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24日星期一

海內外文化紅人「閱讀香港」--莫言、易中天、于丹、孫隆基、英培安、駱以軍、董啟章、鄭丰07年7月22日出席香港書展研討會

七月書展名作家講座系列 ---07年7月22日「閱讀香港」研討會,左起:莫言先生、孫隆基教授、易中天教授、于丹教授、鄭丰女士、英培安先生、駱以軍先生、董啟章先生、研討會主持人。(林翠芬攝)

海內外文化紅人「閱讀香港」--莫言、易中天、于丹、孫隆基、英培安、駱以軍、董啟章、鄭丰 07年7月22日出席香港書展研討會


撰文及攝影:林翠芬


在香港回歸祖國十週年之際舉行的香港書展,以「閱讀香港」為主題,從多個角度思考香港社會文化的變遷。07年7月22日下午香港書展「閱讀香港」研討會,海內外八位文壇和學術界紅人雲集,與讀者們分享他們「閱讀香港」的印象和感悟。與會講者包括:國內殿堂級小說家、《紅高粱家族》作者莫言先生、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分別解讀《論語》《莊子》、《三國》而成為學術明星的于丹教授和易中天教授、《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作者、歷史學者孫隆基教授、新加坡名作家英培安先生、台港兩位中青年小說家駱以軍先生、董啟章先生、和武俠文學新星鄭丰女士。

半生心繫紅高粱農村的國內殿堂級小說家、《紅高粱家族》作者莫言先生07年7月22日下午在香港書展「閱讀香港」研討會說:「文學創作應是寫到讀者心裏去,寫自己最想說,最熟悉親切的生活,自己感動的才能感動讀者。喜歡金庸武俠小說的莫言建議香港建立武俠小說博物館。

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解讀《論語》和《莊子》、有「國學超女」之稱的于丹教授說,喜歡香港多元化,充滿生機蓬勃活力,生生不息,香港的文化多元共生,包容、融合,于丹以莊子精神勉讀者們從容安詳面對生命,知道永遠都有未來!「生命就在你的手中!」都市人生活中功利心過重,宜給自己生命留一點空間、時間。「多一點優閒,多一點快樂!」

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講論《三國》而成為學術明星的易中天教授,是首次來香港,著有《品三國》的易中天教授怎樣「品香港」呢?港澳碼頭一位員工感動了他,易中天教授讚揚香港人「打好每份工」的精神應在全國推廣。

八十年代在香港出版《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旅居海外數十年、現任教台灣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的孫隆基教授就說,每次來香港都要去吃燒臘,孫隆基教授讚揚香港人的工作效率。孫隆基教授指出香港的城市經驗和大眾文化超前。

八十年代曾旅居香港的新加坡名作家英培安說,喜歡香港的特色的二樓書店,他受啟發回星加坡開了書店。

台灣中青年小說家駱以軍認為中國新小說的美麗已蓋過五四時期。

在香港土生土長寫本土故事的全職小說家董啟章說:「香港很大的優點是多元化、多樣化,開放包容,是我們值得驕傲的。」

出身台灣名門、現居香港的金融專家鄭丰女士(原名陳宇慧),九年間寫成共八十萬字的長篇武俠小說《天觀雙俠》(香港版書名《多情浪子癡情俠》) ,網上點擊率四百萬人次,07年中在兩岸三地出版。

莫言:寫自己最熟悉親切的生活
半生心繫紅高粱農村的國內殿堂級小說家莫言先生說:「文學 創作要 寫到讀者心裏去,寫自己最想說,最熟悉親切的生活,自己感動的才能感動讀者。」
台上主持人問及對香港的印象,莫言先生笑道:「香港是美食天堂,在吃的方面符合我的要求,香港現時已是非常民主的地方了,經濟方面,香港是國際貿易口岸,此外,香港的流行歌曲和武俠小說在八十年代都對我們產生過莫大影響。」莫言也是本港著名武俠小說作家金庸的讀者,「我在一星期內讀遍了金庸先生的著作,我是他的真正讀者。」莫言說道。

被問及會否以香港為背景寫小說故事,莫言說他自己以農村生活為創作題材,像香港、台北、巴黎這些城市不會直接寫,但可能會移植感受,例如也許會把在香港街頭的感受寫在小說中。


