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31日星期一

金庸先生(查良鏞教授)2007年11月15日在香港中文大學主講「中國歷史的大勢」

查良鏞教授(金庸先生)07年11月15日在香港中文大學主講「中國歷史的大勢」講座。 (照片由香港中文大學提供)


本港著名文學家、學者查良鏞教授(金庸先生)07年11月15日在香港中文大學主講「中國歷史的大勢」講座,並膺任中文大學文學院榮譽教授 ,圖為當日典禮上,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教授(左)致贈榮譽教授證書予查良鏞教授。(照片由香港中文大學提供)


左起:中大東亞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李歐梵教授、中大校長劉遵義教授、查良鏞教授、中大文學院院長李熾昌教授 ,07年11月15日在中大合影。(照片由香港中文大學提供)



查良鏞教授(金庸先生)07年11月15日在香港中文大學主講「中國歷史的大勢」講座。(照片由香港中文大學提供)

金庸先生(查良鏞教授)07年11月15日在香港中文大學主講「中國歷史的大勢」

撰文:林翠芬 (照片由香港中文大學提供 , 謹此致謝﹗)

本港著名武俠小說文學家、歷史學者查良鏞教授(金庸先生)於07年11月15日在香港中文大學以「中國歷史的大勢」為題主持學術講座,並由中大校長劉遵義教授於典禮上頒贈中大文學院榮譽教授銜。查良鏞教授在講座中分享研究中國歷史的心得,分析歷代的民族融合與國家發展的關係,強調民族融合、和平發展以促進國家繁榮的重要。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教授說:我讀中學時也是金庸小說迷。

主持講座的中文大學東亞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李歐梵教授說:查先生的小說通俗而典雅,海外華人都是看查先生的書長大的。

查先生在講座中引述了我國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教授的觀點。

另外,查先生說,中國人人際關係互相調和親善,和諧的生活方式,適合於現今世界社會發展。查先生引述英國名學者湯恩比教授說中國的和諧哲學是世界發展/人類和平的出路。

查先生答道他近年到劍橋求學讀書,也曾克服了很多困難,例如校方要求證明自己可以讀古文,他們都一一滿意了。


學術研究重創見


查先生:學術研究要求一定要有新的創見,要言之成理/講得有道理。

勉勵年青人要像郭靖克服困難

查先生在講座中強調如有困難,不要屈服,不要放棄,要像郭靖那樣,本來打不過人,拚命去學,學好武功就可得勝。有困難一定要克服。
查先生勉勵同學讀書做學問,各種都要學一點,多一點來源,就可以集大成。

相信作品修改後會比較好

被問及修改作品的反應不一。查先生答道:自己覺得文章寫得不好就應該修改,改多幾次自然會好,我相信修改後會比較好;至於讀者的意見如認為是對的會接納,加以修改,如認為不對,就不去理會、不去管。

胸襟寬大/調解衝突

被問及民族融和與外國外族侵略的問題,查先生答道:要視當時情況而決定。
如在郭靖那個時代,對於外國人侵略,應該反抗,是合理的。如在現代,種族衝突,不和,就宜加以調解,解決問題。胸襟應該比較寬大,對全世界公民一視同仁、親和,不要分國族,不要種族歧視。

查良鏞教授07年11月15日在中文大學的講座吸引五百位嘉賓出席,包括政商界及學界人士、中大師生、校友及中學生等。中文大學並特別安排講座直播至本港多所大學、中文大學東華社區書院以及香港教育城網站等。講座由中文大學東亞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李歐梵教授主持答問環節。

讀者可瀏覧中文大學網站http://www.cuhk.edu.hk/cpr/louischa/ ,重溫金庸先生主講「中國歷史的大勢」的講座內容。

83高齡赴笈劍橋攻讀博士學位

查良鏞教授以八十高齡赴笈英國劍橋大學深造,從事中國歷史的學術研究。83歲的查良鏞教授07年5月於英國劍橋大學獲碩士學位,並將繼續攻讀博士學位。查先生現任英國牛津大學漢學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以及香港明河集團有限公司主席。

明河社出版《金庸散文》集

金庸先生2007年7月由明河社出版了散文集《金庸散文》,書中輯錄金庸先生共五十餘篇文章,其中包括一篇題為〈月雲〉的自傳體散文(原載於2000年1月上海《收穫》雜誌);月雲是查先生童年家中與他年紀相若的小丫鬟,查先生透過寫自己童年憶記而側寫大時代亂世中生離死別的家國之情,很令人感動。此外,《金庸散文》書中文章是查先生於1955年到七十年代中在香港《大公報》和《明報月刊》上發表,讀者可一睹查先生年輕時對文藝的觀點。

金庸先生/查良鏞教授簡歷

查良鏞教授筆名金庸,浙江海寧人,生於1924年。本港名報人、著名的文學家和學者;在新聞事業、政治評論、文學創作及文化交流的貢獻,廣受海內外推崇。

金庸先生著述甚豐,撰寫了十五部武俠小說,包括:《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雪山飛狐》、《飛狐外傳》、《倚天屠龍記》、《連城訣》、《天龍八部》、《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越女劍》。

「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http://hklit2007.blogspot.com
(撰文:林翠芬)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香港藝術發展局意見。

