往,漢人聚居的地方,總認為中國文明發展的地方,一則是在黃河沿岸流域;但據出土文物充份證據顯示,蘇先生與郭先生等考古學專家發現,中華文明起源的真正發展是在長城以外,最早在紅山,遼寧西部遼河流域。紅山文化比中原文化發展還要早,紅山文化與陜西中原文化融合發展出中華民族文化。
查教授說,他個人想法,中國歷史上都經歷很多少數民族入主的朝代,漢人農業民族的生產比遊牧民族漁獵畜牧的經濟生產價值為高。漢族愛好和平,生產力強,文化發達,文學藝術發展得很好;草原遊牧民族擅騎射打仗,但經濟發展不如漢人;入主的少數民族向漢族學習語言文字、文化和制度, 受漢化。例如北魏孝文帝時代鮮卑人跟漢人接觸,學習漢人的制度和語文,最後全部漢化;他把首都從大同南遷往洛陽,目的就是全漢化。
「元代的蒙古人、清代的滿洲人,最後都為漢人同化;同化和融化的結果,中華民族愈來愈更強大。漢族與少數民族融合在一起,文化愈來愈發達。這是中華民族愈來愈強大的道理。」
查教授說,一部中國歷史,是漢族與少數民族在一起融和形成中華民族的歷史。山西南部汾河灣一帶,是龍山文化跟仰韶文化匯合的地方;神農氏炎帝向北發展,龍山文化(黃帝)向南發展,在張家口附近匯合,發生衝突,黃帝跟炎帝打仗,黃帝打贏,炎帝打敗,龍山文化向南發展,形成炎黃民族。
陳萬雄:多民族多元文化衝突融和的歷程
陳萬雄博士在講座中指出:「正如查先生說,中國的歷史發展大趨勢,是多民族、多元文化的衝突與融和的歷程。長期以來中原文化與經濟力量持續融和周邊少數民族,是一部中國歷史總趨勢,我很贊成這種宏觀的看法。這是中國歷史非常大的課題,值得重新思考。」
陳萬雄博士說:「我二十多年來因編輯工作,跑遍中國,深深體驗,也明白中國歷史發展是多元民族長期衝突融和,終於形成中華民族的過程。中國歷史幾千年來,不同時期不同形式,一直是向農業與草原文化的對立、衝突到融和的發展道路上推進,直到清朝才完成這過程,完成現在多民族國家的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空間。最後融成中華民族。 」
中國歷史發展的格局
陳萬雄博士形容:「中國歷史發展大趨勢的發展格局,中原的核心與周邊地域和少數民族融合,是一種環狀線的版圖擴展與文化融合趨勢,正如現代國內城市開發建設一環、二環、三環的開拓格局相似。中原文化經濟優勢融和周邊少數民族,不斷延伸,像漩渦,愈漩愈大。這是整個中國歷史發展的格局。」
陳萬雄博士指出:「中國在歷史上,很少向外侵略,只是被動的對抗、融合的多。他笑道:「所以不要打中國,否則最後只會被融進去!」
陳萬雄博士認為:「當前中國歷史教育和歷史知識的傳播,中國歷史發展的時空,應從960萬平方公里的空間、從幾千年時間多民族的衝突與融和,去重新認識中國歷史,重新編寫中國歷史;不要將中國局限於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漢民族朝代史。」
查教授:中國歷史發展是民族融和進步
查良鏞教授說:「中國歷史發展是民族融和進步。大漢和盛唐都是非常強大的朝代,民族融和,愈來愈發展,世界無敵。在漢朝,現時的越南都屬於中國。漢朝比較開明進步,重視地方官,權力較大。至宋朝,皇帝忌將軍兵權,令軍事力量轉差。我在《天龍八部》中寫遼國兵力強大,契丹是東方大國。元朝蒙古人版圖一度佔領現代俄羅斯莫斯科的地方,遠至西伯利亞都是蒙古人的地方。明太祖最專制、把宰相都取消。中國現時的大部份領土都是滿清時代完成開拓的。滿清的版圖比明朝大了一倍。
中國人有統一的文字,不同省份的人可以溝通交流。
中華民族歷史文明的起源
查教授在講座中指出,以往一般認為中國歷史真正有記載是公元前841年開始,但實際上中華民族的文化發展早得多。國務院曾組織結合了一批科學家、歷史考古學家、天文物理和化學家,一共二百多位,展開夏商周斷代工程;根據正式科學考察探測,考古證據推斷比較,二○○○年初步結論,一致同意,把夏朝的開始定在公元前2070年,商朝是公元前1600年開始建立,周朝是公元前1046年;把中國歷史文明起源提早至公元前2070年,即提早了一千二百二十九年。夏朝是中國進入文明時代最早的開始。中國歷史是全中華民族的歷史。
查教授引述蘇秉琦先生推測,中華民族的「華」字來自陜西華山,「華」字是「花」之意。考古學家在華山腳下發掘出很多器具上有玫瑰花花紋,中原花與龍的圖騰結合成為中華民族,龍的傳人(東方靠海,用龍做圖騰)。
查教授在講座中說,他想把對中國歷史考古新發現的意見寫成長文章;勾勒出中華民族是漢族與眾多的少數民族在一起融和的歷史。
另外,查先生說,他到劍橋唸書也經過很大困難——(例如要提供出生紙等證明文件。)

金庸先生/查良鏞教授簡歷
查良鏞教授筆名金庸,浙江海寧人,生於1924年;本港名報人、著名的文學家和學者;在文學創作、新聞事業、政治評論及文化交流的貢獻,廣受海內外推崇。查良鏞教授早期曾在上海《大公報》、香港《大公報》和《新晚報》先後任職記者、翻譯和編輯;五十年代下半葉至六十年代初,曾任香港長城電影公司的編劇和導演,創作了十餘部電影劇本,其中《絕代佳人》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優秀影片獎;此外,查教授早年還曾為報刊雜誌撰寫隨筆、散文、電影短評和戲劇評論。
查良鏞教授於1959年創辦了香港《明報》、《明報月刊》和《明報周刊》,並在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創辦了《新明日報》。自1959年至1993年,查教授擔任香港《明報》社長、董事長、名譽董事長,為《明報》撰寫社評二十餘年,出版有《香港的前途》等政論集。

文學創作方面,金庸先生著述甚豐,著作等身,撰寫了十五部武俠小說,包括:《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雪山飛狐》、《飛狐外傳》、《倚天屠龍記》、《連城訣》、《天龍八部》、《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越女劍》。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其中多部已譯成英文、日文、法文、意大利文、韓文、泰文、越文、馬來文及印尼文等在海外出版發行,被改編為電視連續劇、廣播劇和舞台劇在世界各地上演。

學術研究方面,查良鏞教授的研究涉及法律、歷史和佛學諸領域,曾發表多篇論文,如《色蘊論》、《袁崇煥評傳》、《成吉思汗及其家族》、《全真教考》等。
他在香港大學設立了「查良鏞學術基金」,並擔任主席,邀請各國學者定期舉行學術講座和研討會。

查良鏞教授(金庸先生)先後獲香港、內地及海外多所大學頒授榮譽學位,現任英國牛津大學漢學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文學院兼任教授、香港明河集團有限公司主席;2007年5月於英國劍橋大學獲碩士學位,將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陳萬雄博士簡歷
陳萬雄博士現任香港聯合出版集團副董事長兼總裁,自八十年代從事編輯出版工作,策劃主持出版多部中國歷史文化圖書,在推動兩岸三地出版及文化事業方面不遺餘力;學術研究方面,陳萬雄博士主攻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

陳萬雄博士是廣東東莞人,生於1949年;1973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1975年獲中大研究院哲學碩士,1980年修畢日本廣島大學博士課程,1989年獲香港大學博士學位;曾任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兼總編輯,現任香港聯合出版集團副董事長兼總裁。

學術研究方面,陳萬雄博士主攻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主要著作有:《新文化運動前的陳獨秀》(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9年)、《五四新文化的源流》(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2年)、《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歷史與文化穿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陳萬雄博士自八十年代從事編輯出版工作以來,策劃主持出版多部中國歷史文化圖書,包括:《國寶》、《紫禁城宮殿》、《中國服飾5000年》、《千年古都西安》及中國文明史系列;策劃多套大型出版項目,包括:《故宮全集》、《中國地域文化大系》、《中國本草圖錄》、《敦煌窟全集》等;陳萬雄博士近年領導的聯合電子出版有限公司(商務印書館附屬公司),是香港中文出版界率先成立的多媒體出版公司,從九十年代早期至今,已出版了多項著名電子出版物,包括《紫禁城CD-I》、《漢語大詞典》光盤、《香港郵票》光盤等,並贏取多個國際獎項。陳萬雄博士自九十年代中開拓推動數碼電子數據庫和出版。

陳萬雄博士熱心公共事務,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策略發展委員會經濟發展及與內地經濟合作委員會委員、康文署榮譽顧問(教育)、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諮詢委員會主席、嶺南大學中文系諮詢委員會主席等。

「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http://hklit2007.blogspot.com/
(撰文:林翠芬)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香港藝術發展局意見。

「閱讀張愛玲——三十事‧物‧情」——宋以朗博士07年11月5日在香港大學圖書館演講

張愛玲遺產監管人宋以朗博士07年11月5日晚上在香港大學圖書館以「閱讀張愛玲——三十事‧物‧情」為題演講。(林翠芬攝)
張愛玲遺產監管人宋以朗博士(中)07年11月5日晚上在香港大學圖書館以「閱讀張愛玲——三十事‧物‧情」為題演講後,與主持講座的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總監陳婉瑩教授(右)及香港大學圖書館館長彭仁賢博士(左)合影。(林翠芬攝)

宋以朗博士07年11月5日在香港大學圖書館講述「閱讀張愛玲——三十事‧物‧情」

撰文及攝影:林翠芬

張愛玲遺產監管人宋以朗博士是已故名學者、張愛玲生前知己宋淇鄺文美伉儷之公子,宋以朗先生於07年11月5日晚上在香港大學圖書館以「閱讀張愛玲——三十事‧物‧情」為題演講,圖文並茂縷述宋家現存之張愛玲遺物包括書信及手稿資料等,讓大眾讀者對張愛玲的生活軼事和親友情誼,增加一些感性了解。從那些往返書信中可看到張愛玲與宋淇鄺文美伉儷幾十年的難得情誼,「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毗鄰」,鄺文美女士更是張愛玲晚年傾訴心事的對象,彼此始終珍惜四十載深厚的感情,誠屬文壇佳話。

一代才女張愛玲與香港的淵源,除曾於1939-1941年在香港大學就讀外,並曾於1952-1955和1962年在香港工作。

張愛玲當年/五十年代初在香港美國新聞處工作時認識宋淇鄺文美伉儷,張愛玲當年客居宋家,當時宋以朗還是小孩子。

宋淇先生(林以亮)是著名翻譯家、《紅樓夢》英譯者之一,曾任電懋影業公司製片,宋淇夫人鄺文美女士亦曾在美國新聞處工作,並以筆名方馨翻譯文學作品。

宋以朗博士指出,張愛玲自1962年回港一行寫劇本後一直靜居美國,與宋淇鄺文美伉儷彼此沒有再見面,因為宋淇先生患病在身,宋太要照顧夫婿,都不可能出門。(而張愛玲晚年遺失了入籍紙,沒有護照不能旅行,直至九十年代中才補領。)

張愛玲1995年9月8日在洛杉磯家中辭世。

主持講座的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總監陳婉瑩教授表示,香港大學願意適當處理保管張張愛玲的遺物,作為研究檔案資料。

陳婉瑩教授說,根據香港大學文學院找出舊資料顯示,張愛玲半世紀前在香港大學文學院就讀(英文和歷史)時,成績優秀,有九十幾分以上。

陳婉瑩教授介紹,宋以朗博士(1949年-)本身是統計學專家,創立著名博客「東南西北」(zonaeuropa.com),翻譯有關中國發展的時事資料,促進外國傳媒對中國國情的認識。
香港大學公共文化計劃

該次講座是港大公共文化計劃之「城西書話」。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總監陳婉瑩教授說,香港大學公共文化計劃是提倡文化的公共化,將大眾文化與學苑文化連結,讓大眾資源也為大眾服務。

香港大學於2005年創立「港大人文基金」,推動文化藝術的教學及研究,「公共文化計劃」由港大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倡導,旨在建立一個開放的研究及教學平台,以大眾媒體和文化傳承為核心,鼓勵公眾對文化建構的參與,推動香港以至大中華地區的公共文化。

李安導演2007年的電影《色,戒》改編自張愛玲同名短篇小說,也有在香港大學陸佑堂及主樓課室取景,電影拍攝期間由港大職員、學生及校友協助安排場地及設施,更於電影中當臨時演員。

一代才女張愛玲生平(1920-1995)

張愛玲女士1920年9月30日生於上海,原名張瑛;1932-33年在上海聖瑪利亞校刊發表小說《不幸的她》及散文《遲暮》;1939年入讀香港大學文學院,一年級時曾以《我的天才夢》一文獲上海《西風》雜誌徵文獎;1941年香港淪陷,被逼輟學,1942年返回上海從事文學創作,在文壇嶄露鋒芒;1944年出版第一部短中篇小說集《傳奇》,同年1944年與胡蘭成結婚,1945出版第一部散文集《流言》,同年1945年編《傾城之戀》於上海演出; 1947年與胡蘭成離婚;1952年至1955年居港,在美國新聞處當翻譯,1954年出版長篇小說《赤地之戀》及《秧歌》中英文版;1955年離港赴美,期間替香港的電懋影業公司編寫劇本;1956與美國劇作家賴雅結婚, 1967年夫婿賴雅逝世;1969年出版長篇小說《半生緣》,同年1969年任職加州柏克萊大學中國研究中心,1973年定居洛杉磯;1976至94年先後出版多部作品,1995年9月8日於洛杉磯公寓辭世。

張愛玲作品:《傳奇》(短中篇小說集)、《流言》(散文集)、長篇小說《傾城之戀》、《赤地之戀》及《秧歌》中英文版、長篇小說《半生緣》、《怨女》;《張看》、《紅樓夢魘》、《海上花列傳》、《惘然記》、《餘韻》、《續集》、《愛默森選集》、《對照記》等。

「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http://hklit2007.blogspot.com/
(撰文:林翠芬)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香港藝術發展局意見。

香港大學07年10月中至11月初舉辦「張愛玲的香港傳奇」展覽和講座


香港大學07年10月中至11月初舉辦「張愛玲的香港傳奇」展覽及講座

撰文:林翠芬

電影《色戒》重掀城中一片張愛玲熱潮,張愛玲母校香港大學的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於07年10月中至11月初舉辦了「張愛玲的香港傳奇(1939--41)」公開展覽,並舉行了兩次關於張愛玲的講座,分別由現任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的著名作家學者龍應台教授10月22日解讀張愛玲寫戰火下港大學生情景的散文〈燼餘錄〉、和張愛玲遺產監管人宋以朗博士07年11月5日講述從遺物書信「閱讀張愛玲——三十事‧物‧情」。

「張愛玲的香港傳奇(1939--41)」公開展覽,於07年10月15日至11月5日在香港大學圖書館地下大堂舉行,展出張愛玲的珍貴手稿(包括張愛玲當年自己所寫〈談色戒〉之文章初稿原稿)、不同版本的著作、相片、個人證件,以及從未發表的個人筆記等;展覽後期並增添展藏,包括張愛玲以香港為背景而寫的英文小說、原版發表於美國雜誌的《五四遺事》英文小說,及一篇散文〈「嗄?」?〉 的中文手稿等。

主辦當局希望藉此展覽讓年青一代從張愛玲的香港經驗得到啟發,和傳承奮鬥精神。該展覽由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的「公共文化計劃」舉辦、並由《瞄》雜誌和港大人文基金贊助,公開予公眾人士參觀,反映熱烈,展覽期間共有八千人次參觀。

一代文壇才女張愛玲(1920-1995) ,於抗戰期間漫天烽火的1939年來港,入讀香港大學文學院,成績優異,但讀了兩年後,因1941年香港淪陷,被逼停學返回上海。而香港中西文化交匯的生活經歷和感悟,為她提供了創作泉源;張愛玲從香港回上海後幾年間,是她文學創作的黃金時期,發表了她一生中重要的作品如《傾城之戀》、《金鎖記》等;其中亦有頗多以香港為背景、載有香港風情的影子,是她寄寓香港兩載的見聞所思,分別收錄於《傳奇》中短篇小說集(載有十篇中短篇小說)、和《流言》散文集(載有廿九篇散文)。