莫言先生原名管謨業,1955年生於山東高密縣,出身農民家庭,小學未畢業便輟學。1976年入伍,80年開始創作,1984年考進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86年畢業);1991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班。86年出版的長篇小說《紅高粱家族》,被繙譯成約18種語文行銷世界,更由張藝謀拍成電影《紅高粱》。莫言小說作品包括《紅高粱家族》(1986)等。

于丹:喜歡香港多元化生機蓬勃

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解讀《論語》及《莊子》、有「國學超女」之稱的于丹教授說,「我們談談香港吧!我到一個地方的標準是看玩!『玩』也是莊子的態度,深刻的投入去玩。我喜歡香港,十多年前(1996年)為中央電視台專題片《香港滄桑》撰稿,在香港生活了近半年,很喜歡香港這個『動感之都』,香港多元化——包容,融合,充滿蓬勃活力,生生不息;要了解一個地方要走遍大街小巷,我在顧客擠擁的許留山甜品店,看大家其樂融融,好玩;香港城市景觀多元,有都市樓房,人與海天的融合,海天氣息一直存在,凌晨一兩點鐘,我仍看到藍天白雲,令我深深觸動,又例如在會展中心望見波光粼粼遼闊張揚的海景,——這就是香港!」

公屋露台上開滿鮮花/生機迸發


于丹教授說她參加香港書展舉辦的「閱讀香港:地標之旅」實地考察外展活動,看見居住環境擠擁的公屋露台上開滿鮮花,熱帶植物,毫不掩飾的生機迸發出來,感到生氣蓬勃,「這就是快樂!這就是我熱愛香港的理由!

于丹女士現任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助理、影視傳媒系主任,她的著作《于丹〈論語〉心得》(2006)和《于丹〈莊子〉心得》(2007)均為全國暢銷書。

易中天品香港/港澳碼頭一位員工感動了易中天


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講論《三國》而成為學術明星、著有《品三國》等暢銷書的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易中天教授說:「我是第一次來香港,有兩個任務,除了應邀參加書展講座之外,還為中央電視台慰問駐港解放軍部隊;訪港期間去了一次澳門,我在港澳碼頭忽然對香港有了感覺!」事緣易中天教授本來預購了早上十時的船票,但當天早上九時就到了碼頭,一位船公司員工熱心地帶領他們去另一閘口坐早上九時開出那一班船,「他的服務太好了!我確是非常感激!」那位船公司職員說:「我不把你們送上船,我就沒這份工了!」這句像特首曾蔭權競選口號「做好這份工!」的話,讓易中天教授很受感動。


易中天:香港人「打好每份工」的精神應在全國推廣


易中天教授說這事令他想起自己在一年前上中央台「百家講壇」節目時說過:「我沒甚麼遠大理想,只是要做好這個節目!」「香港人的心態非常實在、務實,假如世人都像這位船公司職員,做好自己的本份,每人擔當自己的職責崗位,天下就太平了!這就是和諧社會。香港人「打好每份工」的精神,應在全中國推廣!」易中天教授說道。

孫隆基:香港的城市經驗和大眾文化超前


八十年代初在香港出版《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旅居海外數十年、現任教台灣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的孫隆基教授就說,每次來香港都要去吃燒臘,孫隆基教授讚揚香港人的工作效率。孫隆基教授說香港的城市經驗和大眾文化超前。

孫隆基教授祖籍浙江,1945年生於重慶,在香港成長、17歲赴台灣升學,後赴美國深造,獲史丹福大學東亞史博士學位,旅居美國34年,曾在美加多所大學任教。現任台灣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教授。

孫隆基教授說香港位處中國邊緣,沒有直接捲入中國的歷史長流,沒完全重疊,而是接觸外面的世界,融匯於中國文化大傳統,香港的城市經驗和大眾文化超前,香港的武俠小說已成國際語言。

英培安:喜歡香港特色的二樓書店


八十年代曾旅居香港寫作的新加坡名作家英培安先生說:「我喜歡香港,香港有很多選擇,有很多文藝活動,我八十年代來香港租地方住下來寫作,住在屯門,租金較便宜。他說,二樓書店是香港的特色;他受啟發,當年回星加坡開了華文書店「草根書室」。(英培安近作有小說《我與我自己的二三事》)。