金庸先生07年7月21日出席香港書展RTHK太陽閱讀Teen——金庸英雄聚會

金庸先生07年7月21日出席香港書展演講——貿發局及香港電台RTHK「太陽計劃2007」合辦之太陽閱讀Teen「金庸英雄聚會」活動。(林翠芬攝)

金庸先生07年7月21日出席香港書展RTHK太陽閱讀Teen——金庸英雄聚會

撰文及攝影:林翠芬

金庸先生於07年7月21日出席香港書展演講——貿發局及香港電台RTHK「太陽計劃2007」合辦之太陽閱讀Teen「金庸英雄聚會」活動,向年青人分享寫作經驗及心路歷程。金庸先生說,他一生喜愛閱讀。他說自己寫作小說所需的很多知識都是從書上看來。金庸先生說他把讀者當作好朋友,「希望大家當我是好朋友,我就非常滿意。」金庸先生說:「希望一、二百年後還有人喜歡看我的小說,記得我是小說家。」

本港著名武俠小說文學家金庸先生(查良鏞教授)07年7月21日出席書展貿發局與香港電台RTHK「太陽計劃2007」合辦之太陽閱讀Teen「金庸英雄聚會」活動,向年青人分享寫作經驗及心路歷程。

金庸先生說,他從小看武俠小說,至今八十多歲,一生喜愛閱讀。他說自己寫作小說所需的很多知識都是從書上看來。例如太極是從書上參考,而「降龍十八掌」是他自己想出來。

被問到如果現在寫武俠小說,情懷是否不同,金庸答道,假如現在寫,文筆會好些,但所寫的故事就沒那麼浪漫。寫男女之情沒那麼深厚!

被問及如在《鹿鼎記》韋小寶七個妻子中只選一個會揀誰?
金庸先生答道:「我不是韋小寶,我只有一個太太,假如只揀一個會揀雙兒,因為她是真心對他。」他說自己寫時對雙兒這個角色也有些偏愛。」

被問及希望自己在文壇上的地位,金庸先生說:「希望一、二百年後還有人喜歡看我的小說,記得我是小說家。」

金庸先生又說把讀者當作好朋友,「希望大家當我是好朋友,我就非常滿意。」

被問及對《哈里波特》的看法?金庸答道:「我喜歡看,每部都有看。」

被問及另一位武俠小說名作家梁羽生,金庸先生說,他與梁羽生先生是當年《大公報》同事,「我們(與梁羽生先生)在同一辦公室,工餘常一起下圍棋,是很好的朋友,他買宵夜也會請我吃,他的人忠厚老實。較早時回港時曾一度中風入院,我也有去醫院探望他,他現已回澳洲。」

被問及二者(與梁羽生先生)作品比較,金庸先生答道:「我的小說比較浪漫,幻想較多,梁羽生寫得規矩,各有自己的風格。」

對於倪匡先生在書展講座中說他當年在金庸先生去旅行時為替稿寫《天龍八部》,寫阿紫盲了眼,一位女讀者問金庸先生假如是他自己寫會如何處理這段情節,金庸先生說:「……就算她沒有盲,最終也是跳下崖去。」

07香港書展——海內外殿堂級新生代名作家雲集

貿發局07年7月香港書展第三度與亞洲週刊合作舉辦名作家講座系列:邀請了海內外殿堂級新生代名作家包括:龍應台教授、易中天教授、于丹教授、莫言先生、倪匡先生、鄭丰女士、春樹張悅然梁靖芬胡淑雯董啟章先生、駱以軍先生、謝曉虹英培安先生及孫隆基教授等,來自內地、台灣、香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五地的殿堂級和新生代名作家,在07書展開講。07書展大會亦與香港電台「太陽計劃2007」合辦太陽閱讀Teen活動,邀請查良鏞先生及倪匡先生向年青人分享他們的寫作經驗及心路歷程。大會又與明報世紀版合作,邀請了倪匡先生和詹宏志先生對談推理小說。

(2007香港書展多項名作家講座活動的錄影片段,貿發局已上載香港書展網頁,讀者可登入貿發局香港書展網頁重溫作家風采。)
貿發局香港書展網頁 2007香港書展名作家講座錄影片段 : hkbookfair.com/seminars


「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http://hklit2007.blogspot.com(撰文:林翠芬)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香港藝術發展局意見。

金庸先生07年6月5日在香港大學主講「中國歷史的發展」

查良鏞教授(金庸先生)(右二)2007年6月 5日在香港大學講述「中國歷史的發展」,與香港大學副校長李焯芬教授(中)、對談嘉賓:聯合出版(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陳萬雄博士(左二),和主持講座的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主任單周堯教授(右一)、及學者黎活仁教授(左一)合影。(林翠芬攝)

查良鏞教授(金庸先生)(中)2007年6月 5日在香港大學講述「中國歷史的發展」,與對談嘉賓:聯合出版(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陳萬雄博士(右),和主持講座的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主任單周堯教授(左)合影。(林翠芬攝)

金庸先生07年6月5日在香港大學主講「中國歷史的發展」

撰文及攝影:林翠芬

本港著名文學家查良鏞教授於○七年六月五日下午在香港大學以「中國歷史的發展」為題演講,闡述民族融合與國家興盛的關係。這是查良鏞先生以歷史學者身份在香港以中國歷史為題作學術演講,講座由聯合出版(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陳萬雄博士擔任對談嘉賓。
是次「陳漢賢學術講座」由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主辦,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協辦,並獲陳漢賢伉儷基金及港大人文基金贊助,是港大中文學院為慶祝成立八十周年舉辦。當日主禮嘉賓港大副校長李焯芬教授致歡迎辭。講座由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主任單周堯教授主持。