(張愛玲在〈燼餘錄〉一文中曾寫道,戰時香港所見所聞,對她「有切身的、劇烈的影響」。)

「張愛玲的香港傳奇(1939--41)」展品包括張愛玲當年在港大的入學申請表、1944年一幀身穿清裝之照片、張愛玲所寫談《色戒》之文章原稿、美國移民綠咭、在美國的結婚證書、1992年3月12日入籍證、1995年死亡證;而張愛玲一生人留存的最後一幀照片,是九十年代中所拍攝,用於獲台灣《中國時報》頒發終身成就獎給她而寄出的一幀近照。

筆者參觀在香港大學圖書館展出的張愛玲展覽,看著在一個玻璃飾櫃內展放張愛玲由青年到老年的幾幀照片,以及移民美國綠咭、美國入籍證和死亡証,瞬間不禁感慨歲月無情和命運的無奈。

張愛玲在香港大學入學申請表所填寫的上海地址,在上海靜安寺附近常德路(赫德路),亦是張愛玲四十年代中期創作《傾城之戀》等小說所住之處。筆者想起九十年代初訪上海,曾由研究張愛玲作品的上海學者陳子善教授帶我去拍攝了張愛玲生前在上海的幾處住處建築物外景。(載於拙著《遍訪江山》(2004年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出版)。

「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http://hklit2007.blogspot.com
(撰文:林翠芬)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香港藝術發展局意見。


「 在 稿 紙 上 跳 格 子 ︰ 閱 讀 西 西 的 創 作 」-----香港中 央 圖 書 館 香 港 文 學 資 料 室 07年10月至12月舉辦 專 題 展覽

香 港 中 央 圖 書 館 八 樓 香 港 文 學 資 料 室2007年 10月至 12月 期間舉 辦了 名 為 「 在 稿 紙 上 跳 格 子 ︰ 閱 讀 西 西 的 創作 」 的專 題 展 覽。(照片由香港中央圖書館香港文學資料室提供)

香港中 央 圖 書 館 香 港 文 學 資 料 室 07年10月至12月舉辦「 在 稿 紙 上 跳 格 子 ︰ 閱 讀 西 西 的創 作 」 專 題 展覽

撰文:林翠芬 /(資料由香港中央圖書館香港文學資料室提供)

香 港 中 央 圖 書 館 八 樓 香 港 文 學 資 料 室 07年 10月至 12月 底 期間舉 辦了 名 為 「 在 稿 紙 上 跳 格 子 ︰ 閱 讀 西 西 的 創作 」 的專 題 展 覽 , 介 紹 本港 著名女 作 家 西 西 女士 的 文 學創 作 ︰ 小 說 、 散 文 及 新 詩 ;展 覽縷述西 西 女士獨 特的 文 學創 作風 格,敘述 手 法 細 膩;「開拓題材,洋溢童趣,記錄城市的變遷,有濃烈的本土意識。」

展覽內容說 ︰西 西 女士 「才華洋溢,筆耕不輟」;「實驗性強、技巧創新」;「虛構寓言,書寫城市」;「風格獨特,文字精煉」;「想像奇特,啟迪遐思」。

展 覽資 料說 ︰西西女士於1938年生於上海,1950年代隨家人移居香港,中學時代開始投稿,短篇小說《瑪利亞》於1965年獲《中國學生周報》徵文比賽小說組第一名;其後在葛亮洪教育學院畢業後,從事教學和文學創作,包括小說、散文、詩和翻譯;又曾編寫劇本《黛綠年華》、《窗》等;並曾任《中國學生周報》編輯、以及參與創辦文學刊物《大拇指》和《素葉文學》。

展 覽內容說 ︰西 西女士從事 文 學 創 作 四 十 餘 年 ,認為寫作也有如精心跳飛機遊戲。 西 西女士的文學作 品 包括︰《 我 城 》 、 《 像 我 這 樣 的 一 個 女子 》 、 《 白 髮 阿 娥 及 其 他 》 (2006年)、 《 花 木 欄 》 、 《 拼 圖 遊 戲 》、《我的喬治亞》等 。

展 覽的展 品 包 括︰ 西 西女士於 1966年最 早 出 版 的 中 篇 小 說 作 品 《 東 城 故 事 》 、1982 年2月 首 刊 〈 像 我 這 樣 的 一 個女 子 〉 的 《 素 葉 文 學 》 第 六 期 、 獲 台 灣 時 報 文 學 獎 的 小 說 作 品 《 手 卷 》 、 小 說 手 稿 〈 八 月 浮槎 〉 、 〈 夢 見 水 蛇 的 白 髮 阿 娥 〉 及 新 詩 手稿 〈 母 親 和 她 的 兒 孫 們 〉 , 以 及 由 本港 名畫 家 江 啟 明先生繪 贈 的 西 西 畫 像 。

展覽述 及西 西的 小 說 作 品 ︰《 我 城 》 、 〈 肥 土 鎮 的 故 事 〉 、 〈 浮 城 誌 異 〉 及 《 飛 氈 》 等 , 剖 析 西 西 的 創 作 風 格 及 她 在 作 品 中 書 寫 香 港 。

展覽由何福仁先生提供資料。何福仁先生並於2007年11月10日下午在香港中央圖書館主講關於西西的文學講座:「從北水開封到陳大文的秋天:重讀西西回歸前的短篇」。

講者何福仁先生認為:「西西的小說技巧多變,呈現敘事小說藝術的各種面貌,尤其是短篇小說,大多同時是緊貼著時事來寫。」

何福仁先生指出:「把西西的小說重新順序閱讀,既反映時局變化,又同時看到小說家從不同角度抒寫她的所見所思;變化是互動的,既是兩個不同空間、不同文化的對流,也是主體和客體的協商、對話。西西的那些短篇小說,其實可以讀成一個我城故事的長篇。」

何福仁先生是本港著名詩人、散文家及評論家;1997年畢業於香港大學,從事教育工作、文 學 創 作 及評論研究 ;曾主編《西西卷》(三聯書店1992年)、著作《時間的話題--對話集》(台北洪範/香港素葉)1995年獲第四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文學評論組推薦獎。

另外,本港女作家余非女士及陳潔儀教授07年10月27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主講:「漫步西西創作路:從西西的創作經驗看香港文學」。

又,(筆者按:國內著名小說家莫言先生07年8月29日在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小說的創作與欣賞」文學研討會中讚揚西西女士於八十年代選編大陸小說在台灣出版,功不可抹。莫言先生說:「八十年代香港女作家西西選編了幾部大陸小說作品在台灣洪範出版,對於大陸文學作品登陸台灣,西西功不可抹,作出了很大貢獻。」)

香港中央圖書館香港文學資料室定期舉辦專題展覽和文學專題講座,07年7月至 9月的專題展覽是介紹本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何紫先生;何紫先生(1938 -1991)的文學創作及致力於推動香港兒童文學的貢獻。

香港中央圖書館香港文學資料室07年4月至 6月舉辦了「梁羽生武俠小說簡介」專題展覽,介紹 本港著名 武俠小說作家梁羽生先生及小說作品;07年1月至3月舉辦了介紹本地文學評論的專題展覽;(可閱「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
http://hklit2007.blogspot.com 07年5月的報道 )。

「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http://hklit2007.blogspot.com
(撰文:林翠芬)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香港藝術發展局意見。



2007年12月29日星期六

記那個啟喚童心的晚上--劉夢溪陳祖芬伉儷07年12月1日出席香港作聯文學座談會

北京著名作家學者劉夢溪陳祖芬伉儷07年12月1日出席香港作聯文學座談會。(林翠芬攝)

北京名學者劉夢溪教授(右2)07年12月1日出席香港作聯文學座談會與名詩人鄭愁予教授伉儷(左2、右1)、和主持文學座談會的香港作聯執行會長潘耀明先生(左1)合影。(林翠芬攝)


記那個啟喚童心的晚上
--劉夢溪陳祖芬伉儷07年12月1日出席香港作聯文學座談會

撰文及攝影:林翠芬

童心,在這個功利主義社會中日形稀少,難得在這個晚上,北京著名報告文學作家陳祖芬女士在香港作聯文學座談會談童心,更引發座中多位作家學者也紛紛環繞童心發言,和朗誦詩作,大家以詩會友,真的多謝祖芬女士,為大家帶來這個童心的晚上!

香港作家聯會07年12月1日舉行歡迎北京著名作家學者劉夢溪陳祖芬伉儷訪港文學晚會,是香港作聯慶祝20週年系列活動之二。劉夢溪教授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中國文化雜誌》主編;陳祖芬女士現任北京文聯、北京作協副主席、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劉夢溪教授是研究《紅樓夢》的專家,訪港期間在香港城市大學主講了一次關於《紅樓夢》的文學講座。

陳祖芬:「我們需要重新啟動童心 」

北京著名報告文學作家陳祖芬女士07年12月1日在香港作聯文學晚會任主講嘉賓,她談到現今社會上被遺忘的童心,我們需要重新啟動童心;她指出,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天真也是財富;藝術家都有兒童的天真心態和表達方式;令人擔心我們的兒童也在早熟,希望重新啟動所有人的童心;童話,創造力,生機,人性回歸,天真予人快樂,有天真就有創造力,愛與快樂,文藝,童心,真善美,和諧社會,純真,所有生命尊嚴與快樂。

香港作家聯會創會會長曾敏之先生致歡迎辭說,香港作聯慶祝二十周年,得到各方的支持鼓勵,包括各領導單位對香港作聯的關懷和支持,感到非常榮幸和感謝。歡迎尊敬的劉夢溪陳祖芬伉儷南下來港參加香港作聯二十周年慶祝活動。劉夢溪教授是受人敬仰的學者,著作等身,對弘揚中華文化和對東西方文化交流以及學術交流,作出傑出貢獻。

主持文學座談會的香港作聯執行會長潘耀明先生介紹主講嘉賓陳祖芬女士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五度榮獲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已出版的文學作品廿多種。潘耀明先生說陳祖芬女士作品中有率真,以童真寫出作品,而且她的童真不只表現在文學創作上,也表現在她親手製作的娃娃中,還有連娃娃的衣服都是她自己親手縫製的。

鄭愁予教授朗誦兩首近作

名詩人鄭愁予教授祝願香港作聯愈來愈興旺,舉辦更多這類文化交流活動。(鄭愁予教授現任教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文科碩士課程,講授文藝創作專題研究。)

鄭愁予教授並即席朗誦他的兩首詩,是他的近作:〈雨說--為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而歌〉和〈納木錯與念青唐古拉〉。
鄭愁予教授的〈納木錯與念青唐古拉〉一詩文采盎然,很感人。

「……為著蒼生大愛 連峰的唐古拉瞬間頭白了」
「……納木錯 無心的一笑
我的魂魄竟為之攝去了……」(鄭愁予教授的〈納木錯與念青唐古拉〉)

講真話/用心創作

與會座中的另一位嘉賓: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文匯報》社長/兼董事長張國良先生發表講話,也強調「講真話」,「感到講真話非常重要,需要有很大勇氣。」

香港藝發局主席馬逢國先生說:寫作用心來寫,加上真誠,真善美。
馬逢國先生說香港藝術發展局致力推動藝術與文學工作,也就是希望堅持表達真善美的文藝作品。

全國人大代表、本港著名教育家、作家吳康民先生說,其實很多童話也是寫給成人看的。
吳康民先生說:「我自己喜歡文學和喜歡跟作家交朋友。童話是成年人寫,與社會現實意義有關係,因此也許成年人看童話會比小孩子看懂得更多。」

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副會長陳浩泉先生說,希望香港作聯與海外華文作家團體保持密切來往並予以支持。

曾敏之:「休云老去情懷減,十九童心似往年」

香港作聯創會會長曾敏之先生曾寫兩句詩:「休云老去情懷減,十九童心似往年。」
藝發局文學組主席寒山碧先生認為,傳記文學的內容必須是真實。
陳祖芬女士回應說,現時國內紀實文學也是不能虛構的。

美即是真,真即是美」

著名文學評論家璧華先生在會上發言時引用英國名詩人濟慈(Keats)的名句:「美即是真,真即是美。」優秀的文藝作品都是真善美。在現今社會都追求名利、功利主義,也需要講童真。

日本創價學會理事長李剛壽先生以一口流利的廣東話說,希望香港作聯發展愈來愈成功。

在會上發言的還有香港作聯永遠名譽會長貝鈞奇先生等。

香港作聯双月刊《香港作家》副總編輯蔡益懷博士在會上誦讀他的詩作〈天堂鳥〉。

當晚出席文學座談會的嘉賓還有中聯辦宣傳文體部處長孫衛東先生、《紫荊》總編輯劉偉忠先生及《紫荊》編輯部主任姜舜源先生、以及香港作聯副會長兼秘書長張詩劍先生、副會長羅琅先生、《文綜》總編輯林耕先生及香港作聯會員等。

北京著名作家學者劉夢溪陳祖芬伉儷簡介

劉夢溪教授,1941年生,是著名紅學研究專家,曾任北京紅樓夢研究所所長,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中國文化雜誌》主編;從事中國文化史和近現代學術史與思想史研究,著有《紅樓夢與百年中國》、《陳寅恪與紅樓夢》、《傳統的誤讀》、《學術思想與人物》、《學術精神與文化傳統》、《中國現代學術要略》等。

陳祖芬女士為著名報告文學作家,著有《挑戰與機會》、《陳祖芬報告文學集》等,多次獲得全國優秀報導文學獎。2007年創作報告文學《杭州的現代童話》。


「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http://hklit2007.blogspot.com/
(撰文:林翠芬)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香港藝術發展局意見。

龍應台教授母子倆07年11月出書和出席讀書會──開啟兩代溝通對話

現任教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的龍應台教授(中)和兒子安德烈(左),母子倆合著《親愛的安德烈》,與天地圖書公司總編輯顏純鈎先生(右)07年11月15日在香港大學舉行的新聞發佈會合影。(林翠芬攝)

龍應台教授母子倆07年11月出書和出席讀書會──開啟兩代溝通對話

以文化批評者的鮮明形象深入人心的著名作家學者龍應台教授,也是一位豁達、開朗、睿智和慈愛的母親;她與18歲兒子安德烈三年半以來透過通信真摯交心,在本港報章上發表,這些文字是開啟兩代溝通對話的21世紀家書,最近(07年11月)已結集輯錄成書,書名為《親愛的安德烈》(龍應台和安德烈合著),由天地圖書公司出版。


現任教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的龍應台教授和她現年21歲的兒子安德烈,母子倆於07年11月17日下午一同出席在香港大學圖書館二樓舉行的龍應台讀書會──「舉起敲門的手──21世紀兩代的『背對背』」對談暨《親愛的安德烈》新書發佈會,並於07年12月1日下午出席在拔萃男書院舉行的另一塲題為「千言萬語,從那裡開始?──21世紀兩代的『面對面』」對談。


龍應台教授將於2008年二月中至四月中為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2008年春季課程主講一項「文學裏的社會:香港和台灣的五十年代」的課程,逢周末下午共九課。據香港大學預告資料說:「該課程將透過文學的深度閱讀,輔以歷史的解析以及共同記憶的探索,增加對香港和台灣之間的人文脈絡、以及對香港歷史的精神面貌的認識和理解。」


「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http://hklit2007.blogspot.com
(撰文:林翠芬)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香港藝術發展局意見。




《港大‧詩‧人》07年10月4日新書發佈文化沙龍 新詩朗誦會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主辦《港大.詩.人》新書發佈文化沙龍「我和我最愛的一首詩」,於2007年10月4日傍晚在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徐展堂樓二樓舉行,圖為當晚出席新書發佈文化沙龍的詩人們合影。(林翠芬攝)

《港大.詩.人》詩集由香港大學校友王麗瓊、吳美筠、胡燕青、胡國賢和葉輝主編。圖為五位編委07年10月4日在新書發佈文化沙龍合影。(林翠芬攝)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主辦《港大.詩.人》新書發佈文化沙龍「我和我最愛的一首詩」,於2007年10月4日傍晚,在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徐展堂樓二樓舉行,多位詩人以詩會友,一邊品茗,各自朗讀分享自已最喜愛的詩。在古琴、小提琴聲伴奏下,會場一角大屏幕上電腦播放出詩句,多媒體襯托的藝術效果非常出色!圖為謝俊仁醫生(中文大學中國音樂資料館執行館長,博士候選人)古琴獨奏王維的〈渭城曲〉。(林翠芬攝)


「百載弦歌總是詩」 - 《港大‧詩‧人》07年10月4日新書發佈文化沙龍 新詩朗誦會

撰文及攝影:林翠芬

那是一個教人印象深刻、詩意盎然的文化沙龍新詩朗誦會。

《港大‧詩‧人》----香港大學一群詩人校友編選了三十一位港大詩人共九十多首現代詩優秀作品的詩集,作為送給慶祝母校中文學院成立八十周年的賀禮,《港大‧詩‧人》詩集2007年10月面世,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並特別於十月四日舉行了一次新書發佈文化沙龍「我和我最愛的一首詩」。
該次新書發佈文化沙龍於2007年十月四日傍晚在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徐展堂樓二樓舉行,多位詩人以詩會友,圍坐品茗,朗讀,與大家分享自己最喜愛的詩。在古琴、小提琴聲伴奏下,會場一角大屏幕上電腦播放出詩句,多媒體配襯的藝術效果非常出色!