駱以軍:兩岸三地創作美麗的中國新小說


台灣中青年小說家駱以軍先生說:今年是香港回歸十週年,也是台灣解嚴二十年,我們早年在台灣要「偷看」中國大陸作家的書,而那時香港女作家西西為台灣洪範書店編了一套中國大陸八十年代小說選(1988年)出版,書名就是以莫言先生的一個中篇小說〈爆炸〉為名,書中選錄的包括王安憶、韓少功、李銳、余華等內地名作家的作品。從中可見中國新小說的美麗已蓋過五四時期。駱以軍說香港的文學作品也很重要,例如兩位小說女作家「雙碧」李碧華和黃碧雲。

鄭丰少年起熱愛金庸的武俠小說


出身台灣名門的武俠小說文壇新星鄭丰女士(原名 陳宇慧),居港寫成共八十萬字的長篇武俠小說《天觀雙俠》,香港版書名《多情浪子癡情俠》,網上點擊率近四百萬人次,07年中在兩岸三地出版。

鄭丰女士在講座中說,她少年起熱愛金庸的武俠小說, 是受父親陳履安影響。「我在台灣長大。父親非常喜歡看 金庸的武俠小說,也叫我們看。我非常喜歡看,小學已讀完金庸先生的書。我喜歡看,也喜歡寫。」


鄭丰1995年來香港任職金融界工作,在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學以致用。
她說:「我在香港住了十二年。我跟香港有緣份,我的外公外婆是香港人。
「八十年代我初來香港時感覺:高樓大廈真高!那時灣仔合和中心是香港最高的建築物,似是外星球才有的。我現在已是香港永久居民。香港是我長期居留的家。」

董啟章:香港的優點是多元化開放包容

香港小說家董啟章說:「香港很大的優點是多元化、多樣化,開放包容,是我們值得驕傲的。可惜香港報章現在已很少文藝副刊。在城市經濟發展下,多元化生活層面空間受影響,未來令人擔憂。
現年40歲的董啟章是在香港土生土長,寫本土故事的全職小說家,董啟章的作品包括長篇小說《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和《時間繁史‧啞瓷之光》等。

于丹教授:「生命就在你的手中!」
于丹教授說:老莊哲學肯定是順應狀態(不作矯情修正),無為而無不為,香港的文化多元共生,生氣蓬勃。她闡釋莊子精神的啟發:人活在當下,「生有源,知無涯」。人人都有自己的壓力和難題,宜以從容安詳的心面對生命,知道永遠都有未來!人的心態可以改變自己與世界的關係,「生命就在你的手中!」她說。

鄭丰在講座說,希望香港能有更好的閱讀風氣,對香港社會的發展會有好影響。

新加坡作家英培安說:給舊東西空間,保持人民需要的,現代社會太商品化,尚幸還有很多人在堅持!

董啟章也說:保留舊的城市記憶,有助於對歷史整體認識,知道往下該往哪裏走!

莫言建議香港建立武俠小說博物館


喜歡看武俠小說的莫言先生建議香港建立武俠小說博物館,展出有關武俠小說的作品,會非常有意義,因為武俠小說是世界獨有。
孫隆基教授也認同說,武俠小說瘋魔全港。
孫隆基教授指出香港還有未開發的潛能。

于丹教授:「多一點優閒,多一點快樂!」

于丹教授說:每人在社會生活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不希望被物質世界吞噬;理想主義者的堅持會多一些,妥協少一些。都市人生活中功利心過重,缺乏生命優閒時光,應給自己多一些優閒。心如止水才能照見世界。留一點空間、時間,有餘閒享受,不然會忘了為何而出發。「多一點優閒,多一點快樂!」于丹教授說道。

談及閱讀的態度,于丹教授說:讀懂多少融進自己的生命才重要。「皓首窮經」的方式是不值得鼓勵,否則是生命最大的悲哀,要讀到最後還有自己!