查良鏞教授演講綱要如下:「中國歷史以『融合』為主,每有一次融合,即有歷史的一次大興盛。上古時,夏與東夷聯盟、商與北狄、周與西戎、秦漢與南方少數民族之融合,匯成漢朝之大興盛。晉朝五胡亂華,其實是少數民族融入華夏,遂有隋唐之興盛。此後元、清兩代擴充版圖,並非階級鬥爭促成民族之發展。」
查教授:推荐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教授著作
查教授在講座中引述和推荐我國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教授的《中國文明起源新探》(1997.商務)和郭大順先生的《追尋五帝》(商務2000)。這兩本重要考古學書籍都是商務出版的。
查教授讚許陳萬雄博士出版了很多有價值的有關中國歷史文化的圖書,陳萬雄博士跑遍大江南北,甚至去過很多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策劃出版過重要的歷史課題,查先生說很羡慕陳萬雄博士的經歷。
幾千年民族衝突融合是中國歷史發展總趨勢
查教授在講座中指出,中國幾千年來民族衝突融合,是中國歷史發展的總趨勢。長城是中國重要的標誌,在中國傳統歷史觀念,漢人的發展是在長城以內;但根據解放後考古學最新觀念的了解,則與以前甚至與二十年代初民國時期的有相當不同。過往,漢人聚居的地方,總認為中國文明發展的地方,一則是在黃河沿岸流域;但據出土文物充份證據顯示,蘇先生與郭先生等考古學專家發現,中華文明起源的真正發展是在長城以外,最早在紅山,遼寧西部遼河流域。紅山文化比中原文化發展還要早,紅山文化與陜西中原文化融合發展出中華民族文化。
查教授說,他個人想法,中國歷史上都經歷很多少數民族入主的朝代,漢人農業民族的生產比遊牧民族漁獵畜牧的經濟生產價值為高。漢族愛好和平,生產力強,文化發達,文學藝術發展得很好;草原遊牧民族擅騎射打仗,但經濟發展不如漢人;入主的少數民族向漢族學習語言文字、文化和制度, 受漢化。例如北魏孝文帝時代鮮卑人跟漢人接觸,學習漢人的制度和語文,最後全部漢化;他把首都從大同南遷往洛陽,目的就是全漢化。
「元代的蒙古人、清代的滿洲人,最後都為漢人同化;同化和融化的結果,中華民族愈來愈更強大。漢族與少數民族融合在一起,文化愈來愈發達。這是中華民族愈來愈強大的道理。」
查教授說,一部中國歷史,是漢族與少數民族在一起融和形成中華民族的歷史。山西南部汾河灣一帶,是龍山文化跟仰韶文化匯合的地方;神農氏炎帝向北發展,龍山文化(黃帝)向南發展,在張家口附近匯合,發生衝突,黃帝跟炎帝打仗,黃帝打贏,炎帝打敗,龍山文化向南發展,形成炎黃民族。
陳萬雄:多民族多元文化衝突融和的歷程
陳萬雄博士在講座中指出:「正如查先生說,中國的歷史發展大趨勢,是多民族、多元文化的衝突與融和的歷程。長期以來中原文化與經濟力量持續融和周邊少數民族,是一部中國歷史總趨勢,我很贊成這種宏觀的看法。這是中國歷史非常大的課題,值得重新思考。」
陳萬雄博士說:「我二十多年來因編輯工作,跑遍中國,深深體驗,也明白中國歷史發展是多元民族長期衝突融和,終於形成中華民族的過程。中國歷史幾千年來,不同時期不同形式,一直是向農業與草原文化的對立、衝突到融和的發展道路上推進,直到清朝才完成這過程,完成現在多民族國家的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空間。最後融成中華民族。 」
中國歷史發展的格局
陳萬雄博士形容:「中國歷史發展大趨勢的發展格局,中原的核心與周邊地域和少數民族融合,是一種環狀線的版圖擴展與文化融合趨勢,正如現代國內城市開發建設一環、二環、三環的開拓格局相似。中原文化經濟優勢融和周邊少數民族,不斷延伸,像漩渦,愈漩愈大。這是整個中國歷史發展的格局。」
陳萬雄博士指出:「中國在歷史上,很少向外侵略,只是被動的對抗、融合的多。他笑道:「所以不要打中國,否則最後只會被融進去!」
陳萬雄博士認為:「當前中國歷史教育和歷史知識的傳播,中國歷史發展的時空,應從960萬平方公里的空間、從幾千年時間多民族的衝突與融和,去重新認識中國歷史,重新編寫中國歷史;不要將中國局限於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漢民族朝代史。」
查教授:中國歷史發展是民族融和進步
查良鏞教授說:「中國歷史發展是民族融和進步。大漢和盛唐都是非常強大的朝代,民族融和,愈來愈發展,世界無敵。在漢朝,現時的越南都屬於中國。漢朝比較開明進步,重視地方官,權力較大。至宋朝,皇帝忌將軍兵權,令軍事力量轉差。我在《天龍八部》中寫遼國兵力強大,契丹是東方大國。元朝蒙古人版圖一度佔領現代俄羅斯莫斯科的地方,遠至西伯利亞都是蒙古人的地方。明太祖最專制、把宰相都取消。中國現時的大部份領土都是滿清時代完成開拓的。滿清的版圖比明朝大了一倍。
中國人有統一的文字,不同省份的人可以溝通交流。
中華民族歷史文明的起源
查教授在講座中指出,以往一般認為中國歷史真正有記載是公元前841年開始,但實際上中華民族的文化發展早得多。國務院曾組織結合了一批科學家、歷史考古學家、天文物理和化學家,一共二百多位,展開夏商周斷代工程;根據正式科學考察探測,考古證據推斷比較,二○○○年初步結論,一致同意,把夏朝的開始定在公元前2070年,商朝是公元前1600年開始建立,周朝是公元前1046年;把中國歷史文明起源提早至公元前2070年,即提早了一千二百二十九年。夏朝是中國進入文明時代最早的開始。中國歷史是全中華民族的歷史。
查教授引述蘇秉琦先生推測,中華民族的「華」字來自陜西華山,「華」字是「花」之意。考古學家在華山腳下發掘出很多器具上有玫瑰花花紋,中原花與龍的圖騰結合成為中華民族,龍的傳人(東方靠海,用龍做圖騰)。
查教授在講座中說,他想把對中國歷史考古新發現的意見寫成長文章;勾勒出中華民族是漢族與眾多的少數民族在一起融和的歷史。
另外,查先生說,他到劍橋唸書也經過很大困難——(例如要提供出生紙等證明文件。)