張曼儀教授〈悼卞之琳〉

我當天甫進沙龍會場,朗誦會尚未開始,見到印上詩句的展板,其中一首是張曼儀教授的〈悼卞之琳〉,寫得很感人。想起卞之琳先生於八十年代初訪港在香港大學演講,我當時也曾前往採訪,記得當時有一位女學者即席在講壇黑板上寫出卞先生演講的重點,那已是二十多年前的往事了!當年那位為卞先生傳譯的正是這首詩的作者:張曼儀教授。
張曼儀教授 現為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名譽副教授,是本港著名翻譯家,五十年代末開始從事文學創作與翻譯。
卞之琳先生生於1910年,於2000年12月2日辭世,享年九十歲,辭世日農曆十一月初七是卞先生的農曆生日。

張曼儀教授〈悼卞之琳〉一詩寫於2000年12月26日。詩的開頭寫道:

「你去了,在嚴冬的早晨,
在大雪未降之前,太累了:
閉上眼睛,聽不見
千重門外低喚你的名字。」

張曼儀教授是研究卞之琳先生的專家,她編著有關卞先生的著作包括《卞之琳著譯研究》(1989 香港大學中文系出版)、《中國現代作家選集:卞之琳》(香港三聯書店及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等。

百載弦歌總是詩

《港大‧詩‧人》新書發佈文化沙龍由香港大學副校長李焯芬教授主禮。

香港大學副校長李焯芬教授以「百載弦歌總是詩」為題為《港大‧詩‧人》一書寫序說:香港大學「從孫逸仙到張愛玲,從民國元年到回歸十週年,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包括詩集裏的詩人「用詩的語言紀錄香港社會百年滄桑、風物人情和生活裏一個個觸動人心的小故事。」李焯芬教授說,唸這些詩篇,「彷彿在重溫他們與香港社會一起走過的日子。」

聽琴曲/憶故人

當晚文化沙龍的序幕節目是由謝俊仁醫生(中文大學中國音樂資料館執行館長,博士候選人)古琴獨奏王維的〈渭城曲〉。
聽琴音,我不禁思憶故人--已故著名古琴家、中文大學中國音樂資料館首任館長張世彬先生。歲月流逝,張叔叔辭世至今已三十載。

31位香港大學校友/同學的現代詩優秀作品

《港大.詩.人》書中的31位作者(香港大學校友/同學)大部份都是本港文壇活躍的名詩人,包括:王良和、古兆申(古蒼梧)、何福仁(方沙)、吳呂南(乞靈)、吳美筠、吳嘉榆(白開水)、周兆祥、周國偉、李孝聰、林力安、林卓倫(百目鳥)、姚啟榮(迅清)、胡國賢(羈魂)、胡燕青、張永德(劉兵兵、李嵐)、張曼儀、陸建鴻(楚狂生、蕭艾)、陳少紅(洛楓)、陳錦昌(陳汗)、陳德錦、梁偉文(林夕)、游靜、黃國彬、趙嘉文(趙一男)、潘步釗、鄭煒明(葦鳴)、鄭晴翾(雨希)、盧勁馳(不信)、鍾國強、羅少文、羅貴祥。《港大.詩.人》書中共載有九十多首現代詩優秀作品。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舉辦多項新詩學術研究計劃活動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主任單周堯教授在《港大.詩.人》書中撰寫題為〈上庠舊侶 南島新聲〉的序言,單教授在文中指出,香港大學中文學院近年舉辦了多項新詩的學術研究計劃活動,包括:
2005年7月香港大學中文學院與武漢大學文學院、徐州師範大學合辦「瘂弦與二十世紀華文文學研討會」,並簽署了「中國新詩研究合作計劃」備忘錄;
2006年4月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在廣東茂名信宜市舉辦了「鄭愁予與二十世紀華文文學研討會」;*2007年復活節期間與蘇州大學文學院、武漢大學文學院、徐州師範大學、《台灣詩學季刊》合辦「洛夫與二十世紀華文文學研討會」;
此外,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將於2008年三月與武漢大學文學院、徐州師範大學、《都市晨報》、《彭城晚報》合辦「余光中與二十世紀華文文學研討會」。

又,旅美著名詩人學者鄭愁予教授2007年九月起在香港大學中文學院開辦的中國語言文學文科碩士課程中講授文藝創作專題研究;此外,多位本港名詩人包括:羈魂(胡國賢先生)、胡燕青女士、王良和博士,也在該課程任教。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創始於1927年,2007年慶祝成立八十週年,舉行了一系列學術講座,其中第四講是瘂弦教授主講:「成為一個詩人的條件」。

另外,身為香港大學校友大師兄的著名詩人學者、香港嶺南大學黃國彬教授,以「期待正比」為題為《港大.詩.人》詩集寫序,期待香港大學未來有更多校友繼續堅持文學創作,「以減輕學長朱光潛和張愛玲肩上的重擔」。

《港大.詩.人》詩集由香港大學校友、五位著名詩人王麗瓊、吳美筠、胡燕青、胡國賢和校外編委葉輝主編,歷時一載籌劃編輯,港大人文基金贊助,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07年9月出版。

「 曾經 我們這樣子走過」

主編之一胡國賢先生(羈魂)在〈曾經 我們這樣子走過〉文中說,早在1979年,港大文社就曾出版一本名為《年輪》的詩文集,輯錄了1969至1978年十年期間在香港大學學生刊物上發表的散文、新詩和一個劇本。

主編之一、現任教香港浸會大學語文中心 的胡燕青教授在《港大.詩.人》書中編後記〈真誠的禮物〉文中說:「但願這本詩集能夠觸發更多的夢想。」
胡燕青教授在文中指出,該書作者其中兩位詩人吳嘉榆先生和周國偉先生已故,吳嘉榆先生因患先天性心臟病於28歲時英年早逝;周國偉先生於06年十月患癌病逝。另一方面,書中作者也包括了幾位年輕一代的詩壇新秀如雨希(鄭晴翾)同學、盧勁馳同學,和林卓倫先生。

是次《港大‧詩‧人》新書發佈文化沙龍活動,由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主辦,香港大學人文基金贊助。

「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http://hklit2007.blogspot.com
(撰文:林翠芬)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香港藝術發展局意見。

名詩人瘂弦、蔡炎培、 羈魂 、何福仁、葉輝07年8月26日出席 「新詩的創作與欣賞」文學研討會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新詩的創作與欣賞」文學研討會由康文署及香港藝發局合辦,於07年 8月26日下午在香港銅鑼灣中央圖書館地下演講廳舉行,講者:左起:詩人何福仁先生、蔡炎培先生、羈魂(胡國賢)先生、瘂弦先生、葉輝先生。(林翠芬攝)

名詩人瘂弦、蔡炎培、 羈魂 、葉輝、何福仁 出席 07年8月26日「新詩的創作與欣賞」文學研討會

撰文及攝影:林翠芬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新詩的創作與欣賞」文學研討會由康文署及香港藝發局合辦,於2007年 8月26日下午在香港中央圖書館演講廳舉行,講者包括:詩人何福仁先生、瘂弦先生、葉輝先生、蔡炎培先生、羈魂先生。


何福仁:創新及更新詞彙.開拓聯想.深化感受

從事教育工作的本港名詩人何福仁先生分享古今中外對詩的作用的看法,以及談新詩的作用,他引述《詩經》/孔子的話:「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鳥獸草木之名。」何福仁先生解釋:詩可以「興」——振奮和激勵意志,昇華感情;詩可以「觀」——觀察考察得失,當政者可以通過詩歌看老百姓對行政效果的看法;詩可以「群」——溝通思想工具;可以「怨」,也可以表達和諷刺對時局的看法,和釋放自己的感情;可以求知認知;「不學詩,無以言」,何福仁先生認為,中國傳統上對詩的看法,孔子講得很深刻。古今中外對詩的看法,都認為詩很有用。

至於在現代社會,何福仁先生說:詩/詩人的作用和意義就在語言本身,詩是語言的藝術。語言有三種:(一)日常語言工具、(二)科學語言,邏輯思維因果、(三)文學語言。詩是文學語言:1.審美活動,2.不可替換取代。不過主觀意念經驗要經客觀具體的形象體現,才能令人了解。因此,詩的功用包括:(一)維護一個地方的語言,當面對外語的衝擊時,可以華而化之;例如漢唐融匯外來語文;(二)可以創新詞彙,同時,更新舊詞彙;(三)可以開拓聯想;(四)深化感受的能力。「一個沒有詩的民族,感受會變得粗糙,反之就可以感受深刻。」何福仁先生說道。

寫詩的創意可用於創意行業

葉輝先生說:我們三位(與蔡炎培先生和瘂弦先生)都曾是報館編輯,一生受用不盡,瘂弦先生三十多歲已停寫詩,但他(瘂弦先生)把詩的創意應用在台灣報章《聯合報》副刊的編輯工作上。寫詩的創意還可以用於許多創意行業,例如廣告創作等。


瘂弦先生:香港是百花齊放的社會,我來香港「取經」,把香港新詩好的「經」傳到台灣。
瘂弦先生:台灣新詩發展在五六十年代曾影響整個東南亞詩壇,但近年慢慢走下坡,銷路差。


瘂弦先生——「新詩傳導人」


瘂弦先生說:我07年在香港浸會大學講學三月,認識了香港很多朋友,其中包括重要的詩人,我很想在香港結合新詩朋友,用自己的晚霞餘光培養年青一代。浸大的新詩工作坊不會散掉,準備經常聚會,我往返於台灣、加拿大和香港,串連年青朋友。
瘂弦先生形容自己有如「新詩傳導人」,他讚賞在香港所見的年青人寫詩「比我們那一代好」。「人人可以做詩人」,中國是詩的民族,詩散佈在各階層,不識字的人也可以寫詩!
瘂弦先生說:現在台灣一些詩人都到大學教書,寫詩第一,學者第二,香港很多重要的詩人都在大學教書,年青朋友可以拜一個老師。

師生情感人


瘂弦先生在講座中述及台灣前輩詩人覃子豪先生的師生情,令人感動。
瘂弦先生說:「覃子豪先生把我們當兒子,像老母雞帶小雞,他辭世前昏迷,我們圍在牀側,他昏迷中仍叫「愁予」……等的名字,待我們到齊了才閉上眼睛。覃子豪先生對我們的影響非常大。」


台灣新詩刊物《創世紀》創辦55年


瘂弦先生:「我們在台灣辦新詩刊物《創世紀》,交一群朋友——,一群師友如覃子豪先生、洛夫、張默等,至今已55年,是中外文學史少有的,我們都在刊物中成長,∕詩成為最純潔的象徵。我們『玩詩玩了一輩子』!現在互聯網絡發達,我們經常有稿交,常有聚會,我們今天成功是一群人的成功。又例如『雲門舞集』也是台灣經驗最美好的。」
瘂弦先生:取一個有意思的筆名,刻一方藏書印章,把閒章蓋在書上,自己有專用稿紙,訂一個寫作計劃。


「 好的詩人應是稀有的獨角獸」


瘂弦先生:「好的詩人應該是稀有的獨角獸,有貴族氣質,有堅持,不俗化。」
瘂弦先生:近年台灣公認寫得最好的一位詩人,自己印書,放在很難找到的地方,不易看到。
瘂弦先生說:「我們以前在台灣寫詩時,被視為不被了解的一群。」
「新詩從北大開始……,∕已建立自己的傳統,已到了開花結果的時候。」


「結一個文字緣,結一個詩緣 」


瘂弦先生說:「我們需更多人努力,結一個文字緣,結一個詩緣。結合年青朋友走上寫作道路。」


羈魂先生說:「年輕人需要鼓勵和支持。蔡炎培先生對我有極大鼓勵,《中國學生週報》時代他給我的信,我仍保留。」


以最小字數表現最大的內涵


蔡炎培先生說:「瘂弦是我相識五十年的朋友,在我的心目中,他的兩首傑作《鹽》和《上校》都是新詩作品「經典中的經典」!能以最小字數表現最大的內涵。」

羈魂先生形容蔡詩人蔡炎培先生的激情/,對生命的擁抱。
羈魂先生說,瘂弦先生雖然已很久未再寫詩,但他生命中的創意與對詩的熱愛仍在,並且肩承「傳道」之責,把詩的火種傳給更年青的朋友。
羈魂先生又指出,現時本港大學、中學對推廣新詩不遺餘力,鼓勵年青學生多看、多嘗試寫作,舉辦新詩工作坊、講座,(重要是自己堅持和努力。)


承載感情的場域/ 寫出自己的情懷


另一位講者、詩人葉輝先生說:新詩是承載感情的場域,用意象表達內心的感情。

被問及押韻的問題,瘂弦先生答道:新詩更著重內心的音樂性。好的詩人有敏銳的聽覺,那音樂感本身就成為內容。


蔡詩人/蔡炎培先生說他心目中經典的詩包括蘇軾的〈卜算子〉;李商隱身處黨爭的時代而能卓然獨立,這樣的詩人是最難得的;而杜甫是集大成的詩人;此外還有李白、陶淵明等。
蔡詩人/蔡炎培先生形容自己年輕時是「三失青年」,是「寫詩救了我!」
蔡詩人說:「我寫了五十年詩,發覺簡單的最難寫!」
蔡詩人說:「我是中國的詩人,我的中國是文化上的中國,偉大的中國文化傳統一直在支持我走下去。」


何福仁先生說多看可以增進判斷力。


羈魂先生說:「我近年接觸校園同學投稿給《詩網絡》的新詩創作,很有創意,寫生活的感受,寫出自己的情懷。」


康文署及香港藝發局合辦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文學研討會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文學研討會由康文署及香港藝發局合辦,於07年8月25日至9月9日期間在香港銅鑼灣中央圖書館地下演講廳舉行五次研討會。
「兒童少年文學的創作與欣賞」於07年8月25日下午三時至五時舉行,講者:兒童文學作家江李志豪女士、何巧嬋女士、林煥彰先生、黃虹堅女士、潘明珠女士;
「新詩的創作與欣賞」於 07年8月26日下午舉行,講者:詩人何福仁先生、瘂弦先生、葉輝先生、蔡炎培先生、羈魂先生;
「文學評論的研究與實踐」07年 8月28日下午舉行,講者:陳子善教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 、梅子先生(作家、文學雜誌總編輯) 、黃子平教授(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教授) 、鄭樹森教授(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講座教授) 、劉紹銘教授(嶺南大學中文系榮休教授) ;
「小說的創作與欣賞」於07年8月29日下午舉行,講者:許子東教授(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 、莫言先生(作家) 、崑南先生(作家、編輯);
「散文的創作與欣賞」於07年9月9日下午舉行,講者:王良和博士(香港教育學院中文系副教授) 、岑逸飛先生(作家) 、黃仲鳴博士(香港作家協會主席) 、黃國彬教授(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講座教授) 、楊牧教授(台灣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講座教授) 。

「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http://hklit 2007.blogspot.com
(撰文:林翠芬)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香港藝術發展局意見。

「文學評論的研究與實踐」文學研討會07年8月28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行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文學評論的研究與實踐」研討會於 07年 8月28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演講廳舉行。講者:左起:梅子先生、劉紹銘教授、鄭樹森教授、陳子善教授、黃子平教授。(林翠芬攝)

「文學評論的研究與實踐」文學研討會07年8月28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行


撰文及攝影:林翠芬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文學評論的研究與實踐」文學研討會, 07年8月28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行,講者包括多位著名文學評論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陳子善教授、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榮休教授劉紹銘教授、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講座教授鄭樹森教授、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黃子平教授、本港文學雜誌《城市文藝》總編輯梅子先生。