董啟章:香港有文學土壤


談及香港有沒有文學土壤的問題,董啟章答道,香港是有文學土壤的。從劉以鬯先生到西西和我們新一代作家。

海內外殿堂級和新生代名作家雲集香港書展

貿發局香港書展07年第三度與亞洲週刊合作舉辦名作家講座系列:邀請了龍應台易中天于丹莫言倪匡鄭丰春樹張悅然梁靖芬胡淑雯董啟章駱以軍謝曉虹英培安孫隆基等來自內地、台灣、香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五地的殿堂級和新生代名作家在書展開講。

「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http://hklit2007.blogspot.com
(撰文:林翠芬)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香港藝術發展局意見。

2007年9月14日星期五

鐵凝、張曉風、周密密07年7月21日出席香港書展「兩岸三地閱讀文化座談會」

香港書展2007「兩岸三地閱讀文化」座談會7月21日中午在會展舉行,由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組主席寒山碧先生(左一)主持,講者嘉賓包括: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女士(左二)、台灣名作家張曉風教授(左三)、香港女作家周密密女士(左四) ,旁為擔任回應嘉賓的本港兩位年青作家:小說家謝曉虹和詩人廖偉棠。(林翠芬攝 )

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台灣名作家張曉風、香港名作家周密密07年7月21日出席
香港書展兩岸三地閱讀文化座談會

撰文及攝影:林翠芬

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與香港貿易發展局合辦的香港書展2007-「兩岸三地閱讀文化」座談會,7月21日中午在會展舉行,講者嘉賓包括: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女士以「閱讀的重量」為題演講、台灣名作家張曉風教授講題為:「讓人民來服事人民」、香港名作家周密密女士講題為「香港的社會關懷與閱讀潮流」。座談會由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組主席寒山碧先生主持。

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組主席寒山碧先生介紹講者嘉賓之一的新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女士時,引述鐵凝女士說她現在的本份還是作家,令人欣慰。寒山碧先生介紹鐵凝女士少年時曾上山下鄉,十八歲開始寫作,至今創作小說散文共約四百萬字,去年當選中國作協主席之前曾任河北省作協主席。寒山碧先生又說,這次鐵凝女士在香港回歸祖國十週年之際訪港,而同一期間本來有韓國方面的邀請,但她看重的還是文化,為她鼓掌。此外,寒山碧先生對剛新婚數月的鐵凝女士衷心祝賀,祝福她婚姻幸福,白頭到老。寒山碧先生引述國內著名詩人流沙河的詩作:「梅花笑得最晚也笑得最美。」,作為對晚婚的現代女性的鼓勵。

鐵凝:香港市民閱讀熱情讓人喜悅
鐵凝女士以「閱讀的重量」為題演講。鐵凝女士說在香港書展所見的盛況,對香港市民的閱讀熱情感到喜悅高興。出身知識份子家庭的她自少喜歡閱讀和寫日記。鐵凝女士談到自己在六、七十年代文革中的青少年時代深受影響的兩本中外名著是《約翰·克里斯朵夫》和《聊齋志異》。
鐵凝女士指出,國內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之初出現群體閱讀興奮的潮流,是人民受壓抑太久,藉閱讀宣洩情感,期以知識充實自己,開卷有益,改變命運。八十年代中國內地作家在讀者心中享有過高的特殊地位,然而令人懷念的是當時社會對閱讀的誠懇和鄭重,還帶有一點天真與激情。

多元並存的文化生態
時至新世紀的今天,現今內地文壇,小說反而不那麼熱,內地閱讀市場銷售量高的是生活實用書。關於文學邊緣化的問題,鐵凝女士指出,九十年代市場經濟大潮下,作家地位降低,加上網絡和影視媒体,多元並存的文化生態,鐵凝女士認為,文學滋養靈魂是一輩子的事,作為寫作人, 需要 有足夠優秀的作品與讀者分享,才不會被讀者冷落。


鐵凝:中國當代文學還會有黃金時代

鐵凝女士引述廣告詞:「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她相信 中國當代文學還會有黃金時代,如張悅然、春樹,新血補充,文壇有生機和希望,而七八十年代改革開放時期文學創作成熟的 實力 派作家,至今不沉默也不寂寞,堅持文學創作的精神高度。