金庸先生/查良鏞教授簡歷
查良鏞教授筆名金庸,浙江海寧人,生於1924年;本港名報人、著名的文學家和學者;在文學創作、新聞事業、政治評論及文化交流的貢獻,廣受海內外推崇。查良鏞教授早期曾在上海《大公報》、香港《大公報》和《新晚報》先後任職記者、翻譯和編輯;五十年代下半葉至六十年代初,曾任香港長城電影公司的編劇和導演,創作了十餘部電影劇本,其中《絕代佳人》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優秀影片獎;此外,查教授早年還曾為報刊雜誌撰寫隨筆、散文、電影短評和戲劇評論。
查良鏞教授於1959年創辦了香港《明報》、《明報月刊》和《明報周刊》,並在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創辦了《新明日報》。自1959年至1993年,查教授擔任香港《明報》社長、董事長、名譽董事長,為《明報》撰寫社評二十餘年,出版有《香港的前途》等政論集。

文學創作方面,金庸先生著述甚豐,著作等身,撰寫了十五部武俠小說,包括:《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雪山飛狐》、《飛狐外傳》、《倚天屠龍記》、《連城訣》、《天龍八部》、《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越女劍》。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其中多部已譯成英文、日文、法文、意大利文、韓文、泰文、越文、馬來文及印尼文等在海外出版發行,被改編為電視連續劇、廣播劇和舞台劇在世界各地上演。

學術研究方面,查良鏞教授的研究涉及法律、歷史和佛學諸領域,曾發表多篇論文,如《色蘊論》、《袁崇煥評傳》、《成吉思汗及其家族》、《全真教考》等。
他在香港大學設立了「查良鏞學術基金」,並擔任主席,邀請各國學者定期舉行學術講座和研討會。

查良鏞教授(金庸先生)先後獲香港、內地及海外多所大學頒授榮譽學位,現任英國牛津大學漢學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文學院兼任教授、香港明河集團有限公司主席;2007年5月於英國劍橋大學獲碩士學位,將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陳萬雄博士簡歷
陳萬雄博士現任香港聯合出版集團副董事長兼總裁,自八十年代從事編輯出版工作,策劃主持出版多部中國歷史文化圖書,在推動兩岸三地出版及文化事業方面不遺餘力;學術研究方面,陳萬雄博士主攻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

陳萬雄博士是廣東東莞人,生於1949年;1973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1975年獲中大研究院哲學碩士,1980年修畢日本廣島大學博士課程,1989年獲香港大學博士學位;曾任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兼總編輯,現任香港聯合出版集團副董事長兼總裁。

學術研究方面,陳萬雄博士主攻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主要著作有:《新文化運動前的陳獨秀》(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9年)、《五四新文化的源流》(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2年)、《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歷史與文化穿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陳萬雄博士自八十年代從事編輯出版工作以來,策劃主持出版多部中國歷史文化圖書,包括:《國寶》、《紫禁城宮殿》、《中國服飾5000年》、《千年古都西安》及中國文明史系列;策劃多套大型出版項目,包括:《故宮全集》、《中國地域文化大系》、《中國本草圖錄》、《敦煌窟全集》等;陳萬雄博士近年領導的聯合電子出版有限公司(商務印書館附屬公司),是香港中文出版界率先成立的多媒體出版公司,從九十年代早期至今,已出版了多項著名電子出版物,包括《紫禁城CD-I》、《漢語大詞典》光盤、《香港郵票》光盤等,並贏取多個國際獎項。陳萬雄博士自九十年代中開拓推動數碼電子數據庫和出版。

陳萬雄博士熱心公共事務,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策略發展委員會經濟發展及與內地經濟合作委員會委員、康文署榮譽顧問(教育)、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諮詢委員會主席、嶺南大學中文系諮詢委員會主席等。

「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http://hklit2007.blogspot.com/
(撰文:林翠芬)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香港藝術發展局意見。