研究張愛玲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陳子善教授,在研討會被問及認為張愛玲哪一本小說最出色?陳子善教授答道:「都出色。我個人評介《金鎖記》相當不錯,女主人翁的心理寫得很深入,驚心動魄。李安導演拍《色,戒》,就是喜歡張愛玲小說中刻劃人性的複雜性。」陳子善教授說,希望有人將《金鎖記》拍成電影。


被問及文本與考據的關係,陳子善教授答道,文本細讀及傳統考證方法,互相對照。


談及流行文學與嚴肅文學,陳子善教授認為,文學只有好與不好之分,有些流行文學以後會成為經典。例如當年創造社郁達夫也是流行作品,現在都已成經典。


著名文學評論家劉紹銘教授在研討會說:金庸先生當年在《明報》發表的社論短評文字漂亮,是最了不起的散文;此外,林行止先生、董橋先生的作品都叫好叫座,在香港獨樹一格。


黃子平教授說:香港的流行文學也有評論價值,也值得研究。


另一位講者梅子先生現任本港文學雜誌《城市文藝》總編輯,香港文藝界朋友都記得梅子先生的《香港文學識小》(1996年出版) 。
梅子先生:我自七十年代至今任編輯,文學評論在香港尚屬弱勢。近年有些年輕朋友喜歡寫書評,寫出自己的心得,是好現象,提高中文教育和閱讀風氣,但其中評論香港作品的比較少,希望年青朋友多留意本港作家的作品。
梅子先生:文學評論最重要是講道理,說服人,要寫得有文采,清楚準確生動。

被問及文學評論可否加上自己的價值觀,梅子先生答道,每人寫文學評論一定會加上自己的觀點、個人見解、共鳴和補充。
梅子先生推薦的作品包括:前蘇聯巴烏斯托夫斯基的《金薔薇》(有中譯本)和朱光潛先生的《閱讀與修養》。


劉紹銘教授認為文學批評是專業的,要有自己言之成理的理論基礎。


鄭樹森教授:寫文學評論也要求理論底子強和文字功力,要能講清楚,也有自己的觀點。
鄭樹森教授:台灣一家電腦公司近年大量出資辦青年徵文獎,鼓勵年青人寫書評,欣賞文學作品,有些參賽作品寫得很好。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文學研討會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和香港藝術發展局合辦,於 07年8月25日至9月9日期間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行了五次研討會;包括:
07年8月25日「兒童少年文學的創作與欣賞」研討會,講者:江李志豪女士、何巧嬋女士、林煥彰先生、黃虹堅女士、潘明珠女士;
07年8月26日「新詩的創作與欣賞」研討會,講者:何福仁先生、瘂弦先生、葉輝先生、蔡炎培先生、羈魂先生;
07年8月28日「文學評論的研究與實踐」研討會,講者:陳子善教授、梅子先生、黃子平教授、鄭樹森教授、劉紹銘教授;
07年8月29日「小說的創作與欣賞」研討會,講者:劉以鬯先生、莫言先生、崑南先生、許子東教授;
07年 9月9日「散文的創作與欣賞」研討會,講者:王良和博士、岑逸飛先生、黃仲鳴博士、黃國彬教授、楊牧教授。


「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http://hklit2007.blogspot.com/
(撰文:林翠芬)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香港藝術發展局意見。

龍應台教授07年7月18日在香港書展演講:「香港十個沒打開的抽屜」

龍應台教授07年7月18日下午在香港書展以「香港十個沒打開的抽屜」為題演講。(照片由貿發局提供)

「保存真實的歷史記憶是城市真正的魅力!」
龍應台教授07年7月18日在香港書展演講:「香港十個沒打開的抽屜」

撰文:林翠芬

以獨立知識份子眼光撰寫尖銳社會文化評論的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客座教授龍應台教授,07年7月18日下午在香港書展以「香港十個沒打開的抽屜」為題演講。龍應台教授以07年二月市區重建局宣佈重建的香港中環老區嘉咸街為例,與讀者分享「我們共同深愛的香港、我們所熟悉的香港。」
「有人,有生活,有記憶感情,就代表有歷史、有未來。」龍應台教授在講座中說了這句意味深長的話。
「短短的一條街,可能會有很多故事、很多聯想。」她說。

龍應台教授說,她坐在嘉咸街一間小咖啡館的臨窗位置,拍攝路過的人,「這條街很普通,而且在當局眼中可能是不進步的一條街,在我眼中會有多少故事! 」
龍應台教授在講座中放映多幀在嘉咸街拍下的照片時,都會引領讀者們想像和思考說:「這人背後會有甚麼故事呢!」

城市建設與保留城市記憶有兩全辦法

龍應台教授以她曾在台北市擔任文化局長幾年間的經驗指出:城市現代化建設與保留城市的記憶,是可以有兩全的辦法,不一定要將那些古舊建築物「除之而後快!」可以在老區改善水電系統消防措施,讓居民生活舒適的同時,同時珍惜和保留最古老原始、最真實的生活層面,保留人與人之間相濡以沫的生活方式,保持人民原來的生活面貌、肌理,及保存香港基層生活原來的感覺,「那是城市真正的魅力!」

例如,龍應台教授指出,在台北最古老寺廟龍山寺旁有一條五十公尺的短巷,名「青草巷」,是人們求神拜佛後到這小巷買草藥,很有神農採藥的味道,台北市當局利用兩星期將短巷變成神農訊息的文化走廊,觀光點。可見「最土的東西也可以成為最現代,同時保持城市的魅力。」


保存民間草根階層的共同記憶

龍應台教授指出,歐美日本台灣在很小的社區鄉村也會有「文史工作室」,保存城市民間草根階層的共同記憶,「香港民間還有很多值得打開的抽屜!」

「嘉咸街本身就是一個抽屜,裏面還有很多小抽屜!」她說。
香港的民間歷史屬於人們自己的歷史,可以有擺花街史、村史、藝術史、茶餐廳史、粥麵史、燒臘史、招牌史、潮州人史、少數族群史、家族史、口述史……的共同記憶。
又例如「香港的粵語比廣州保留得更好、更完整,生命力更強!」

重要的是香港人自己把抽屜打開!

龍應台教授希望提醒香港的年輕人更多認識和了解關心香港,「重要的是香港人自己把抽屜打開!」她說,希望公眾對文化保育有更多的認知。

香港最有感動力的公共空間

龍應台教授說:「香港最有感動力的公共空間是星期天的中環,成千上萬的菲傭佔滿廣場,離鄉別井的女性聚集一起聊天,看家書,淚眼盈眶,她們沒有私人空間,所以要在公共地方……這城市的人把寶貴的空間讓出來給她們,多麼溫情!這裏面有多少故事!」

龍應台教授指出,在華洋雜處、中西文化交融的香港,其實在我們的身邊就是一部世界史!
保存歷史不是為過而去是為未來

龍應台教授說:「我們保存文化歷史,從來不是為過去,而是為了未來!」
「公民社會是靠歷史的共同記憶和深層文化連結而成的。」龍應台教授說道。

「大學教育體制應是培育真正獨立思考和創意的人,而不只是培養技術人才」,
龍應台教授說,希望香港人多關懷本土,年輕一代也需要深入了解中國大陸,吸收文化養份,香港人更關心中國大陸及台灣正在發生的事情,香港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協助兩岸增加溝通。

客居香港撰寫社會文化評論

龍應台教授素以獨立知識份子的批判眼光,寫尖銳的社會文化評論見稱。
龍應台教授於1952年在高雄縣出生,1974年畢業於台灣成功大學外文系,其後留學美國,獲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英美文學博士;1999至2003年任首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長;03年出任香港城市大學客座教授;04年出任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客座教授;05年返回台灣出任國立清華大學教授。現任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龍應台教授主要作品包括:《野火集》(1985年出版)、《孩子你慢慢來》(1994)、《百年思索》(1999)、《面對大海的時候》(2004)、《請用文明來說服我》、以及在香港寫成的《香港筆記@沙灣徑25號》(2006年天地圖書公司出版)、《親愛的安德烈》(龍應台和兒子安德烈合著,天地圖書公司出版)。

07香港書展——海內外殿堂級新生代名作家雲集
香港貿易發展局07年7月香港書展第三度與《亞洲週刊》合作舉辦名作家講座系列:邀請了海內外殿堂級新生代名作家包括:龍應台教授、易中天教授、于丹教授、莫言先生、倪匡先生、鄭丰女士、春樹張悅然梁靖芬胡淑雯董啟章先生、駱以軍先生、謝曉虹英培安先生及孫隆基教授等,來自內地、台灣、香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五地的殿堂級和新生代名作家,在07書展開講。07書展大會亦與香港電台「太陽計劃2007」合辦太陽閱讀Teen活動,邀請查良鏞(金庸先生)及倪匡先生向年青人分享他們的寫作經驗及心路歷程。大會又與《明報》世紀版合作,邀請了倪匡先生和詹宏志先生對談推理小說。

(2007香港書展多項名作家講座活動的錄影片段,貿發局已上載香港書展網頁,讀者可登入貿發局香港書展網頁重溫作家風采。 hkbookfair.com/seminars。 )

「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http://hklit2007.blogspot.com/(撰文:林翠芬)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香港藝術發展局意見。

于丹教授07年7月20日在香港書展主講論語莊子的生活智慧

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解讀《論語》和《莊子》紅遍全國的于丹教授, 07年7月訪港出席香港書展講座, 7月20日在香港書展主講「論語、莊子裡的生活智慧 」。(照片由香港貿易發展局提供)

于丹教授07年7月訪港出席香港書展講座, 7月20日主講「論語、莊子裡的生活智慧 」。(林翠芬攝)


于丹教授07年7月20日在香港書展主講論語莊子的生活智慧


撰文及攝影:林翠芬

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解讀《論語》和《莊子》紅遍全國、有「國學超女」之稱的于丹教授,07年7月訪港出席香港書展講座, 7月20日主講「論語、莊子裡的生活智慧 」,和於7月22日與其他多位海內外文壇和學術界紅人一同出席香港書展「閱讀香港」研討會。

于丹教授現任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助理、影視傳媒系主任。她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以生動語言解讀《論語》和《莊子》的詮釋,她的著作《于丹〈論語〉心得》(2006)和《于丹〈莊子〉心得》(2007)均為全國暢銷書。

于丹教授7月20日在香港書展主講「論語、莊子裡的生活智慧 」,她說,今天的文化多元並存,而每個中國人血液裡都含有相同的文化基因,每人心中都有對傳優秀文化的回歸與尋找,對中華文化經典的呼喚渴求。每人以自己的生命作基點,把文化轉化為生活中溫暖善良的行為方式。
于丹教授說:「我個人的生命取向是道家的精神境界。」

于丹教授指出,「無為無不為」——莊子給生命最大最遼闊的生命境界,了解生命規律,尊重生命,尊重成長,發揮生命價值;當遇挫敗沮喪,不怨天不尤人;道家境界是心態決定狀態——此心安處,以樂觀寬和的心態和生命態度,舉重若輕,以快樂飛揚的力量,自我堅強的態度,面對憂患,擴大自己的生命,健康、有能力、有夢想的生命,成就事業,成就生命;實踐承擔肩負中國知識份子的道德理想和責任。心在天地之間,天地人共同生長。「自己的心永遠是最忠誠的!」于丹教授說。

以解讀《論語》和《莊子》心得著名的于丹教授說她從小愛讀武俠小說,喜歡看金庸的武俠小說,于丹教授說,金庸寫的是「俠」,而不只是「武」。

于丹教授現與母親和丈夫女兒同往。
現年41歲的于丹教授說,「美麗」與自己的修煉有關,要有教養、有自信,有情懷、善解人意;最重要是生命裡有多元角色,發掘生命各種潛質。「女性不要怕衰老,要有自信、愛自己,別人才會愛妳!」于丹教授說。

另外,于丹教授07年7月22日下午與其他多位海內外文壇和學術界紅人一同出席香港書展「閱讀香港」研討會時說,她說在1996年曾為中央電視台《香港滄桑》大型電視專題片任撰稿人,在香港生活了近半年,喜歡香港多元化,充滿生機蓬勃活力,生生不息;香港的文化多元共生,包容、融合。


于丹教授以莊子精神勉讀者們從容安詳面對生命,知道永遠都有未來!「生命就在你的手中!」都市人生活中功利心過重,宜給自己生命留一點空間、時間。「多一點優閒,多一點快樂!」于丹教授說。

談及閱讀的態度,于丹教授說:讀懂多少融進自己的生命才重要。「皓首窮經」的方式是不值得鼓勵,否則是生命最大的悲哀。要讀到最後還有自己!

07香港書展——海內外殿堂級新生代名作家雲集

香港貿易發展局07年7月香港書展第三度與亞洲週刊合作舉辦名作家講座系列:邀請了海內外殿堂級新生代名作家包括:龍應台教授、易中天教授、于丹教授、莫言先生、倪匡先生、鄭丰女士、春樹張悅然梁靖芬胡淑雯董啟章先生、駱以軍先生、謝曉虹英培安先生及孫隆基教授等,來自內地、台灣、香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五地的殿堂級和新生代名作家,在07書展開講。07書展大會亦與香港電台「太陽計劃2007」合辦太陽閱讀Teen活動,邀請查良鏞先生及倪匡先生向年青人分享他們的寫作經驗及心路歷程。大會又與《明報》世紀版合作,邀請了倪匡先生和詹宏志先生對談推理小說。

(2007香港書展多項名作家講座活動的錄影片段,貿發局已上載香港書展網頁,讀者可登入貿發局香港書展網頁重溫作家風采。 www.hkbookfair.com/seminars。 )

「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http://hklit2007.blogspot.com/(撰文:林翠芬)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香港藝術發展局意見。

2007年11月12日星期一

劉以鬯、莫言、崑南、許子東07年8月29日出席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文學研討會 談小說的創作與欣賞

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及香港藝術發展局合辦的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小說的創作與欣賞」文學研討會,07年8月29日在中央圖書館舉行,講者:左起:莫言先生、許子東教授 、劉以鬯先生 、崑南先生。(林翠芬攝)

劉以鬯、莫言、崑南、許子東談小說的創作與欣賞

07年8月29日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文學研討會


撰文及攝影:林翠芬


本港名小說家劉以鬯先生07年8月29日在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小說的創作與欣賞」文學研討會說:「寫小說的原則是要有創新精神,小說創作要走自己的路。」半生心繫紅高粱農村的國內著名小說家莫言先生指出:小說創作寫自己熟悉的生活,充份發揮想像力,用新的形式寫出具地域特色又有普遍意義、正視人類靈魂深處的文學作品。本港小說家、詩人崑南先生說:創作人要用真誠、創新的創作態度,找尋新視角,有夢、有理想追求;崑南先生又說:「無中生無」是小說創作的最高層次。


身為今年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小說評審的北京著名小說家莫言先生,讚許香港中青年作家的小說作品 具鮮明本土特色,創作成績可觀。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小說的創作與欣賞」文學研討會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及香港藝術發展局合辦,於07年8月29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 舉行,講者包括:本港著名小說作家劉以鬯先生、北京著名小說家莫言先生 、本港著名小說家、詩人崑南先生、本港著名學者、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許子東教授。

主持研討會的許子東教授介紹說:「劉以鬯先生的《酒徒》是我教香港文學的必選教材。劉以鬯先生幾十年的文學經歷聯繫中國文學和香港文學。」

劉以鬯:小說要創新/走自己的路


劉以鬯先生說:「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年編輯出版我的小說選《劉以鬯小說自選集》,我在序中講了我寫作的經過。寫小說的原則是一定要有創新精神,與眾不同。法國新小說派在四五十年代流行,我寫小說走創新路線,也有受法國新小說派的創新精神影響,(但實際上走的不是同一条路。)小說創作一定要走自己的路。」

「中國五四時期以來的新文學有很多是受俄國和西方文學影響。(魯迅的《狂人日記》是受果戈里一部同名小說的影響。曹禺的《原野》受尤金奧尼尔影響,茅盾的《子夜》也是受俄國文學影響。)現在中國很多作家都已走自己的路線,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寫出獨特風格的小說。」劉以鬯先生說。


許子東:《酒徒》表達對中國現代小說的觀點,功不可沒


許子東教授:劉以鬯先生在《酒徒》中透過小說主角表達對中國現代小說的觀點,更早於寫《中國現代小說史》的夏志清教授。《酒徒》表達對中國現代小說的觀點,功不可沒。

劉以鬯先生:我的《酒徒》是於1961、62年在《星島晚報》連載發表,(已有對張愛玲的論述),比夏志清教授的論文最少早十年。
劉以鬯先生:王家衛導演的電影《花樣年華》是根據我的小說《對倒》改編。