張曉風:台灣民間力量弘揚傳統文化

台灣名作家張曉風教授講題為:「讓人民來服事人民」,張曉風教授解釋她的演講題目是源自《聖經》,原意指「按上帝旨意服侍那一代人」,張曉風教授說,而作家的作品留傳下來可以「服侍」好多代人。
張曉風教授:「就有如春秋戰國時代,周天子力量式微,發展出學術自由市場,孔孟老莊韓非子,諸子百家走出來,在各地游走演講,(孔子的演講活動很密集),就像我今天這樣。」
張曉風教授指出,多少年來人類累積的閱讀尊嚴,在二十世紀漸趨式微,
現時閱讀在全世界都漸趨衰微,處於弱勢時代,人們不再把閱讀當作生活的享受,要想辦法彌補這缺憾,
張曉風教授:「現在台灣當局漠視傳統文化,我們文人要聚集力量,讓文化、文藝生存下來。
「台灣的文化出版業二十年前曾非常發達,有出版家擁有上億元台幣資產。
現在台北的文化市場萎縮,一年仍有出版四萬多種書籍,但文學作品已不太多。
張曉風教授在會上播放圖片縷述台灣民間一些仍熱心堅持弘揚傳統文化的機構和人士,例如初級中學舉辦暑假文藝營、設立專門教室講堂上國文課,舉辦國學講座,文學課程,出版社舉辦沙龍聚會,此外還有不少有心人投入讀書社區服務,例如一位老師在家中頂樓辦閱讀所。家長帶小孩子來上課。
張曉風教授:儘管整個文學環境不太好,很多有心人以不同形式挽救文化低潮,很多社會有心人起來盡量挽救文化低潮形勢。民間自己的力量做事情

希望閱讀空間會壯大起來

台灣文化界有心人成立了「挽救國文聯盟」,由著名詩人學者余光中教授任正召集人,張曉風教授是副召集人,與台灣教育部唱反調,希望呼籲台灣社會加強國文教育。

張曉風教授說:「目前台灣很多作者自資出書。例如一位九十七歲的老先生仍在寫書和出書,一位十一歲的小女孩翻譯了一本美國童話已出版。

張曉風教授說:「所以我們還是老老實實寫我們的文學作品,展望文學未來還是樂觀的,我憑信念希望閱讀空間有一天會壯大起來。」

張曉風教授說:人民自己在社區做些事情,這在台灣是很可貴的現象。香港也可以試行在樓房空間做文化事業活動。

周密密講述香港的社會關懷與閱讀潮流

香港著名女作家周密密講題為「香港的社會關懷與閱讀潮流」。她講述香港反映社會關懷題材的閱讀潮流,例如《天水圍的十二師奶》、斌仔(鄧紹斌)的《我要安樂死》、以及刻劃中國知識份子命運的中國文學作品(章詒和女士的《往事並不如煙》(港版書名《最後的貴族》)、《伶人往事》等,和胡發雲的《如焉》、邵燕祥寫反右經歷長達四十萬字的《別了,毛澤東》等;另一令人欣慰的現象是本土文學在發展,例如陳冠中寫香港成長的書也很暢銷;兒童文學方面,黃虹堅女士的《十三歲的深秋》在台灣獲獎後回流香港出版,很受歡迎;此外還有一些以生活環保為題材的書、如梁科慶的科幻作品等。

本港兩位年青作家回應。小說家謝曉虹說關心文學的人士也應關心社會上的其他事情。網絡是自由的平民化空間,每人都可以發言。詩人廖偉棠也說,網絡打破地域和階層的界限,他在山西大同的網吧也見到有讀者在網上看小說。大陸有很多原創文學網站,台灣也有不少文學網站,香港就比較少。

兩岸三地殿堂級與新生代作家雲集香港書展

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的第十八屆香港書展於七月十八至二十四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來自兩岸三地、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的華文作家,殿堂級與新生代的作家雲集香港書展, 應邀在「名作家系列講座」中與讀者會面,包括:龍應台倪匡鄭丰張悅然春樹梁靖芬胡淑雯董啟章駱以軍于丹莫言易中天謝曉虹英培安孫隆基 ; 大會亦與香港電台「太陽計劃2007」合辦太陽閱讀Teen活動,邀請金庸(查良鏞)先生及倪匡先生向年青人分享寫作經驗及心路歷程。此外還有倪匡和詹宏志對談推理小說。