「閱讀張愛玲——三十事‧物‧情」——宋以朗博士07年11月5日在香港大學圖書館演講

張愛玲遺產監管人宋以朗博士07年11月5日晚上在香港大學圖書館以「閱讀張愛玲——三十事‧物‧情」為題演講。(林翠芬攝)
張愛玲遺產監管人宋以朗博士(中)07年11月5日晚上在香港大學圖書館以「閱讀張愛玲——三十事‧物‧情」為題演講後,與主持講座的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總監陳婉瑩教授(右)及香港大學圖書館館長彭仁賢博士(左)合影。(林翠芬攝)

宋以朗博士07年11月5日在香港大學圖書館講述「閱讀張愛玲——三十事‧物‧情」

撰文及攝影:林翠芬

張愛玲遺產監管人宋以朗博士是已故名學者、張愛玲生前知己宋淇鄺文美伉儷之公子,宋以朗先生於07年11月5日晚上在香港大學圖書館以「閱讀張愛玲——三十事‧物‧情」為題演講,圖文並茂縷述宋家現存之張愛玲遺物包括書信及手稿資料等,讓大眾讀者對張愛玲的生活軼事和親友情誼,增加一些感性了解。從那些往返書信中可看到張愛玲與宋淇鄺文美伉儷幾十年的難得情誼,「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毗鄰」,鄺文美女士更是張愛玲晚年傾訴心事的對象,彼此始終珍惜四十載深厚的感情,誠屬文壇佳話。

一代才女張愛玲與香港的淵源,除曾於1939-1941年在香港大學就讀外,並曾於1952-1955和1962年在香港工作。

張愛玲當年/五十年代初在香港美國新聞處工作時認識宋淇鄺文美伉儷,張愛玲當年客居宋家,當時宋以朗還是小孩子。

宋淇先生(林以亮)是著名翻譯家、《紅樓夢》英譯者之一,曾任電懋影業公司製片,宋淇夫人鄺文美女士亦曾在美國新聞處工作,並以筆名方馨翻譯文學作品。

宋以朗博士指出,張愛玲自1962年回港一行寫劇本後一直靜居美國,與宋淇鄺文美伉儷彼此沒有再見面,因為宋淇先生患病在身,宋太要照顧夫婿,都不可能出門。(而張愛玲晚年遺失了入籍紙,沒有護照不能旅行,直至九十年代中才補領。)

張愛玲1995年9月8日在洛杉磯家中辭世。

主持講座的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總監陳婉瑩教授表示,香港大學願意適當處理保管張張愛玲的遺物,作為研究檔案資料。

陳婉瑩教授說,根據香港大學文學院找出舊資料顯示,張愛玲半世紀前在香港大學文學院就讀(英文和歷史)時,成績優秀,有九十幾分以上。

陳婉瑩教授介紹,宋以朗博士(1949年-)本身是統計學專家,創立著名博客「東南西北」(zonaeuropa.com),翻譯有關中國發展的時事資料,促進外國傳媒對中國國情的認識。
香港大學公共文化計劃

該次講座是港大公共文化計劃之「城西書話」。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總監陳婉瑩教授說,香港大學公共文化計劃是提倡文化的公共化,將大眾文化與學苑文化連結,讓大眾資源也為大眾服務。

香港大學於2005年創立「港大人文基金」,推動文化藝術的教學及研究,「公共文化計劃」由港大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倡導,旨在建立一個開放的研究及教學平台,以大眾媒體和文化傳承為核心,鼓勵公眾對文化建構的參與,推動香港以至大中華地區的公共文化。

李安導演2007年的電影《色,戒》改編自張愛玲同名短篇小說,也有在香港大學陸佑堂及主樓課室取景,電影拍攝期間由港大職員、學生及校友協助安排場地及設施,更於電影中當臨時演員。

一代才女張愛玲生平(1920-1995)

張愛玲女士1920年9月30日生於上海,原名張瑛;1932-33年在上海聖瑪利亞校刊發表小說《不幸的她》及散文《遲暮》;1939年入讀香港大學文學院,一年級時曾以《我的天才夢》一文獲上海《西風》雜誌徵文獎;1941年香港淪陷,被逼輟學,1942年返回上海從事文學創作,在文壇嶄露鋒芒;1944年出版第一部短中篇小說集《傳奇》,同年1944年與胡蘭成結婚,1945出版第一部散文集《流言》,同年1945年編《傾城之戀》於上海演出; 1947年與胡蘭成離婚;1952年至1955年居港,在美國新聞處當翻譯,1954年出版長篇小說《赤地之戀》及《秧歌》中英文版;1955年離港赴美,期間替香港的電懋影業公司編寫劇本;1956與美國劇作家賴雅結婚, 1967年夫婿賴雅逝世;1969年出版長篇小說《半生緣》,同年1969年任職加州柏克萊大學中國研究中心,1973年定居洛杉磯;1976至94年先後出版多部作品,1995年9月8日於洛杉磯公寓辭世。

張愛玲作品:《傳奇》(短中篇小說集)、《流言》(散文集)、長篇小說《傾城之戀》、《赤地之戀》及《秧歌》中英文版、長篇小說《半生緣》、《怨女》;《張看》、《紅樓夢魘》、《海上花列傳》、《惘然記》、《餘韻》、《續集》、《愛默森選集》、《對照記》等。

「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http://hklit2007.blogspot.com/
(撰文:林翠芬)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香港藝術發展局意見。