崑南:真誠、創新 /有夢、有理想追求


崑南先生:「劉先生在我心目中不過五十歲。劉以鬯先生是我的前輩,當年他在《香港時報》編副刊「淺水灣」版時,我經常投稿,當時如果沒有「淺水灣」,也就可能沒有我。劉先生是最優秀的編輯,同時堅持小說創作數十年。」

崑南先生:創作人要用真誠、創新的創作態度,找尋新視角,有夢、才有理想追求。

許子東教授:崑南先生當年在《香港時報》副刊「淺水灣」版發表首篇作品,很有特色。


崑南:小說創作的四種境界


崑南先生:「小說創作有四種境界:「有中生有」是寫實手法,「有中生無」是與別不同、寫別人所無的;「無中生有」是虛擬手法,而「無中生無」是小說創作的最高層次。世間事有見到與見不到,小說家運用藝術技巧精神力量探索,閉上眼睛,會有別人看不到、更真實和有挑戰的狀態。在人類文化史藝術史中,找到自己的「無」。」

許子東教授:「崑南先生自費出版的《地的門》,我也建議列入大學生修讀香港文學的教材,是非常有激情的意識流小說。」


許子東教授介紹莫言先生的作品又好又多,願莫言先生有生之年能獲諾貝爾文學獎。


莫言:西西選編大陸小說在台灣出版/功不可抹


身為今年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小說評審的國內著名小說家莫言先生說:「作家最重要是自己的作品有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得獎與否無所謂,對所有獎項以平常心處之。」

莫言先生在座談會中講述對香港小說的印象。他說很早以前知道香港小說家劉以鬯先生有探索創新技巧、非常先鋒的小說創作。八十年代香港女作家西西選編了幾部大陸小說作品在台灣洪範出版,對於大陸文學作品登陸台灣,西西功不可抹,作出了很大貢獻。此外還有李碧華、黃碧雲、董啟章等的小說作品藝術水平都很高。


莫言讚揚香港中青年作家小說 具本土特色/成績可觀


莫言先生說:「這次為評審而集中閱讀了香港中青年作家廿九部小說作品,更堅信香港有一大批熱愛文學、堅持創作和水準高的作家,小說創作成績可觀。」

莫言先生綜合對所閱讀的香港小說作品的特點包括:「具鮮明的本土特色,以作者熟悉的香港生活作小說場景,描寫香港社會的人物;語言有特色,以方言俚語融進小說,(不懂粵語如我也能看懂);具強烈的當代思維角度全球化,文學技巧運用純熟,有些更有獨特的技巧;把故事與生活非常有機地融合;又能注重可讀與趣味,不純粹照搬生活,而是有所超越;有些更有很深刻的內涵,注重人的價值,對人靈魂深處的描寫,追求個性自由,追尋人生的終極意義。」


莫言: 小說創作寫自己熟悉的生活


莫言先生指出:小說的存在意義是可以為讀者提供超越平凡日常生活、富姿采的幻想空間,並具可讀性。

莫言先生說:「我寫自己熟悉的鄉土,當作世界中心;希望從自我出發的描寫有普遍意義,站在全人類的高度創作,充份發揮作家的想像力,充份調動個人經驗和借助其他人的經驗,創造出自己的故事,用新的形式講述出來,寫出既有地域特色,內容精彩和具普遍意義,正視人類靈魂深處;相信這樣的文學作品可以有更多讀者,雅俗共賞。」


劉以鬯:小說要有意料之外的結尾

劉以鬯先生指出,小說的ending結尾很重要,surprise ending——意料之外的結尾。
劉以鬯先生又說他當年(1948年)來港原是想為他自己在上海創辦的出版社(懷正文化社)開拓銷路,但未能如願,而國內又正在打仗,不能回去,所以只好在香港住下來,「當時我在香港一個人也不認識,寫了一篇兩千多字的小說投稿,在《星島晚報》登了出來,「我只有一枝筆!」拿了稿費可以吃飯,以後受欣賞,每幾天可以發表一篇小說。從此在香港生活了五十多年。 」

劉以鬯先生解釋他的名字是當年父親為他改的。「鬯」字與「暢快」的「暢」字同義,「我覺得這名字也不錯,比較特別。」


崑南: 創作可貴的就是多元化

崑南先生:「寫自己追求探索的小說創作,無可能有定律,創作可貴的就是多元化。」
崑南先生:「我的《地的門》是自資出版、自己發行,我今年72歲,小說出版後至今三四十年後才有評論。」
談及怎樣建立自己的創作風格,崑南先生說:多閱讀。


電影《花樣年華》創作靈感來自劉以鬯小說《對倒》


被問及最滿意自己那部小說,劉以鬯先生說:「我在香港為生活寫連載小說,共28年,每天寫逾一萬字,曾同時寫十個連載小說,寫了二十多年。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為我出版自選集的廣告中也說是電影《花樣年華》創作靈感來自《對倒》,《對倒》是我比較喜愛和比較滿意的作品。」

此外,劉以鬯先生的短篇小說《黑色裡的白色 白色裡的黑色》,是很獨特的小說,以黑白相間的形式寫香港社會現實,白代表好的事情,黑代表壞的事情。


座中讀者問莫言先生介紹現時內地一些優秀文學作品,莫言先生推薦的作家包括:「如王安憶(長篇小說《長恨歌》)、阿城、蘇童、韓少功、余華(《活着》)、李銳(《后土》)、葉兆言(葉聖陶的孫)、王朔、池莉、方方、遲子建等。 」


康文署及香港藝發局合辦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文學研討會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文學研討會由康文署及香港藝發局合辦,於07年8月25日至9月9日期間在香港銅鑼灣中央圖書館地下演講廳舉行五次研討會。


「兒童少年文學的創作與欣賞」研討會於07年8月25日下午三時至五時舉行,講者:兒童文學作家江李志豪女士、何巧嬋女士、林煥彰先生、黃虹堅女士、潘明珠女士;


「新詩的創作與欣賞」研討會於07年 8月26日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舉行,講者:詩人何福仁先生、瘂弦先生、葉輝先生、蔡炎培先生、羈魂先生;


「文學評論的研究與實踐」研討會07年 8月28日下午6時30分至8時30分舉行,講者:陳子善教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  、梅子先生(作家、文學雜誌總編輯) 、黃子平教授(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教授) 、鄭樹森教授(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講座教授) 、劉紹銘教授(嶺南大學中文系榮休教授) ;

「小說的創作與欣賞」研討會於07年8月29日下午6時30分至8時30分舉行,講者:許子東教授(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 、莫言先生(作家) 、崑南先生(作家、編輯);

「散文的創作與欣賞」研討會於07年9月9日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舉行,講者:王良和博士(香港教育學院中文系副教授) 、岑逸飛先生(作家) 、黃仲鳴博士(香港作家協會主席) 、黃國彬教授(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講座教授) 、楊牧教授(台灣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講座教授) 。


「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http://hklit2007.blogspot.com/
(撰文:林翠芬)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香港藝術發展局意見。

鄭丰07年7月23 日在香港書展主講「武俠:中國人的幻想世界」





鄭丰女士07年7月23 日在香港書展出席名作家講座:主講「武俠:中國人的幻想世界」。(照片由貿發局提供)
(2007香港書展多項名作家講座活動的錄影片段,貿發局已上載香港書展網頁,讀者可登入貿發局香港書展網頁重溫作家風采。 hkbookfair.com/seminars。 )

右上方小圖:鄭丰的長篇武俠小說《天觀雙俠》香港版《多情浪子癡情俠》,由香港中華書局(中原社)07年中初版。

鄭丰07年7月23 日在香港書展主講「武俠:中國人的幻想世界」

撰文及攝影:林翠芬

武俠文壇新星鄭丰女士07年7月23 日在香港書展出席名作家講座,主講「武俠:中國人的幻想世界」,講座由香港中華書局總編輯翟德芳先生主持。 鄭丰女士說,武俠小說是中國人獨有的幻想世界 。


背景宏大.故事曲折.語言典雅

香港中華書局總編輯翟德芳先生在講座首先介紹說:「最近海外市場有一本武俠小說《多情浪子癡情俠》持續走紅並引起比較大的反響,這小說很長,四冊,共八十萬字,寫一個很曲折的故事,男主角從七八歲到二十七、八歲,二十多年的過程;作者以明朝為背景寫了一些波瀾壯闊的畫面,包括蒙古入侵、倭寇騷擾、朝鮮政變等,寫得很有意思;宏大的敘事背景,曲折的故事設計,典雅的文學語言,相信讀者會很有興趣讀這本書。這書的作者是武俠文壇新星鄭丰女士。」
翟德芳先生自我介紹說:「我是香港中華書局總編輯。我跟這小說的緣份,這小說開始參加
我們的武俠小說大賽,我是評委之一;出版書時我是責任編輯,整本書前後看了三遍。」

武俠文學在中國的發展歷程

翟德芳先生說:「我想跟大家回顧武俠文學在中國的發展歷程。武俠小說的概念在中國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我作了一些考證:關於「武俠」的概念與「江湖」的概念,最早出現於《史記》,《史記》中有《遊俠列傳》,引用了韓非的話:「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最早將俠與儒生相對提出來。「江湖」概念也是最早出現於《史記》,范蠡幫助越王勾踐「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然後打敗吳王夫差後,不當官,泛舟於江湖之上」;「江湖」實際上是朝廷之外。現在武俠小說「江湖」的概念已很明確,就是俠客們活躍的舞台。」

翟德芳:武俠文學的產生應在唐宋傳奇

翟德芳先生:「因此很多人講武俠文學可以上溯至《史記》,但我的看法有點不一樣,我覺得《史記》司馬遷寫歷史人物,嚴格來說不是文學創作;武俠文學的產生應在唐宋傳奇,當中有虬髯客、聶隱娘打抱不平的武俠故事。武俠小說的發展經歷四個階段:
(一)唐宋傳奇,是武俠文學的準備期,是作為傳奇故事來寫,或真有或偽托,加上描寫成份;
(二)明清小說:是萌芽期,武俠小說開始出現,但尚未獨立成為文學體裁,而是依附在其他文學上,比方《七俠五義》、《水滸傳》、《西遊記》或《西遊記》前身;
(三)而把俠義行為作為文學描寫提出來,經過清朝很長一段時期後,武俠文學的發展階段,代表是平江不肖生和還珠樓主,是二十世紀十、二十年代,武俠文學很獨立,體裁也多樣,有仙俠等,武俠招式,愛情派談情說愛,還有怪俠怪招;
(四)經過幾十年發展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第四階段高峰期,代表人物就是金庸,武俠小說作為文學體裁的發展已相當完備,無論從講故事、社會價值、人物形像,都已超越於以前的武俠文學;以金庸為代表的高峰以後,有名家如古龍、臥龍生、溫瑞安等,但我個人認為以文學價值而論,都已遠不如金庸的高度。其後,武俠小說創作沒極盛時期興旺。

翟德芳:女性作者寫武俠小說尤其難得


今天,鄭丰女士自己創作一部武俠小說,從1997年開始寫作,那時幾乎沒有新武俠小說作家出現,內地和台灣「新武俠」熱是從兩三年前才開始。我覺得女性作者創作武俠小說,尤其難得。
翟:請問鄭丰女士,妳為甚麼會想寫武俠小說呢?

鄭丰:武俠小說是中國人獨有的幻想世界

鄭丰女士:我當初會寫武俠小說,因為我從小非常迷金庸的小說,看得廢寢忘食,看到考試前還是放不下《神鵰俠侶》,一直看到天亮才肯睡覺。我覺得金庸武俠小說的魔力真是蠻特別的。後來長大去外國讀書時,遇到很多來自不同地方的華人,都非常喜歡看武俠小說,各有不同的成長環境和背景,而對武俠小說的愛好,所有中國人都一樣喜歡,是我們中國人共有的一個幻想世界,有點像《哈里波特》是外國人的魔法世界。武俠小說是我們中國人獨有的幻想世界,非常突出的領域。我自己喜歡看,也很喜歡寫。當時想,金庸先生的小說都看完了,很不過癮,就想或許我自己也來作一個夢,開始時是為了自己想看,所以自己寫給自己看。

翟德芳先生問:妳的小說整個故事架構改了好多次。
鄭丰:我在創作過程中也有受金庸大師影響。自己也改了無數次。

鄭丰女士說她書中兩個人物凌昊天和趙觀都是活潑機靈的人物。書中兩主角各有不同人生,不同的故事,各自各精采。兩條線聚在一起,兩個都很可愛。
「我自己比較喜歡凌昊天。喜歡他癡情、人真誠、豪爽。」鄭丰說。

鄭丰:有歷史背景的小說更易寫

鄭丰認為有歷史背景的小說更易寫。「國內也有很多以歷史為背景的武俠小說,寫得非常厚重,有真實感。」她說希望自己創作的小說可以寫得更真實、更人性一點。


女主角鄭寶安的可愛在於體貼懂事

鄭丰女士在小說中透過女主角的遭遇反映現實世界一些女性的悲哀,例如疾病纏身、所嫁非人、愛上的人不愛自己等,也都是現實生活常有的事情。
其中也有是比較爽快,最後瀟灑地嫁了一個愛她的人。

鄭丰女士在小說中創造了一個她自己非常喜歡的人物——就是師妹鄭寶安,「她不是那麼漂亮,但她的可愛在於體貼懂事、識大體,尊敬兄長,孝順師父,具備一個好孩子的條件。」鄭丰說。

鄭丰認為:在現代,俠義精神仍是最需要的,就是人的道德操守。

「我很喜歡寫作,寫小說是個人興趣,我只會寫武俠小說,會繼續寫。希望自己有精神和靈感繼續寫下去。」 她說。

鄭丰說,小說反映作者的人生觀。

鄭丰:「每件事都覺得是快樂的事,就不會當作是壓力。」

在講座中被問及小說摹仿金庸。鄭丰答道:「我那麼喜歡金庸的作品,自己寫時不知不覺在情節和人物個性上一定會有類似。」
翟德芳先生:「對新作者來說,有摹仿不是壞事。」

鄭丰:「最初寫小說時是娛樂自己。初時未想架構,天馬行空,一段段地,想到那裡寫到那裡。
自己喜歡寫,寫得很開心。」
鄭丰女士說:「目前內地很多年青朋友喜歡中國古典傳統風格的武俠小說,寫的人和喜歡看的人都蠻多!」

鄭丰女士說她自己現時「工作上有蠻大的滿足感,遇到好老闆,工作環境愉快有趣。」
「我喜歡孩子,帶孩子是很愉快,有滿足感。晚上當孩子都睡了,打開電腦寫小說,放鬆自己。我現在過日子已很幸福輕鬆。」

看歷史書找靈感

鄭丰:「現在有Blog,作家的定義已愈廣泛,每個人都可以當作家,在網上寫了總會有人看。
創作是很私人的事,沒人可以幫忙!多看前人的好作品,看歷史書找靈感。」

下一本書寫《靈劍》

鄭丰:「我下一本書就是想寫凌昊天父母上一輩凌霄燕龍夫婦的故事《靈劍》(40萬字)。已有構 想,希望能完整地寫出來。
「寫作是自己的興趣。追求心靈滿足感。」
小說反映作者的人生觀。「小說中人物某些話可能是我自己心中想說的話。」鄭丰說。

翟德芳先生:「謝謝鄭丰和我們分享創作過程和對人生、事業的看法。」


鄭丰女士簡歷:

鄭丰女士( 本名 陳宇慧),現職香港荷蘭銀行董事,從事可換股債券業務。
原籍浙江,1973年生於台北。自小喜歡閱讀武俠和科幻文學作品。
「我自己成長在全是男孩子的家庭,三個哥哥一個弟弟,我小時候跟哥哥們玩男生的遊戲,飛簷走壁。」鄭丰說。

鄭丰在台灣師大附中唸中學時期已對文學和寫作有濃厚興趣,開始寫散文、小品。
十七歲高中畢業後赴美留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畢業(主修商務/金融財務管理)。
1995年大學畢業後來港工作定居,至今已有12年。
1997年底結婚。
1998年起創作武俠小說,98/99年隨夫旅居英國一年,1999年返港。工餘創作武俠小說。
2000年初為人母,至今共已誔下三兒一女,現為四個子女的媽媽。
她在幾次產假寫武俠小說,寫成共八十萬字的長篇武俠小說《天觀雙俠》。
鄭丰06年初把長篇武俠小說《天觀雙俠》上載上網。