鐵凝女士簡歷
鐵凝女士,著名小說家,1957年生於北京,祖籍河北。曾任河北省作家協會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2006年當選新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1975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主要著作包括有長篇小說《玫瑰門》、《大浴女》、《笨花》;中、短篇小說《哦,香雪》、《第十二夜》、《沒有鈕扣的紅襯衫》、《對面》、《永遠有多遠》,以及散文、隨筆等400餘萬字,結集出版小說、散文集50餘種。1996年出版5卷本《鐵凝文集》,2007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9卷本《鐵凝作品系列》;作品曾6次獲包括魯迅文學獎在內的國家級文學獎;亦有電影《哦,香雪》獲第4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大獎;部份作品已譯成英、德、法、日、韓、西班牙、丹麥、挪威等多國文字。
張曉風教授簡歷
張曉風教授,台灣著名散文女作家,筆名曉風、桑科、可叵。祖籍江蘇,畢業於東吳大學中文系;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年其作品被列入《臺灣十大散文家選集》;曾任教東吳大學、香港浸會學院,陽明醫學院專任教授;曾獲吳三連、中山文藝獎、國家文藝獎,曾當選十大傑出女青年;寫作風格以散文創作為主,她篤信宗教,創作包括小說、散文及戲劇叢書三、四十種,且曾一版再版,並譯成各種文字;著有散文集《星星都已經到齊了》、《從你美麗的流域》等,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散文卷、《小說教室》等。

周密密女士簡歷
周密密,又名周蜜蜜,香港著名女作家,曾任電台、電視編劇、主編,報刊、雜誌執行總編輯、出版社副總編輯。1980年開始業餘寫作,多次獲青年文學獎、市政局中文文學創作獎,作品在海內外發表,至今已出版60多本著作及多部兒童電視劇、電視節目。1991年以《兒童院的孩子》一書獲香港第一屆中文文學創作獎雙年獎;2002年以童話《跳跳和妙妙》獲中國第二屆張天翼童話獎;2003年以短篇小說集《蜜蜜小說選》獲中華文化盃優秀小說獎;2004年以科幻小說《尋龍探險記》獲中國冰心兒童圖書獎。

謝曉虹女士簡歷

香港女作家謝曉虹:香港《字花》雜誌編輯,小說《旅行之家》曾獲第十五屆《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首獎,《理髮》獲第一屆大學文學獎小說組冠軍,《牀》獲2004年度中文文學創作獎小說組冠軍,2003年出版小說作品集《好黑》,2005年獲第八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

廖偉棠先生簡歷

廖偉棠先生,香港作家、詩人、攝影師、自由撰稿人。曾任書店店長及雜誌編輯,現為《看‧影像誌》主編;1991年開始詩歌寫作,其後涉獵散文、小說、戲劇、評論等範疇;曾獲香港青年文學獎、香港中文文學獎、台灣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創世紀詩刊50周年詩歌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花蹤世界華文小說獎等獎項。

「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http://hklit2007.blogspot.com
(撰文:林翠芬)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香港藝術發展局意見。

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女士訪港 2007年7月21日講述內地文壇近況



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女士07年7月21日下午出席由明報出版社、香港藝術發展局、和香港作家聯會合辦的「華文文學大檢閱」座談會。鐵凝女士講述目前中國大陸文壇的情況。旁為寒山碧先生、潘耀明先生、和新加坡多位名作家。左起:丁雲、張曦娜、尤今、寒山碧、鐵凝、潘耀明、原甸、希尼爾、長謠。(林翠芬攝)


明報出版社、藝發局和香港作聯07年7月21日合辦「華文文學大檢閱」座談會
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女士訪港講述內地文壇近況


撰文及攝影:林翠芬

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女士07年7月訪港出席書展,7月21日下午出席由明報出版社、香港藝術發展局和香港作家聯會合辦在會展舉行的「華文文學大檢閱」座談會 。主持座談會的香港作家聯會執行會長潘耀明先生說:「鐵凝女士訪港,對我們香港作家是很大鼓舞。」鐵凝女士在會上講述了目前中國大陸文壇的情況。

鐵凝:香港是充滿活力的國際大都會


鐵凝女士說:「以書會友,與華文文友在香港相聚交流,是美好的事情。我在1987年夏首次來港,是隨蕭軍先生(已故老作家)率領的中國大陸作家代表團訪港;1995年訪台後經港訪問,1998年春第三次訪港,參加香港作聯十週年慶典。今次第四次訪港,適逢香港回歸祖國十週年,看到香港經濟繁榮,資訊發達,文化活躍,真正是充滿活力的國際大都會。我想起前不久在北京參加蕭軍先生誕生一百週年紀念會,一位與會者用「神氣活現」一詞形容初見蕭軍的印象,我覺得今天的香港也真是「神氣活現」!這是讚嘆詞。」