香港大學07年10月中至11月初舉辦「張愛玲的香港傳奇」展覽和講座


香港大學07年10月中至11月初舉辦「張愛玲的香港傳奇」展覽及講座

撰文:林翠芬

電影《色戒》重掀城中一片張愛玲熱潮,張愛玲母校香港大學的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於07年10月中至11月初舉辦了「張愛玲的香港傳奇(1939--41)」公開展覽,並舉行了兩次關於張愛玲的講座,分別由現任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的著名作家學者龍應台教授10月22日解讀張愛玲寫戰火下港大學生情景的散文〈燼餘錄〉、和張愛玲遺產監管人宋以朗博士07年11月5日講述從遺物書信「閱讀張愛玲——三十事‧物‧情」。

「張愛玲的香港傳奇(1939--41)」公開展覽,於07年10月15日至11月5日在香港大學圖書館地下大堂舉行,展出張愛玲的珍貴手稿(包括張愛玲當年自己所寫〈談色戒〉之文章初稿原稿)、不同版本的著作、相片、個人證件,以及從未發表的個人筆記等;展覽後期並增添展藏,包括張愛玲以香港為背景而寫的英文小說、原版發表於美國雜誌的《五四遺事》英文小說,及一篇散文〈「嗄?」?〉 的中文手稿等。

主辦當局希望藉此展覽讓年青一代從張愛玲的香港經驗得到啟發,和傳承奮鬥精神。該展覽由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的「公共文化計劃」舉辦、並由《瞄》雜誌和港大人文基金贊助,公開予公眾人士參觀,反映熱烈,展覽期間共有八千人次參觀。

一代文壇才女張愛玲(1920-1995) ,於抗戰期間漫天烽火的1939年來港,入讀香港大學文學院,成績優異,但讀了兩年後,因1941年香港淪陷,被逼停學返回上海。而香港中西文化交匯的生活經歷和感悟,為她提供了創作泉源;張愛玲從香港回上海後幾年間,是她文學創作的黃金時期,發表了她一生中重要的作品如《傾城之戀》、《金鎖記》等;其中亦有頗多以香港為背景、載有香港風情的影子,是她寄寓香港兩載的見聞所思,分別收錄於《傳奇》中短篇小說集(載有十篇中短篇小說)、和《流言》散文集(載有廿九篇散文)。

(張愛玲在〈燼餘錄〉一文中曾寫道,戰時香港所見所聞,對她「有切身的、劇烈的影響」。)

「張愛玲的香港傳奇(1939--41)」展品包括張愛玲當年在港大的入學申請表、1944年一幀身穿清裝之照片、張愛玲所寫談《色戒》之文章原稿、美國移民綠咭、在美國的結婚證書、1992年3月12日入籍證、1995年死亡證;而張愛玲一生人留存的最後一幀照片,是九十年代中所拍攝,用於獲台灣《中國時報》頒發終身成就獎給她而寄出的一幀近照。

筆者參觀在香港大學圖書館展出的張愛玲展覽,看著在一個玻璃飾櫃內展放張愛玲由青年到老年的幾幀照片,以及移民美國綠咭、美國入籍證和死亡証,瞬間不禁感慨歲月無情和命運的無奈。

張愛玲在香港大學入學申請表所填寫的上海地址,在上海靜安寺附近常德路(赫德路),亦是張愛玲四十年代中期創作《傾城之戀》等小說所住之處。筆者想起九十年代初訪上海,曾由研究張愛玲作品的上海學者陳子善教授帶我去拍攝了張愛玲生前在上海的幾處住處建築物外景。(載於拙著《遍訪江山》(2004年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出版)。

「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http://hklit2007.blogspot.com
(撰文:林翠芬)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香港藝術發展局意見。


「 在 稿 紙 上 跳 格 子 ︰ 閱 讀 西 西 的 創 作 」-----香港中 央 圖 書 館 香 港 文 學 資 料 室 07年10月至12月舉辦 專 題 展覽

香 港 中 央 圖 書 館 八 樓 香 港 文 學 資 料 室2007年 10月至 12月 期間舉 辦了 名 為 「 在 稿 紙 上 跳 格 子 ︰ 閱 讀 西 西 的 創作 」 的專 題 展 覽。(照片由香港中央圖書館香港文學資料室提供)

香港中 央 圖 書 館 香 港 文 學 資 料 室 07年10月至12月舉辦「 在 稿 紙 上 跳 格 子 ︰ 閱 讀 西 西 的創 作 」 專 題 展覽

撰文:林翠芬 /(資料由香港中央圖書館香港文學資料室提供)

香 港 中 央 圖 書 館 八 樓 香 港 文 學 資 料 室 07年 10月至 12月 底 期間舉 辦了 名 為 「 在 稿 紙 上 跳 格 子 ︰ 閱 讀 西 西 的 創作 」 的專 題 展 覽 , 介 紹 本港 著名女 作 家 西 西 女士 的 文 學創 作 ︰ 小 說 、 散 文 及 新 詩 ;展 覽縷述西 西 女士獨 特的 文 學創 作風 格,敘述 手 法 細 膩;「開拓題材,洋溢童趣,記錄城市的變遷,有濃烈的本土意識。」