07年4 月 鄭丰榮獲由香港中華書局和北京文學網站紅袖添香(http://www.hongxiu.com/)合辦的「新武俠小說大賽」一等獎,在一千四百部參賽作品中摘桂冠,榮獲「中華武魂」最高榮譽大獎及最受歡迎作品獎。網上點擊率近四百萬人次。

2007年中,鄭丰的長篇武俠小說《天觀雙俠》在兩岸三地出版,香港版書名《多情浪子癡情俠》由香港中華書局(中原社)07年4月初版;台灣版由城邦集團奇幻基地以《天觀雙俠》原名在07年7月出版;國內版由中國婦女出版社出版。

「徜徉於快意恩仇的武俠世界」
鄭丰在小說自序中說,寫武俠小說可以「暫忘卻俗務,徜徉於快意恩仇的武俠世界之中」。

鄭丰的小說中有歷史背景和中國古典詩詞內涵,反映作者也喜歡和具備歷史與詩詞涵養。
《天觀雙俠》卷首引錄蘇軾的〈蝶戀花〉,蘇軾是鄭丰很喜歡的古代詩人之一。
鄭丰創作小說很重視資料細節,她到書店買一些有關歷史的書籍來看,以及上網查資料,例如有一節寫到琴曲,她上網查得四大琴曲之一唐代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天觀雙俠》(香港版書名《多情浪子癡情俠》)小說中人物眾多:「武林三大美女」——蕭柔、文卓約、雲非凡(原為凌比翼未婚妻);青幫、丐幫、朝鮮國公主、韃靼族、東瀛隱身人等;小說場景包括:明代京城、蘇州、杭州、泰山、天津等;此外情節並有涉及糧船、航運等。

07香港書展——海內外殿堂級新生代名作家雲集

貿發局07年7月香港書展第三度與亞洲週刊合作舉辦名作家講座系列:邀請了海內外殿堂級和新生代名作家包括:龍應台教授、易中天教授、于丹教授、莫言先生、倪匡先生、鄭丰女士、春樹張悅然梁靖芬胡淑雯董啟章先生、駱以軍先生、謝曉虹英培安先生及孫隆基教授等,來自內地、台灣、香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五地的殿堂級和新生代名作家,在07書展開講。
07書展大會亦與香港電台「太陽計劃2007」合辦太陽閱讀Teen活動,邀請查良鏞先生及倪匡先生向年青人分享他們的寫作經驗及心路歷程。大會又與明報世紀版合作,邀請了倪匡先生和詹宏志先生對談推理小說。


(2007香港書展多項名作家講座活動的錄影片段,貿發局已上載香港書展網頁,讀者可登入貿發局香港書展網頁重溫作家風采。 hkbookfair.com/seminars。 )


「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http://hklit2007.blogspot.com
(撰文:林翠芬)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香港藝術發展局意見。

2007年10月16日星期二

倪匡和鄭丰07年7月18 日在香港書展「對談武俠小說創作之道」

著名科幻和武俠小說作家倪匡先生(中),與武俠文學新星鄭丰女士(右),07 年7月18日傍晚一同出席香港書展名作家講座「對談武俠小說創作之道」。講座由亞太台商聯合總會總會長潘漢唐先生(左)主持。(照片由貿發局提供) (2007香港書展名作家講座錄影片段 : 貿發局香港書展網頁 hkbookfair.com/seminars。 )

著名科幻和武俠小說作家倪匡先生(中),與武俠文學新星鄭丰女士(右),07 年7月18日傍晚一同出席香港書展名作家講座「對談武俠小說創作之道」。倪匡先生說喜見有女作家展開武俠小說創作新天地,有劃時代意義。講座由亞太台商聯合總會總會長潘漢唐先生(左)主持。(林翠芬攝)

倪匡和鄭丰07年7月18 日在香港書展「對談武俠小說創作之道」

撰文及部份攝影:林翠芬

以科幻和武俠小說迷倒海內外無數讀者的名作家倪匡先生,與武俠文學新星鄭丰女士,07年 7月18日傍晚一同出席香港書展名作家講座「對談武俠小說創作之道」。講座由亞太台商联合總會總會長潘漢唐先生主持。

倪匡:女性加入/武俠小說發展新天地
倪匡:今天對我們喜歡武俠小說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時刻。從司馬遷《刺客列傳》到唐宋傳奇到明清時代,到近代兩三次武俠小說高潮,都沒有作者是女性;以往武俠小說裏面所描寫表現人類的情感、希望,都是男性觀點,我們現在有鄭丰寫武俠小說,放上網,有上百萬人看,然後出版,一致好評。女性加入寫武俠小說,加入女性觀點,就有了新天地,今後武俠小說的發展完全展開新局面,有劃時代意義。

主持講座的亞太台商联合總會總會長潘漢唐先生介紹說,鄭丰的小說最近(07年中)在新加坡暢銷書榜已升至榜首。
鄭丰隨而在滿座熱烈掌聲中講述她自己閱讀和創作武俠小說的淵源。


鄭丰講述閱讀和創作武俠小說的淵源

鄭丰:「我是從小看倪大師的書長大的,記得小時候我們用壓歲錢買倪匡先生的科幻小說,從衛斯理到原振俠等。」
「我們小時候在台灣知道香港兩位小說大師:金庸和倪匡,是享譽國際的前輩。我小時候,父親非常喜歡金庸,家裏買了一套金庸小說,父親也讓我們看;
「而倪大師的書我們是自己花了不少壓歲錢買的,出一本買一本,他的小說系列上百本,(真是著作等身,當之無愧!)倪大師的書我們收集了上百本,那已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而書中很多情節我現在仍然記得清清楚楚,印象非常深刻。」

鄭丰:倪大師武俠中篇奇情經典之作.人物生動精采

「最近倪大師重新出版一套他三四十年前的武俠中篇,十二本奇情系列,非常好看,是大師的經典之作,寫得非常好,短短幾萬字的故事,非常完整,情節緊湊,人物非常生動,精采。」鄭丰說。
鄭丰:我是非常喜歡金庸大師的作品,從小就看,小學一二年級開始看,通通讀完了,以後反覆看了好多遍。金庸大師於1972年封筆後,我感到非常遺憾,所以自己也開始寫,也有受金庸大師的影響。

倪匡:希望女作家創出自己的風格

倪匡:武俠小說的創作,自金庸以後,沒有人可以擺脫他的影響,到了古龍才有一個變化。希望女作家可以完全用自己的風格來寫。鄭丰是可以寫很好武俠小說的人。
主持講座的潘漢唐先生稱讚鄭丰人漂亮,氣質又好。
接著潘先生請倪匡先生講述他對中國武俠小說發展史上四個高潮的觀點。

倪匡:中國武俠小說發展的四個高潮

倪匡:武俠小說在歷史上的第一個高潮,是從唐宋傳奇開始,包括《史記》的《刺客列傳》,而武俠小說真正興起是在清末,從平江不肖生等開始;(三)到還珠樓主和王度廬,武俠小說真正成為文學創作形式;到金庸古龍,武俠小說已完全登入文學殿堂——大量群眾喜歡的東西,不能再排除在文學作品以外!

倪匡:「以上所說的第三個高潮是在中國大陸發生,而金庸、梁羽生和古龍等的武俠小說高潮,是在香港和台灣發生;現在武俠小說發展的第四個高潮,是由中國大陸、台灣和香港的作者一起創造;香港中華書局主辦的武俠小說徵文大賽,發掘了很多好作品。台灣溫世仁文教基金會最近舉辦武俠小說比賽,(頭一名獎金一百多萬元台幣)。(溫世仁先生喜歡武俠小說,惜英年早逝)。

倪匡:總之,武俠小說是大家一直喜歡看的,現在有女作家加入,再好不過,形勢大好!

潘漢唐:希望愈多企業家參與推動武俠小說發展

主持講座的潘漢唐先生說:「溫世仁先生是我的好朋友,他是1952年出生的,不幸早逝。溫思仁基金會最近舉辦武俠小說比賽,(頭一名獎金一百多萬元台幣)。希望將來有愈來愈多企業家參與這行列,共同推動武俠小說的發展。」

鄭丰:武俠小說是全球華人的共通語言

鄭丰:武俠小說是很獨特的。我17歲出國留學,開始接觸各地海外華人,大家生長的背景不同,文化上唯一的共識就是都喜歡武俠小說,這是非常特別的現象,武俠小說成為分佈全球各地華人的共通語言。

潘漢唐:我看完金庸十四部小說是初中二年級,而鄭丰在小學三年級就開始看了!
鄭丰:金庸大師的小說我看得好熟了,自己也喜歡寫作,想像場景和人物情節,有空就寫下來。
鄭丰:從這次香港中華書局主辦的武俠小說徵文比賽看到,國內的武俠小說作者高手如雲,非常有熱誠,文筆也非常好,想像力非常豐富。
鄭丰:寫小說真的要有時間!

倪匡小說生涯在續稿緣份中展開

倪匡先生憶述:荷里活道30號是他在香港第一個開始創作小說的地方,那是《真報》編輯部。有一次,一位作者司馬翎斷稿,由倪匡先生來續,這位武俠小說大師的小說生涯就在這續稿緣份中展開。(「我續過所有名家的稿!」)倪匡先生說,跟所有小說一樣,都強調天生的才能本領。
「我曾是香港很少數專業小說作家。我除了寫小說,沒有謀生本領!」倪匡先生笑道。
倪匡:金庸有多方面才能,文人致富。(我沒有致富)。

鄭丰:寫作時面對自己的幻想世界


鄭丰:武俠小說的幻想空間大,想像人物,自己探索怎樣寫最順,埋頭寫一個好看的故事。寫作時面對自己的幻想世界。
(鄭丰的小說中涉及一百多個人物。)

倪匡推崇《鹿鼎記》


談及對金庸小說的評價,倪匡先生說:《鹿鼎記》第一、《天龍八部》第二、《笑傲江湖》第三、《神鵰俠侶》第四。

鄭丰女士問他金庸作品中最可愛的女性?倪匡先生答道是雙兒。

鄭丰女士說:武俠小說的幻想空間大。

倪匡先生說:「武俠小說一定要天馬行空——只有中國人有!」

倪匡先生說:「只要有創作自由就可以!個人創作風格與時代的關係不大。」

鄭丰女士說:想寫一個好看的故事,就埋頭去寫!

倪匡:還珠樓主的幻想力比《哈利波特》豐富

倪匡先生推崇還珠樓主的武俠小說:「還珠樓主的幻想力比《哈利波特》豐富很多倍!」
倪匡先生又提及台灣小說家張大春用新形式寫現實武俠小說,文字很好!

鄭丰:倪匡先生的小說人物性格情節曲折。

倪匡先生認為,武俠小說的幻想空間比電影大,例如王度廬《臥虎藏龍》的原著就比電影好!

倪匡先生說:「武俠小說是維護自己心中的正義!透過小說中的虛擬行為伸張正義。」

鄭丰女士說:在現代社會,維護自己的權益,也要伸張正義!

鄭丰計劃寫《天觀雙俠》前傳

鄭丰女士說:已有計劃寫下一部書,就是寫《天觀雙俠》前傳,寫凌昊天父母上一代凌霄燕龍夫婦的故事。其實早在1998年已開始動筆寫,現計劃重寫。有靈感有時間就寫。

座中一位讀者說很喜歡倪匡先生的一部短篇小說集,倪匡先生笑道:「這位先生真是識貨,那是我五十年創作生涯中寫得最用心的!」
倪匡先生說:「當年到香港走上寫作這條路,只因為自己沒有其他謀生技能!」他記得當時稿費每千字三百元,而那時叉燒飯是每碗七角錢,「寫幻想小說容易!」

鄭丰喜歡令狐沖瀟灑

被問及武俠小說中最深刻的人物。鄭丰答道是令狐沖,「令狐沖的人很可愛,他一出場就救儀琳,明知打不過也要打,很瀟灑。」她說。

倪匡先生說:我喜歡楚留香。

有讀者問倪匡先生最想自己的哪部作品拍成電影?倪匡先生答道:「我絕不想自己的小說拍成電影,從沒考慮過這問題!」
07香港書展——殿堂級新生代名作家雲集
貿發局香港書展07年第三度與亞洲週刊合作舉辦名作家講座系列:邀請了龍應台易中天于丹莫言倪匡鄭丰春樹張悅然梁靖芬胡淑雯董啟章駱以軍謝曉虹英培安孫隆基等來自內地、台灣、香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五地殿堂級新生代作家名作家在書展開講。大會亦與香港電台「太陽計劃2007」合辦太陽閱讀Teen活動,邀請查良鏞及倪匡向年青人分享他們的寫作經驗及心路歷程。大會與明報世紀版合作,邀請了倪匡和詹宏志對談推理小說。

(2007香港書展多項名作家講座活動的錄影片段,貿發局已上載香港書展網頁,讀者可登入貿發局香港書展網頁重溫作家風采。 hkbookfair.com/seminars。 )

「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http://hklit2007.blogspot.com/
(撰文:林翠芬)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香港藝術發展局意見。

著名小說家莫言07年7月21日在香港書展主講「我的文學經驗」

國內殿堂級小說家、《紅高粱家族》作者莫言先生07年7月訪港,7月21日在香港書展 (由貿發局與《亞洲周刊》合辦的名作家講座) 主講「我的文學經驗」,旁為主持講座的《亞洲周刊》策劃編輯章海陵先生。 (林翠芬攝)


著名小說家莫言07年7月21日在書展主講「我的文學經驗」

撰文及攝影:林翠芬

著名小說家、《紅高粱家族》作者莫言先生,07年7月21日在香港書展名作家講座主講「我的文學經驗」。身穿整齊西裝結上領帶的莫言先生,在座無虛席的會展會議室中,回述六十年代饑餓孤獨的童年歲月,讀者體會到這位在山東家鄉渡過了近二十年農村生活、如今已成殿堂級小說家,此生不離棄他的中國農村題材,和對大自然草木牛羊的感情。

半生心繫紅高粱農村的莫言先生,創作靈感源自農村生活經驗的深刻記憶;他關注的都是人在第一位、人的命運變遷。

筆者在1998年多位國內一線當紅作家訪港時初見莫言先生,對他的樸實氣質留下很好印象。今年7月21日在書展講座聽他講述早年農村生活經歷,深為感動。

香港成為世界華文寫作交流平台

莫言先生07年7月21日在書展名作家講座主講「我的文學經驗」。他說,07年七月是他第六次訪港。他九十年代初次訪港,是中文大學翻譯研究中心翻譯/出版他的一本小說。那時他對香港的印象是:「香港確是物質天堂!超級市場商品之多,教人感到巨大的壓逼感!」
「近年來中國大陸的商品也已有嚴重過剩的情況,大陸社會商品化愈來愈嚴重,而文化氛圍漸淡,反而在香港讓人感到一線希望!香港的特殊地理位置環境,可以成為全世界華文寫作交流的匯聚點——台灣、東南亞、歐美和大陸,四面八方,都可以在香港交流,香港確有可能成為世界華文寫作交流匯聚的平台的跡象已表現出來。

讚賞香港年青作家寫作能力豐富

莫言先生今年任香港文學雙年獎小說組評委,在一個多月時間集中閱讀了三十部香港小說作品,「以前只知道香港小說家有劉以鬯、西西、李碧華、黃碧雲等,這次評選的作家都是陌生名字,然而讀來印象卻感到非常新奇的閱讀感受。我們大陸所讀的小說的構成物質材料基本是鄉土、土地、植物、高樑、玉米等;而香港作家,尤其是年青作家的小說,是描寫城市跟人的關係、環境對人的制約、平凡的日常生活,卻從中可見得這些香港年青作家的寫作能力非常發達和豐富,令人振奮。」

「香港文學已成氣候!」

「香港文學已成氣候!大陸作家妄自尊大的心態必須立刻結束!因為整個華文寫作格局當中,台灣與香港作家都完全可以與大陸相抗衡,許多年青作家的寫作水平一點不亞於現在大陸同年齡的作家,以前以為港、台作家只能寫短篇和小長篇,現在台灣有寫大部頭作品的作家,而香港也出現像董啟章寫出那樣厚重的小說,非常值得一讀!」莫言先生說。

「香港狹窄的土地上完全有可能產生偉大的文學作品!」

「文學創作不能以土地的寬廣程度來作衡量標準,香港地小狹窄,但並不影響文學發展,香港狹窄的土地上完全有可能產生偉大的文學作品,反之大陸作家如不努力,會被港、台作家追上,要謙虛閱讀各地同行的作品,從中汲取營養,改善自己的寫作。」莫言先生說。