多元並存的文化生態


鐵凝女士說:「我在今天這個寶貴的時間介紹內地近年文壇創作情況,和近幾年中國文壇發展的特點。現時中國文壇呈現多元共生並存的文化生態/藝術格局,(雖也存在浮躁現象,不如 八十年代那麼受集中關注),然而仍有一大批作家探索保持藝術生命力,實現藝術創新的有效途徑。」

「現時活躍在內地不同年齡的作家,包括:莫言、王安憶、陳忠實、遲子建、余華、蘇童、賈平凹、史鐵生、張抗抗、張潔、王蒙、李銳等仍堅持寫作。
王蒙堅持每天寫一千字,張潔也不斷有大部長篇小說面世,張潔是內地唯一曾連獲兩屆茅盾文學獎(內地長篇小說獎最高獎項)的小說作家。
此外還有格非,史鐵生、張煒、閻連科、湖北兩位女作家池莉、方方、最近在從事影視創作的劉震雲、熊召政、劉恒等。」

目前全國每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共一千多部。

堅持純文學創作∙不沉默也不寂寞

鐵凝女士說:「優秀作家堅持純文學創作的高度,不斷探索,甘於寂寞——事實上他們在內地有非常廣泛的讀者,並不寂寞,他們的作品亦有好的印數和版稅,例如我們這次一起訪港參加書展的莫言先生,我也想問他這種雙贏是如何做到的!他們有穩定的讀者群,持續數十年。」

另外,鐵凝女士介紹內地少數民族的文學創作也在擴大影響,包括:如維吾爾族、哈薩克族、蒙古族、朝鮮、藏族等多位作家的作品都在讀者中有廣泛影響。

「內地兒童文學創作也很繁榮,有一批後起之秀,例如楊紅英的兒童小說不只吸引兒童讀者也吸引成年人,她的兒童小說系列銷量創下一千萬冊的紀錄。

「1980年後的年青作家,例如這次訪港參加書展講座的張悅然、春樹等的「青春文學」作品,受青少年讀者追捧。郭敬明還在辦刊物,是內地文壇很熱的話題。

網絡文學有不少好作品

「網絡作家也很受關注,有不少在網絡上發表的作品獲出版成書。網絡文學是不可抗拒的存在,中國上網的人數多,網絡文學提高了文學在生活中的影響力。鐵凝女士說,網絡虛擬空間上的作品水準參差不齊,但以她擔任手機文學大賽的評委所見,有不少參賽的原創作品寫得非常好!有語言衝擊力,富想像力、純真、清新、出奇不意,有才華的作家脫穎而出。」

現代與民族文化的融合統一


鐵凝女士說,此外,還有一批作家不斷探索,追求現代與民族文化的融合 統一。「長篇小說例如:賈平凹的《秦腔》、莫言的《生死疲勞》、畢飛宇的《平原》、格非的《人面桃花》、以及劉慶邦的《紅煤》、蘇童的《碧奴》等等。一些作家以民族地區生活為題材,如姜戎創作的暢銷小說《狼圖騰》發行量極大。又如湖北作家熊召政所著的歷史小說《張居正》、散文方面包括余秋雨、王充閭的歷史文化散文等。」

「詩歌方面,有不同年齡的創作者。有內地民間企業家資助舉辦詩歌大賽評獎活動,獎品是內蒙一小塊草場,很有創意!」


鐵凝女士說:「在傳媒/新媒體和影視文化影響下,文學生存方式面臨變化、挑戰、與機遇,新媒體∕影視文化創作活躍,例如 北京市作家劉恆把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改編成電影,王安憶的《長恨歌》也改編成話劇搬上舞台,受到好評,擴大了文學作品的社會影響,同時可以印證文學是一切藝術形式的母體。很多優秀的實力派作家不受市場控制,保持內心高貴的追求。

7月21日下午「華文文學大檢閱」座談會會上並有其他星加坡著名作家和海內外華文文友發言。

原甸:香港與星加坡互相配合推動華文文學出版

早年曾旅居香港的星加坡著名詩人原甸先生說,香港與星加坡是雙城,有相似之處,在文化上有連繫,早年在星加坡,中國大陸出版的書是禁書,幸而有香港出版界出版系列的中國文學作品,提供讀者精神上的需要。最近星加坡青年書局創辦人陳孟哲老先生以八十多高齡「老將掛帥」,重新再出發,與香港明報出版社今年中合作出版了一套新加坡當代作品選,兩地互相配合推動華文文學出版,並計劃為香港作家出版三本選集(包括小說選、散文選和詩歌選)。