展覽內容說 ︰西 西 女士 「才華洋溢,筆耕不輟」;「實驗性強、技巧創新」;「虛構寓言,書寫城市」;「風格獨特,文字精煉」;「想像奇特,啟迪遐思」。

展 覽資 料說 ︰西西女士於1938年生於上海,1950年代隨家人移居香港,中學時代開始投稿,短篇小說《瑪利亞》於1965年獲《中國學生周報》徵文比賽小說組第一名;其後在葛亮洪教育學院畢業後,從事教學和文學創作,包括小說、散文、詩和翻譯;又曾編寫劇本《黛綠年華》、《窗》等;並曾任《中國學生周報》編輯、以及參與創辦文學刊物《大拇指》和《素葉文學》。

展 覽內容說 ︰西 西女士從事 文 學 創 作 四 十 餘 年 ,認為寫作也有如精心跳飛機遊戲。 西 西女士的文學作 品 包括︰《 我 城 》 、 《 像 我 這 樣 的 一 個 女子 》 、 《 白 髮 阿 娥 及 其 他 》 (2006年)、 《 花 木 欄 》 、 《 拼 圖 遊 戲 》、《我的喬治亞》等 。

展 覽的展 品 包 括︰ 西 西女士於 1966年最 早 出 版 的 中 篇 小 說 作 品 《 東 城 故 事 》 、1982 年2月 首 刊 〈 像 我 這 樣 的 一 個女 子 〉 的 《 素 葉 文 學 》 第 六 期 、 獲 台 灣 時 報 文 學 獎 的 小 說 作 品 《 手 卷 》 、 小 說 手 稿 〈 八 月 浮槎 〉 、 〈 夢 見 水 蛇 的 白 髮 阿 娥 〉 及 新 詩 手稿 〈 母 親 和 她 的 兒 孫 們 〉 , 以 及 由 本港 名畫 家 江 啟 明先生繪 贈 的 西 西 畫 像 。

展覽述 及西 西的 小 說 作 品 ︰《 我 城 》 、 〈 肥 土 鎮 的 故 事 〉 、 〈 浮 城 誌 異 〉 及 《 飛 氈 》 等 , 剖 析 西 西 的 創 作 風 格 及 她 在 作 品 中 書 寫 香 港 。

展覽由何福仁先生提供資料。何福仁先生並於2007年11月10日下午在香港中央圖書館主講關於西西的文學講座:「從北水開封到陳大文的秋天:重讀西西回歸前的短篇」。

講者何福仁先生認為:「西西的小說技巧多變,呈現敘事小說藝術的各種面貌,尤其是短篇小說,大多同時是緊貼著時事來寫。」

何福仁先生指出:「把西西的小說重新順序閱讀,既反映時局變化,又同時看到小說家從不同角度抒寫她的所見所思;變化是互動的,既是兩個不同空間、不同文化的對流,也是主體和客體的協商、對話。西西的那些短篇小說,其實可以讀成一個我城故事的長篇。」

何福仁先生是本港著名詩人、散文家及評論家;1997年畢業於香港大學,從事教育工作、文 學 創 作 及評論研究 ;曾主編《西西卷》(三聯書店1992年)、著作《時間的話題--對話集》(台北洪範/香港素葉)1995年獲第四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文學評論組推薦獎。

另外,本港女作家余非女士及陳潔儀教授07年10月27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主講:「漫步西西創作路:從西西的創作經驗看香港文學」。

又,(筆者按:國內著名小說家莫言先生07年8月29日在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小說的創作與欣賞」文學研討會中讚揚西西女士於八十年代選編大陸小說在台灣出版,功不可抹。莫言先生說:「八十年代香港女作家西西選編了幾部大陸小說作品在台灣洪範出版,對於大陸文學作品登陸台灣,西西功不可抹,作出了很大貢獻。」)

香港中央圖書館香港文學資料室定期舉辦專題展覽和文學專題講座,07年7月至 9月的專題展覽是介紹本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何紫先生;何紫先生(1938 -1991)的文學創作及致力於推動香港兒童文學的貢獻。

香港中央圖書館香港文學資料室07年4月至 6月舉辦了「梁羽生武俠小說簡介」專題展覽,介紹 本港著名 武俠小說作家梁羽生先生及小說作品;07年1月至3月舉辦了介紹本地文學評論的專題展覽;(可閱「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
http://hklit2007.blogspot.com 07年5月的報道 )。

「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http://hklit2007.blogspot.com
(撰文:林翠芬)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香港藝術發展局意見。



2007年12月29日星期六

記那個啟喚童心的晚上--劉夢溪陳祖芬伉儷07年12月1日出席香港作聯文學座談會

北京著名作家學者劉夢溪陳祖芬伉儷07年12月1日出席香港作聯文學座談會。(林翠芬攝)

北京名學者劉夢溪教授(右2)07年12月1日出席香港作聯文學座談會與名詩人鄭愁予教授伉儷(左2、右1)、和主持文學座談會的香港作聯執行會長潘耀明先生(左1)合影。(林翠芬攝)


記那個啟喚童心的晚上
--劉夢溪陳祖芬伉儷07年12月1日出席香港作聯文學座談會

撰文及攝影:林翠芬

童心,在這個功利主義社會中日形稀少,難得在這個晚上,北京著名報告文學作家陳祖芬女士在香港作聯文學座談會談童心,更引發座中多位作家學者也紛紛環繞童心發言,和朗誦詩作,大家以詩會友,真的多謝祖芬女士,為大家帶來這個童心的晚上!