童年輟學.飢餓孤獨

「我的創作是與個人生活經歷密切相關的。」他說。
莫言於1955年出生,1960年5歲時正遭逢大陸大飢餓的年代。
「富農家庭出身的孩子,「家庭成份」不好,文革期間階級鬥爭,影響前途,十歲時小學五年級未畢業就要輟學務農,當上放牛娃,在鄉村基層掙扎,加入軍隊開始寫作,一步步走上文學道路。」
放牛娃讀遍了村中的書

「別人小學七歲起讀經典文學作品,我不能跟別人相比,但假如我認輸也對不起大陸這片土地!」我在童年是用耳朵閱讀、聽鄉親們講各種故事,聽祖父母講家族的傳奇故事,聽市集上的藝人說書、晚上聽盲人說唱民間歷史傳奇,閱讀社會這本大書……這些用耳朵「閱讀」得來的文學素養,都對我的寫作產生巨大影響。」

「在故鄉的草地上放牧牛羊,小小年紀心裏非常孤獨痛苦,整整一天只能跟牛和樹木青草交流,抬頭看藍天小鳥婉轉淒涼的叫聲,「孤獨」對我後來的寫作是影響非常大的主題,培養了我跟大自然非常密切的感情,「我對動植物的感情比對人的感情還要深厚親切!」莫言先生說。

童年的莫言在農村開始閱讀《封神演義》等書,心裏幻想希望能成為作家。那時,在農村,書籍是奢侈品,他都讀遍了村中的二十多部書。

白棉花的愛情故事

莫言十八歲時有機會到縣的棉花加工廠工作,雖是非常下等的勞動,但已是當時農村青年所嚮往的,工廠裏的群體有下放農村的知青、退伍戰士和公職人員等,在工廠三年,開闊了眼界,後來他寫成文革中期的愛情故事小說《白棉花》,由台灣導演/改編拍成一套很感人的同名電影《白棉花》,(由蘇有朋和寧靜主演)

當兵改變命運.培養寫作條件

1976年參軍當兵,是改變莫言命運的一個轉折點。「我當兵後最興奮的是,在部隊終於可以吃飽、穿暖了!」(我們農村男孩子在十五歲以前夏天都沒有衣服可以穿,但我們的靈魂都很乾淨!)「感謝軍隊培養我有寫作的條件。」
「從小培養的文學夢想又復活了!」他1978年嘗試寫小說,1981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當時對文學還是門外漢」,直至八十年代中,國內開始大量翻譯出版西方文學作品,大陸作家開始惡補/接觸西方文學名著作品,莫言1984年至86年在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就讀,莫言看美國小說作家福克納的作品和拉美名作家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受啟蒙影響,他形容是自己創作的轉機。

鄉村生活是小說創作的寶貴素材

「我才發覺原來小說是可以這樣寫的!才知道原來鄉村生活都可以是小說創作的寶貴素材,個人經驗、家庭歷史、鄰舍村莊的鄉人,都可以堂而皇之走進小說中,成為小說人物;他又認識到小說家在創作時應如君臨天下,創造自己的「高密東北鄉文學王國」,展示文學描寫。」
「初寫時和真正的故鄉有密切關係,愈寫下去,個人的獨特經驗和素材不夠寫,,除了一些有生活原型外,還需加以擴展,其他地方的所有事情也可以放進這虛構的王國來。經自己想像改造變成新小說。」莫言先生說。
(莫言先生將終明年08年二月在東京出席一個以災難和文學為主題的文學會議,屆時可能會見到八十多歲的拉美名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

莫言1989至91年攻讀北師大與/跟魯迅文學院合辦的研究生班讀了兩年。一邊學習一邊寫作,不斷尋找自我發現自我的過程。

〈糧食〉/六十年代飢餓的悲慘事件

「我的小說創作與過去二十年的鄉村生活記憶有密切相關,用這樣的小說語言寫這樣的故事,我的小說的關鍵字,包括:「飢饑」、「兒童與孤獨」、「夢境與幻想」、「肉體與慾望」、「動物和植物」、他在小說創作中探索人精神靈魂深處。
「回顧自己的歷史,大量關於飢餓的生活記憶,對糧食有深厚感情。(他曾在農村餵了兩年豬》
「飯桌上食的是草根樹皮,連啃煤炭都覺好吃。
「母親不惜把糧食「偷進胃裏」再趕急回家回吐出來給孩子吃,表現出偉大母愛。」莫言在一個短篇小說〈糧食〉中寫的細節,確是真有其事,六十年代的悲慘事件,非常痛苦,尚幸巳成過去。

06年長篇小說《生死疲勞》

莫言去年06年的近作長篇小說《生死疲勞》,講述一個地主在土改中被槍斃後五十年間經歷六道輪迴成牛騾豬狗各種動物的故事。「我用筆寫了四十三天,寫出了接近九百多頁厚的原稿,寫成共四十九萬字,寫得非常痛快!把自己累積了幾十年對動物的感情,發揮得淋漓盡緻。」他說。
小題:懺悔罪過‧拯救靈魂
莫言先生說自己今後的創作方向是「懺悔罪過與拯救」,「回憶懷舊自己走過的道路,反省自己五十多年生活上犯了很多嚴重錯誤,用小說寫出自己坦誠的懺悔,用文字方式清算自己靈魂深處的罪惡,拯救自己的靈魂!懺悔罪過是拯救的先決條件!今後向這方面努力!」
「我永不會寫那些趕時髦的故事!我會把現實生活當歷史來寫!」他說。

「城市題材在我的小說中也有所提及,但我真正能寫得有感情,得心應手的,仍是農村,就跟人的最早記憶有關。」

「我的人生前三十年一直在農村,三十幾歲才進城市,初進城市有恐懼感,後來才慢慢適應。」

人道主義偉大情懷‧一流的幽默作家

主持講座的《亞洲週刊》策劃編輯章海陵先生推崇莫言先生的作品「有人道主義者偉大情懷,筆下捕捉人性最深刻動人的東西,非常擅於以幽默筆觸寫笑話,是我國第一流的幽默作家,莫言的小說是值得讀者好好細看。」

章海陵先生指出,例如莫言的中篇小說《師傅越來越幽默》,寫一個上山下鄉的知青偷走鄉人的雞,後來調到縣裏的養雞場工作,縣裏的三萬隻雞哭了整整一晚!莫言先生小說作品小說的幽默筆觸可見一斑。

「幽默是農民的天性」

莫言先生說:「幽默是農民的天性,在物質艱苦社會環境壓抑下,但日常生活依然樂觀,苦中尋樂是保護自己生存下去的一種生存方式。」

目前內地創作環境是最好的時候

莫言先生指出,目前內地創作環境是1949年以來最好的時候,七八十歲的老作家仍在寫作,而「80後」十七八歲的年青作家,有了網絡,寫作的門坎已愈來愈低。現在中國作協都会動員已有社會影響力的年青作家加入作協。
「現在有前所未有的創作自由,小說題材方面幾乎沒有禁忌,限制很少。」
「真正好的文學作品沒有題材限制。」他說。

莫言先生簡歷:農民出身的殿堂級小說家 擅寫鄉土作品
莫言先生,傑出小說家,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生於山東高密縣(高密縣距《聊齋誌異》作者蒲松齡故鄉淄川約二百華里),出身農民家庭,童年在家鄉因受文革影響,小學未畢業便輟學在農村勞動;十八歲到縣的棉花加工廠工作三年,1976年21歲入伍當兵, 1981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1984年至86年在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就讀, 1989至91年攻讀北京師範大學魯迅文學院合辦的創作研究生班,91年畢業,獲文藝學碩士學位。1997年離開部隊轉到地方報社《檢察日報》工作。2005年 獲香港公開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莫言先生於1986年問世的長篇小說《紅高粱家族》,被繙譯成約18種語言行銷世界,並由名導演張藝謀於1987年拍成電影《紅高粱》。此外,莫言寫文革愛情故事的小說《白棉花》,由台灣導演李幼喬拍成感人的同名電影《白棉花》(由蘇有朋和寧靜主演)。

莫言先生的小說作品包括:長篇小說《紅高樑家族》、《天堂蒜苔之歌》、《十三步》、《酒國》、《豐乳肥臀》、《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勞》等;中篇小說《透明的紅蘿蔔》、《懷抱鮮花的女人》、《爆炸》、《師父越來越幽默》等;短篇小說:《白狗秋千架》、《枯河》、《拇指銬》、《冰雪美人》等。另外還有散文集《會唱歌的牆》、演講集《小說在寫我》等;以及話劇電影文學劇本《霸王別姬》、《我們的荊軻》等。

莫言先生的小說作品已譯成多種文字,並曾獲國內外多種獎項。

07香港書展——海內外殿堂級新生代名作家雲集

貿發局香港書展07年第三度與亞洲週刊合作舉辦名作家講座系列:邀請了龍應台易中天于丹莫言倪匡鄭丰春樹張悅然梁靖芬胡淑雯董啟章駱以軍謝曉虹英培安孫隆基等來自內地、台灣、香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五地殿堂級新生代作家名作家在書展開講。大會亦與香港電台「太陽計劃2007」合辦太陽閱讀Teen活動,邀請查良鏞及倪匡向年青人分享他們的寫作經驗及心路歷程。大會與明報世紀版合作,邀請了倪匡和詹宏志對談推理小說。

(2007香港書展多項名作家講座活動的錄影片段,貿發局已上載香港書展網頁,讀者可登入貿發局香港書展網頁重溫作家風采。 hkbookfair.com/seminars。 )

「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http://hklit2007.blogspot.com
(撰文:林翠芬)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香港藝術發展局意見。

2007年9月24日星期一

海內外文化紅人「閱讀香港」--莫言、易中天、于丹、孫隆基、英培安、駱以軍、董啟章、鄭丰07年7月22日出席香港書展研討會

七月書展名作家講座系列 ---07年7月22日「閱讀香港」研討會,左起:莫言先生、孫隆基教授、易中天教授、于丹教授、鄭丰女士、英培安先生、駱以軍先生、董啟章先生、研討會主持人。(林翠芬攝)

海內外文化紅人「閱讀香港」--莫言、易中天、于丹、孫隆基、英培安、駱以軍、董啟章、鄭丰 07年7月22日出席香港書展研討會


撰文及攝影:林翠芬


在香港回歸祖國十週年之際舉行的香港書展,以「閱讀香港」為主題,從多個角度思考香港社會文化的變遷。07年7月22日下午香港書展「閱讀香港」研討會,海內外八位文壇和學術界紅人雲集,與讀者們分享他們「閱讀香港」的印象和感悟。與會講者包括:國內殿堂級小說家、《紅高粱家族》作者莫言先生、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分別解讀《論語》《莊子》、《三國》而成為學術明星的于丹教授和易中天教授、《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作者、歷史學者孫隆基教授、新加坡名作家英培安先生、台港兩位中青年小說家駱以軍先生、董啟章先生、和武俠文學新星鄭丰女士。

半生心繫紅高粱農村的國內殿堂級小說家、《紅高粱家族》作者莫言先生07年7月22日下午在香港書展「閱讀香港」研討會說:「文學創作應是寫到讀者心裏去,寫自己最想說,最熟悉親切的生活,自己感動的才能感動讀者。喜歡金庸武俠小說的莫言建議香港建立武俠小說博物館。

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解讀《論語》和《莊子》、有「國學超女」之稱的于丹教授說,喜歡香港多元化,充滿生機蓬勃活力,生生不息,香港的文化多元共生,包容、融合,于丹以莊子精神勉讀者們從容安詳面對生命,知道永遠都有未來!「生命就在你的手中!」都市人生活中功利心過重,宜給自己生命留一點空間、時間。「多一點優閒,多一點快樂!」

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講論《三國》而成為學術明星的易中天教授,是首次來香港,著有《品三國》的易中天教授怎樣「品香港」呢?港澳碼頭一位員工感動了他,易中天教授讚揚香港人「打好每份工」的精神應在全國推廣。

八十年代在香港出版《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旅居海外數十年、現任教台灣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的孫隆基教授就說,每次來香港都要去吃燒臘,孫隆基教授讚揚香港人的工作效率。孫隆基教授指出香港的城市經驗和大眾文化超前。

八十年代曾旅居香港的新加坡名作家英培安說,喜歡香港的特色的二樓書店,他受啟發回星加坡開了書店。

台灣中青年小說家駱以軍認為中國新小說的美麗已蓋過五四時期。

在香港土生土長寫本土故事的全職小說家董啟章說:「香港很大的優點是多元化、多樣化,開放包容,是我們值得驕傲的。」

出身台灣名門、現居香港的金融專家鄭丰女士(原名陳宇慧),九年間寫成共八十萬字的長篇武俠小說《天觀雙俠》(香港版書名《多情浪子癡情俠》) ,網上點擊率四百萬人次,07年中在兩岸三地出版。

莫言:寫自己最熟悉親切的生活
半生心繫紅高粱農村的國內殿堂級小說家莫言先生說:「文學 創作要 寫到讀者心裏去,寫自己最想說,最熟悉親切的生活,自己感動的才能感動讀者。」
台上主持人問及對香港的印象,莫言先生笑道:「香港是美食天堂,在吃的方面符合我的要求,香港現時已是非常民主的地方了,經濟方面,香港是國際貿易口岸,此外,香港的流行歌曲和武俠小說在八十年代都對我們產生過莫大影響。」莫言也是本港著名武俠小說作家金庸的讀者,「我在一星期內讀遍了金庸先生的著作,我是他的真正讀者。」莫言說道。

被問及會否以香港為背景寫小說故事,莫言說他自己以農村生活為創作題材,像香港、台北、巴黎這些城市不會直接寫,但可能會移植感受,例如也許會把在香港街頭的感受寫在小說中。


莫言先生原名管謨業,1955年生於山東高密縣,出身農民家庭,小學未畢業便輟學。1976年入伍,80年開始創作,1984年考進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86年畢業);1991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班。86年出版的長篇小說《紅高粱家族》,被繙譯成約18種語文行銷世界,更由張藝謀拍成電影《紅高粱》。莫言小說作品包括《紅高粱家族》(1986)等。

于丹:喜歡香港多元化生機蓬勃

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解讀《論語》及《莊子》、有「國學超女」之稱的于丹教授說,「我們談談香港吧!我到一個地方的標準是看玩!『玩』也是莊子的態度,深刻的投入去玩。我喜歡香港,十多年前(1996年)為中央電視台專題片《香港滄桑》撰稿,在香港生活了近半年,很喜歡香港這個『動感之都』,香港多元化——包容,融合,充滿蓬勃活力,生生不息;要了解一個地方要走遍大街小巷,我在顧客擠擁的許留山甜品店,看大家其樂融融,好玩;香港城市景觀多元,有都市樓房,人與海天的融合,海天氣息一直存在,凌晨一兩點鐘,我仍看到藍天白雲,令我深深觸動,又例如在會展中心望見波光粼粼遼闊張揚的海景,——這就是香港!」

公屋露台上開滿鮮花/生機迸發


于丹教授說她參加香港書展舉辦的「閱讀香港:地標之旅」實地考察外展活動,看見居住環境擠擁的公屋露台上開滿鮮花,熱帶植物,毫不掩飾的生機迸發出來,感到生氣蓬勃,「這就是快樂!這就是我熱愛香港的理由!

