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9日星期六

「文學評論的研究與實踐」文學研討會07年8月28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行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文學評論的研究與實踐」研討會於 07年 8月28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演講廳舉行。講者:左起:梅子先生、劉紹銘教授、鄭樹森教授、陳子善教授、黃子平教授。(林翠芬攝)

「文學評論的研究與實踐」文學研討會07年8月28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行


撰文及攝影:林翠芬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文學評論的研究與實踐」文學研討會, 07年8月28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行,講者包括多位著名文學評論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陳子善教授、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榮休教授劉紹銘教授、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講座教授鄭樹森教授、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黃子平教授、本港文學雜誌《城市文藝》總編輯梅子先生。


研究張愛玲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陳子善教授,在研討會被問及認為張愛玲哪一本小說最出色?陳子善教授答道:「都出色。我個人評介《金鎖記》相當不錯,女主人翁的心理寫得很深入,驚心動魄。李安導演拍《色,戒》,就是喜歡張愛玲小說中刻劃人性的複雜性。」陳子善教授說,希望有人將《金鎖記》拍成電影。


被問及文本與考據的關係,陳子善教授答道,文本細讀及傳統考證方法,互相對照。


談及流行文學與嚴肅文學,陳子善教授認為,文學只有好與不好之分,有些流行文學以後會成為經典。例如當年創造社郁達夫也是流行作品,現在都已成經典。


著名文學評論家劉紹銘教授在研討會說:金庸先生當年在《明報》發表的社論短評文字漂亮,是最了不起的散文;此外,林行止先生、董橋先生的作品都叫好叫座,在香港獨樹一格。


黃子平教授說:香港的流行文學也有評論價值,也值得研究。


另一位講者梅子先生現任本港文學雜誌《城市文藝》總編輯,香港文藝界朋友都記得梅子先生的《香港文學識小》(1996年出版) 。
梅子先生:我自七十年代至今任編輯,文學評論在香港尚屬弱勢。近年有些年輕朋友喜歡寫書評,寫出自己的心得,是好現象,提高中文教育和閱讀風氣,但其中評論香港作品的比較少,希望年青朋友多留意本港作家的作品。
梅子先生:文學評論最重要是講道理,說服人,要寫得有文采,清楚準確生動。

被問及文學評論可否加上自己的價值觀,梅子先生答道,每人寫文學評論一定會加上自己的觀點、個人見解、共鳴和補充。
梅子先生推薦的作品包括:前蘇聯巴烏斯托夫斯基的《金薔薇》(有中譯本)和朱光潛先生的《閱讀與修養》。


劉紹銘教授認為文學批評是專業的,要有自己言之成理的理論基礎。


鄭樹森教授:寫文學評論也要求理論底子強和文字功力,要能講清楚,也有自己的觀點。
鄭樹森教授:台灣一家電腦公司近年大量出資辦青年徵文獎,鼓勵年青人寫書評,欣賞文學作品,有些參賽作品寫得很好。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文學研討會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和香港藝術發展局合辦,於 07年8月25日至9月9日期間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行了五次研討會;包括:
07年8月25日「兒童少年文學的創作與欣賞」研討會,講者:江李志豪女士、何巧嬋女士、林煥彰先生、黃虹堅女士、潘明珠女士;
07年8月26日「新詩的創作與欣賞」研討會,講者:何福仁先生、瘂弦先生、葉輝先生、蔡炎培先生、羈魂先生;
07年8月28日「文學評論的研究與實踐」研討會,講者:陳子善教授、梅子先生、黃子平教授、鄭樹森教授、劉紹銘教授;
07年8月29日「小說的創作與欣賞」研討會,講者:劉以鬯先生、莫言先生、崑南先生、許子東教授;
07年 9月9日「散文的創作與欣賞」研討會,講者:王良和博士、岑逸飛先生、黃仲鳴博士、黃國彬教授、楊牧教授。


「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http://hklit2007.blogspot.com/
(撰文:林翠芬)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香港藝術發展局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