香港作家聯會07年12月1日舉行歡迎北京著名作家學者劉夢溪陳祖芬伉儷訪港文學晚會,是香港作聯慶祝20週年系列活動之二。劉夢溪教授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中國文化雜誌》主編;陳祖芬女士現任北京文聯、北京作協副主席、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劉夢溪教授是研究《紅樓夢》的專家,訪港期間在香港城市大學主講了一次關於《紅樓夢》的文學講座。

陳祖芬:「我們需要重新啟動童心 」

北京著名報告文學作家陳祖芬女士07年12月1日在香港作聯文學晚會任主講嘉賓,她談到現今社會上被遺忘的童心,我們需要重新啟動童心;她指出,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天真也是財富;藝術家都有兒童的天真心態和表達方式;令人擔心我們的兒童也在早熟,希望重新啟動所有人的童心;童話,創造力,生機,人性回歸,天真予人快樂,有天真就有創造力,愛與快樂,文藝,童心,真善美,和諧社會,純真,所有生命尊嚴與快樂。

香港作家聯會創會會長曾敏之先生致歡迎辭說,香港作聯慶祝二十周年,得到各方的支持鼓勵,包括各領導單位對香港作聯的關懷和支持,感到非常榮幸和感謝。歡迎尊敬的劉夢溪陳祖芬伉儷南下來港參加香港作聯二十周年慶祝活動。劉夢溪教授是受人敬仰的學者,著作等身,對弘揚中華文化和對東西方文化交流以及學術交流,作出傑出貢獻。

主持文學座談會的香港作聯執行會長潘耀明先生介紹主講嘉賓陳祖芬女士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五度榮獲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已出版的文學作品廿多種。潘耀明先生說陳祖芬女士作品中有率真,以童真寫出作品,而且她的童真不只表現在文學創作上,也表現在她親手製作的娃娃中,還有連娃娃的衣服都是她自己親手縫製的。

鄭愁予教授朗誦兩首近作

名詩人鄭愁予教授祝願香港作聯愈來愈興旺,舉辦更多這類文化交流活動。(鄭愁予教授現任教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文科碩士課程,講授文藝創作專題研究。)

鄭愁予教授並即席朗誦他的兩首詩,是他的近作:〈雨說--為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而歌〉和〈納木錯與念青唐古拉〉。
鄭愁予教授的〈納木錯與念青唐古拉〉一詩文采盎然,很感人。

「……為著蒼生大愛 連峰的唐古拉瞬間頭白了」
「……納木錯 無心的一笑
我的魂魄竟為之攝去了……」(鄭愁予教授的〈納木錯與念青唐古拉〉)

講真話/用心創作

與會座中的另一位嘉賓: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文匯報》社長/兼董事長張國良先生發表講話,也強調「講真話」,「感到講真話非常重要,需要有很大勇氣。」

香港藝發局主席馬逢國先生說:寫作用心來寫,加上真誠,真善美。
馬逢國先生說香港藝術發展局致力推動藝術與文學工作,也就是希望堅持表達真善美的文藝作品。

全國人大代表、本港著名教育家、作家吳康民先生說,其實很多童話也是寫給成人看的。
吳康民先生說:「我自己喜歡文學和喜歡跟作家交朋友。童話是成年人寫,與社會現實意義有關係,因此也許成年人看童話會比小孩子看懂得更多。」

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副會長陳浩泉先生說,希望香港作聯與海外華文作家團體保持密切來往並予以支持。

曾敏之:「休云老去情懷減,十九童心似往年」

香港作聯創會會長曾敏之先生曾寫兩句詩:「休云老去情懷減,十九童心似往年。」
藝發局文學組主席寒山碧先生認為,傳記文學的內容必須是真實。
陳祖芬女士回應說,現時國內紀實文學也是不能虛構的。

美即是真,真即是美」

著名文學評論家璧華先生在會上發言時引用英國名詩人濟慈(Keats)的名句:「美即是真,真即是美。」優秀的文藝作品都是真善美。在現今社會都追求名利、功利主義,也需要講童真。

日本創價學會理事長李剛壽先生以一口流利的廣東話說,希望香港作聯發展愈來愈成功。

在會上發言的還有香港作聯永遠名譽會長貝鈞奇先生等。

香港作聯双月刊《香港作家》副總編輯蔡益懷博士在會上誦讀他的詩作〈天堂鳥〉。

當晚出席文學座談會的嘉賓還有中聯辦宣傳文體部處長孫衛東先生、《紫荊》總編輯劉偉忠先生及《紫荊》編輯部主任姜舜源先生、以及香港作聯副會長兼秘書長張詩劍先生、副會長羅琅先生、《文綜》總編輯林耕先生及香港作聯會員等。

北京著名作家學者劉夢溪陳祖芬伉儷簡介

劉夢溪教授,1941年生,是著名紅學研究專家,曾任北京紅樓夢研究所所長,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中國文化雜誌》主編;從事中國文化史和近現代學術史與思想史研究,著有《紅樓夢與百年中國》、《陳寅恪與紅樓夢》、《傳統的誤讀》、《學術思想與人物》、《學術精神與文化傳統》、《中國現代學術要略》等。

陳祖芬女士為著名報告文學作家,著有《挑戰與機會》、《陳祖芬報告文學集》等,多次獲得全國優秀報導文學獎。2007年創作報告文學《杭州的現代童話》。


「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http://hklit2007.blogspot.com/
(撰文:林翠芬)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香港藝術發展局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