于丹女士現任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助理、影視傳媒系主任,她的著作《于丹〈論語〉心得》(2006)和《于丹〈莊子〉心得》(2007)均為全國暢銷書。

易中天品香港/港澳碼頭一位員工感動了易中天


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講論《三國》而成為學術明星、著有《品三國》等暢銷書的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易中天教授說:「我是第一次來香港,有兩個任務,除了應邀參加書展講座之外,還為中央電視台慰問駐港解放軍部隊;訪港期間去了一次澳門,我在港澳碼頭忽然對香港有了感覺!」事緣易中天教授本來預購了早上十時的船票,但當天早上九時就到了碼頭,一位船公司員工熱心地帶領他們去另一閘口坐早上九時開出那一班船,「他的服務太好了!我確是非常感激!」那位船公司職員說:「我不把你們送上船,我就沒這份工了!」這句像特首曾蔭權競選口號「做好這份工!」的話,讓易中天教授很受感動。


易中天:香港人「打好每份工」的精神應在全國推廣


易中天教授說這事令他想起自己在一年前上中央台「百家講壇」節目時說過:「我沒甚麼遠大理想,只是要做好這個節目!」「香港人的心態非常實在、務實,假如世人都像這位船公司職員,做好自己的本份,每人擔當自己的職責崗位,天下就太平了!這就是和諧社會。香港人「打好每份工」的精神,應在全中國推廣!」易中天教授說道。

孫隆基:香港的城市經驗和大眾文化超前


八十年代初在香港出版《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旅居海外數十年、現任教台灣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的孫隆基教授就說,每次來香港都要去吃燒臘,孫隆基教授讚揚香港人的工作效率。孫隆基教授說香港的城市經驗和大眾文化超前。

孫隆基教授祖籍浙江,1945年生於重慶,在香港成長、17歲赴台灣升學,後赴美國深造,獲史丹福大學東亞史博士學位,旅居美國34年,曾在美加多所大學任教。現任台灣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教授。

孫隆基教授說香港位處中國邊緣,沒有直接捲入中國的歷史長流,沒完全重疊,而是接觸外面的世界,融匯於中國文化大傳統,香港的城市經驗和大眾文化超前,香港的武俠小說已成國際語言。

英培安:喜歡香港特色的二樓書店


八十年代曾旅居香港寫作的新加坡名作家英培安先生說:「我喜歡香港,香港有很多選擇,有很多文藝活動,我八十年代來香港租地方住下來寫作,住在屯門,租金較便宜。他說,二樓書店是香港的特色;他受啟發,當年回星加坡開了華文書店「草根書室」。(英培安近作有小說《我與我自己的二三事》)。

駱以軍:兩岸三地創作美麗的中國新小說


台灣中青年小說家駱以軍先生說:今年是香港回歸十週年,也是台灣解嚴二十年,我們早年在台灣要「偷看」中國大陸作家的書,而那時香港女作家西西為台灣洪範書店編了一套中國大陸八十年代小說選(1988年)出版,書名就是以莫言先生的一個中篇小說〈爆炸〉為名,書中選錄的包括王安憶、韓少功、李銳、余華等內地名作家的作品。從中可見中國新小說的美麗已蓋過五四時期。駱以軍說香港的文學作品也很重要,例如兩位小說女作家「雙碧」李碧華和黃碧雲。

鄭丰少年起熱愛金庸的武俠小說


出身台灣名門的武俠小說文壇新星鄭丰女士(原名 陳宇慧),居港寫成共八十萬字的長篇武俠小說《天觀雙俠》,香港版書名《多情浪子癡情俠》,網上點擊率近四百萬人次,07年中在兩岸三地出版。

鄭丰女士在講座中說,她少年起熱愛金庸的武俠小說, 是受父親陳履安影響。「我在台灣長大。父親非常喜歡看 金庸的武俠小說,也叫我們看。我非常喜歡看,小學已讀完金庸先生的書。我喜歡看,也喜歡寫。」


鄭丰1995年來香港任職金融界工作,在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學以致用。
她說:「我在香港住了十二年。我跟香港有緣份,我的外公外婆是香港人。
「八十年代我初來香港時感覺:高樓大廈真高!那時灣仔合和中心是香港最高的建築物,似是外星球才有的。我現在已是香港永久居民。香港是我長期居留的家。」

董啟章:香港的優點是多元化開放包容

香港小說家董啟章說:「香港很大的優點是多元化、多樣化,開放包容,是我們值得驕傲的。可惜香港報章現在已很少文藝副刊。在城市經濟發展下,多元化生活層面空間受影響,未來令人擔憂。
現年40歲的董啟章是在香港土生土長,寫本土故事的全職小說家,董啟章的作品包括長篇小說《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和《時間繁史‧啞瓷之光》等。

于丹教授:「生命就在你的手中!」
于丹教授說:老莊哲學肯定是順應狀態(不作矯情修正),無為而無不為,香港的文化多元共生,生氣蓬勃。她闡釋莊子精神的啟發:人活在當下,「生有源,知無涯」。人人都有自己的壓力和難題,宜以從容安詳的心面對生命,知道永遠都有未來!人的心態可以改變自己與世界的關係,「生命就在你的手中!」她說。

鄭丰在講座說,希望香港能有更好的閱讀風氣,對香港社會的發展會有好影響。

新加坡作家英培安說:給舊東西空間,保持人民需要的,現代社會太商品化,尚幸還有很多人在堅持!

董啟章也說:保留舊的城市記憶,有助於對歷史整體認識,知道往下該往哪裏走!

莫言建議香港建立武俠小說博物館


喜歡看武俠小說的莫言先生建議香港建立武俠小說博物館,展出有關武俠小說的作品,會非常有意義,因為武俠小說是世界獨有。
孫隆基教授也認同說,武俠小說瘋魔全港。
孫隆基教授指出香港還有未開發的潛能。

于丹教授:「多一點優閒,多一點快樂!」

于丹教授說:每人在社會生活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不希望被物質世界吞噬;理想主義者的堅持會多一些,妥協少一些。都市人生活中功利心過重,缺乏生命優閒時光,應給自己多一些優閒。心如止水才能照見世界。留一點空間、時間,有餘閒享受,不然會忘了為何而出發。「多一點優閒,多一點快樂!」于丹教授說道。

談及閱讀的態度,于丹教授說:讀懂多少融進自己的生命才重要。「皓首窮經」的方式是不值得鼓勵,否則是生命最大的悲哀,要讀到最後還有自己!

董啟章:香港有文學土壤


談及香港有沒有文學土壤的問題,董啟章答道,香港是有文學土壤的。從劉以鬯先生到西西和我們新一代作家。

海內外殿堂級和新生代名作家雲集香港書展

貿發局香港書展07年第三度與亞洲週刊合作舉辦名作家講座系列:邀請了龍應台易中天于丹莫言倪匡鄭丰春樹張悅然梁靖芬胡淑雯董啟章駱以軍謝曉虹英培安孫隆基等來自內地、台灣、香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五地的殿堂級和新生代名作家在書展開講。

「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http://hklit2007.blogspot.com
(撰文:林翠芬)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香港藝術發展局意見。

2007年9月14日星期五

鐵凝、張曉風、周密密07年7月21日出席香港書展「兩岸三地閱讀文化座談會」

香港書展2007「兩岸三地閱讀文化」座談會7月21日中午在會展舉行,由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組主席寒山碧先生(左一)主持,講者嘉賓包括: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女士(左二)、台灣名作家張曉風教授(左三)、香港女作家周密密女士(左四) ,旁為擔任回應嘉賓的本港兩位年青作家:小說家謝曉虹和詩人廖偉棠。(林翠芬攝 )

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台灣名作家張曉風、香港名作家周密密07年7月21日出席
香港書展兩岸三地閱讀文化座談會

撰文及攝影:林翠芬

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與香港貿易發展局合辦的香港書展2007-「兩岸三地閱讀文化」座談會,7月21日中午在會展舉行,講者嘉賓包括: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女士以「閱讀的重量」為題演講、台灣名作家張曉風教授講題為:「讓人民來服事人民」、香港名作家周密密女士講題為「香港的社會關懷與閱讀潮流」。座談會由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組主席寒山碧先生主持。

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組主席寒山碧先生介紹講者嘉賓之一的新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女士時,引述鐵凝女士說她現在的本份還是作家,令人欣慰。寒山碧先生介紹鐵凝女士少年時曾上山下鄉,十八歲開始寫作,至今創作小說散文共約四百萬字,去年當選中國作協主席之前曾任河北省作協主席。寒山碧先生又說,這次鐵凝女士在香港回歸祖國十週年之際訪港,而同一期間本來有韓國方面的邀請,但她看重的還是文化,為她鼓掌。此外,寒山碧先生對剛新婚數月的鐵凝女士衷心祝賀,祝福她婚姻幸福,白頭到老。寒山碧先生引述國內著名詩人流沙河的詩作:「梅花笑得最晚也笑得最美。」,作為對晚婚的現代女性的鼓勵。

鐵凝:香港市民閱讀熱情讓人喜悅
鐵凝女士以「閱讀的重量」為題演講。鐵凝女士說在香港書展所見的盛況,對香港市民的閱讀熱情感到喜悅高興。出身知識份子家庭的她自少喜歡閱讀和寫日記。鐵凝女士談到自己在六、七十年代文革中的青少年時代深受影響的兩本中外名著是《約翰·克里斯朵夫》和《聊齋志異》。
鐵凝女士指出,國內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之初出現群體閱讀興奮的潮流,是人民受壓抑太久,藉閱讀宣洩情感,期以知識充實自己,開卷有益,改變命運。八十年代中國內地作家在讀者心中享有過高的特殊地位,然而令人懷念的是當時社會對閱讀的誠懇和鄭重,還帶有一點天真與激情。

多元並存的文化生態
時至新世紀的今天,現今內地文壇,小說反而不那麼熱,內地閱讀市場銷售量高的是生活實用書。關於文學邊緣化的問題,鐵凝女士指出,九十年代市場經濟大潮下,作家地位降低,加上網絡和影視媒体,多元並存的文化生態,鐵凝女士認為,文學滋養靈魂是一輩子的事,作為寫作人, 需要 有足夠優秀的作品與讀者分享,才不會被讀者冷落。


鐵凝:中國當代文學還會有黃金時代

鐵凝女士引述廣告詞:「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她相信 中國當代文學還會有黃金時代,如張悅然、春樹,新血補充,文壇有生機和希望,而七八十年代改革開放時期文學創作成熟的 實力 派作家,至今不沉默也不寂寞,堅持文學創作的精神高度。

張曉風:台灣民間力量弘揚傳統文化

台灣名作家張曉風教授講題為:「讓人民來服事人民」,張曉風教授解釋她的演講題目是源自《聖經》,原意指「按上帝旨意服侍那一代人」,張曉風教授說,而作家的作品留傳下來可以「服侍」好多代人。
張曉風教授:「就有如春秋戰國時代,周天子力量式微,發展出學術自由市場,孔孟老莊韓非子,諸子百家走出來,在各地游走演講,(孔子的演講活動很密集),就像我今天這樣。」
張曉風教授指出,多少年來人類累積的閱讀尊嚴,在二十世紀漸趨式微,
現時閱讀在全世界都漸趨衰微,處於弱勢時代,人們不再把閱讀當作生活的享受,要想辦法彌補這缺憾,
張曉風教授:「現在台灣當局漠視傳統文化,我們文人要聚集力量,讓文化、文藝生存下來。
「台灣的文化出版業二十年前曾非常發達,有出版家擁有上億元台幣資產。
現在台北的文化市場萎縮,一年仍有出版四萬多種書籍,但文學作品已不太多。
張曉風教授在會上播放圖片縷述台灣民間一些仍熱心堅持弘揚傳統文化的機構和人士,例如初級中學舉辦暑假文藝營、設立專門教室講堂上國文課,舉辦國學講座,文學課程,出版社舉辦沙龍聚會,此外還有不少有心人投入讀書社區服務,例如一位老師在家中頂樓辦閱讀所。家長帶小孩子來上課。
張曉風教授:儘管整個文學環境不太好,很多有心人以不同形式挽救文化低潮,很多社會有心人起來盡量挽救文化低潮形勢。民間自己的力量做事情

希望閱讀空間會壯大起來

台灣文化界有心人成立了「挽救國文聯盟」,由著名詩人學者余光中教授任正召集人,張曉風教授是副召集人,與台灣教育部唱反調,希望呼籲台灣社會加強國文教育。

張曉風教授說:「目前台灣很多作者自資出書。例如一位九十七歲的老先生仍在寫書和出書,一位十一歲的小女孩翻譯了一本美國童話已出版。

張曉風教授說:「所以我們還是老老實實寫我們的文學作品,展望文學未來還是樂觀的,我憑信念希望閱讀空間有一天會壯大起來。」

張曉風教授說:人民自己在社區做些事情,這在台灣是很可貴的現象。香港也可以試行在樓房空間做文化事業活動。

周密密講述香港的社會關懷與閱讀潮流

香港著名女作家周密密講題為「香港的社會關懷與閱讀潮流」。她講述香港反映社會關懷題材的閱讀潮流,例如《天水圍的十二師奶》、斌仔(鄧紹斌)的《我要安樂死》、以及刻劃中國知識份子命運的中國文學作品(章詒和女士的《往事並不如煙》(港版書名《最後的貴族》)、《伶人往事》等,和胡發雲的《如焉》、邵燕祥寫反右經歷長達四十萬字的《別了,毛澤東》等;另一令人欣慰的現象是本土文學在發展,例如陳冠中寫香港成長的書也很暢銷;兒童文學方面,黃虹堅女士的《十三歲的深秋》在台灣獲獎後回流香港出版,很受歡迎;此外還有一些以生活環保為題材的書、如梁科慶的科幻作品等。

本港兩位年青作家回應。小說家謝曉虹說關心文學的人士也應關心社會上的其他事情。網絡是自由的平民化空間,每人都可以發言。詩人廖偉棠也說,網絡打破地域和階層的界限,他在山西大同的網吧也見到有讀者在網上看小說。大陸有很多原創文學網站,台灣也有不少文學網站,香港就比較少。

兩岸三地殿堂級與新生代作家雲集香港書展

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的第十八屆香港書展於七月十八至二十四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來自兩岸三地、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的華文作家,殿堂級與新生代的作家雲集香港書展, 應邀在「名作家系列講座」中與讀者會面,包括:龍應台倪匡鄭丰張悅然春樹梁靖芬胡淑雯董啟章駱以軍于丹莫言易中天謝曉虹英培安孫隆基 ; 大會亦與香港電台「太陽計劃2007」合辦太陽閱讀Teen活動,邀請金庸(查良鏞)先生及倪匡先生向年青人分享寫作經驗及心路歷程。此外還有倪匡和詹宏志對談推理小說。

鐵凝女士簡歷
鐵凝女士,著名小說家,1957年生於北京,祖籍河北。曾任河北省作家協會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2006年當選新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1975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主要著作包括有長篇小說《玫瑰門》、《大浴女》、《笨花》;中、短篇小說《哦,香雪》、《第十二夜》、《沒有鈕扣的紅襯衫》、《對面》、《永遠有多遠》,以及散文、隨筆等400餘萬字,結集出版小說、散文集50餘種。1996年出版5卷本《鐵凝文集》,2007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9卷本《鐵凝作品系列》;作品曾6次獲包括魯迅文學獎在內的國家級文學獎;亦有電影《哦,香雪》獲第4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大獎;部份作品已譯成英、德、法、日、韓、西班牙、丹麥、挪威等多國文字。
張曉風教授簡歷
張曉風教授,台灣著名散文女作家,筆名曉風、桑科、可叵。祖籍江蘇,畢業於東吳大學中文系;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年其作品被列入《臺灣十大散文家選集》;曾任教東吳大學、香港浸會學院,陽明醫學院專任教授;曾獲吳三連、中山文藝獎、國家文藝獎,曾當選十大傑出女青年;寫作風格以散文創作為主,她篤信宗教,創作包括小說、散文及戲劇叢書三、四十種,且曾一版再版,並譯成各種文字;著有散文集《星星都已經到齊了》、《從你美麗的流域》等,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散文卷、《小說教室》等。

周密密女士簡歷
周密密,又名周蜜蜜,香港著名女作家,曾任電台、電視編劇、主編,報刊、雜誌執行總編輯、出版社副總編輯。1980年開始業餘寫作,多次獲青年文學獎、市政局中文文學創作獎,作品在海內外發表,至今已出版60多本著作及多部兒童電視劇、電視節目。1991年以《兒童院的孩子》一書獲香港第一屆中文文學創作獎雙年獎;2002年以童話《跳跳和妙妙》獲中國第二屆張天翼童話獎;2003年以短篇小說集《蜜蜜小說選》獲中華文化盃優秀小說獎;2004年以科幻小說《尋龍探險記》獲中國冰心兒童圖書獎。

謝曉虹女士簡歷

香港女作家謝曉虹:香港《字花》雜誌編輯,小說《旅行之家》曾獲第十五屆《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首獎,《理髮》獲第一屆大學文學獎小說組冠軍,《牀》獲2004年度中文文學創作獎小說組冠軍,2003年出版小說作品集《好黑》,2005年獲第八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

廖偉棠先生簡歷

廖偉棠先生,香港作家、詩人、攝影師、自由撰稿人。曾任書店店長及雜誌編輯,現為《看‧影像誌》主編;1991年開始詩歌寫作,其後涉獵散文、小說、戲劇、評論等範疇;曾獲香港青年文學獎、香港中文文學獎、台灣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創世紀詩刊50周年詩歌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花蹤世界華文小說獎等獎項。

「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http://hklit2007.blogspot.com
(撰文:林翠芬)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香港藝術發展局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