香港明報出版社與新加坡青年書局07年6月聯合出版的新加坡當代作家作品選(原甸主編),包括:尤今小說選、原甸詩選、張曦娜小說選、丁雲小說選、長謠詩選、希尼爾小說選、謝裕民小說選、懷鷹小說選、陳伯漢戲劇選、劉培芳散文選。(現任新加坡作協主席的希尼爾是華人,祖籍廣東。)

「偷時間的人」「跟時間賽跑」/作家要逆時代潮流爭取讀者

新加坡女作家尤今說,新加坡養不起專業作家,她自己是在繁忙的工作間隙中間寫作,是「偷時間的人」,坐公共汽車時也在構思小說,她現任教師,在夜裏創作。她形容自己是「跟時間賽跑」,羨慕中國專業作家的便利。尤今女士又說,現今在娛樂多樣化的社會,作家要逆時代潮流爭取讀者,面對這樣的困境,尤今女士道出八字願望:「立足本土,發展海外」。

幸有一枝筆為時代留紀錄

另一位新加坡女作家張曦娜說,她以社會的真實故事作為小說題材,例如當地華校關閉,華文老師要教英文,受到壓力,令人有無力感,慶幸自己有一枝筆,為時代留下聲音,留下紀錄。

新加坡小說作家丁雲先生在會上表示,自己寫作三十年,這是第一次出版小說選集,是對個人的檢閱,發現自己不足,也是對社會的檢閱,現今社會充滿變革、人心浮躁;星馬地區種族主義等社會問題,難免感到無力感。

新加坡詩人長謠即席朗誦詩作。香港與新加坡是血濃於水的炎黃子孫,「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詞句)

現任職美國國會圖書館的本港學者潘銘燊教授表示,華盛頓有華人十萬人,新一代華人不懂中文,而美國政府鼓勵學習中文,但動力仍不很夠,要提高華文文學有一定難度,「文學是語言運用的最高境界,多讀好的文學作品,有助於提高語文程度,希望華文文學大家庭,兩岸三地作家多予支持。

「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http://hklit2007.blogspot.com/
(撰文:林翠芬)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香港藝術發展局意見。

鐵凝07年7月21日出席香港作聯慶祝二十周年 文學晚會 讚譽香港作聯促進兩岸三地作家溝通

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女士(右二)07年7月21日晚上參加由香港作家聯會、香港藝術發展局、明報出版社合辦的香港作家聯會二十周年文學晚會;旁為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組主席寒山碧先生(右一) 、新加坡名詩人原甸先生(左一)、香港作家聯會執行會長潘耀明先生(左二) 。(林翠芬攝 )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女士07年7月21日出席香港作聯慶祝二十周年文學晚會
鐵凝讚譽香港作聯促進兩岸三地作家溝通和推動世界華文文學發展

撰文及攝影:林翠芬

香港作家聯會、香港藝術發展局、明報出版社07年7月21日晚上合辦舉行香港作家聯會慶祝二十周年系列活動之一:歡迎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女士文學晚會;
鐵凝女士讚譽香港作家文友多年來促進兩岸三地作家的溝通和推動世界華文文學發展所作出誠懇的努力,有目共睹。

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組主席寒山碧先生說:這次邀請鐵凝女士來港出席書展講座,沒想到她會答應,感到鼓舞,她沒有官架子,保留文人本色,鐵凝女士在香港七一回歸祖國十週年之際接受邀請訪港,寒山碧先生表示欣賞和感謝。寒山碧先生並祝賀剛新婚的鐵凝女士。希望今後香港與內地有更多交流。

鐵凝:振興中華文化.繁榮華文文學創作


鐵凝女士說,在香港書展所見的盛況,香港市民的閱讀熱情讓人感到喜悅高興。「以書會友在香港交流,是美好的事情。香港經濟和文化生機盎然。」

鐵凝女士說:「說到香港香港作聯與內地文壇的交往,當然不能不提到金庸先生、曾敏之先生、潘耀明先生以及許多香港作家文友,多年來促進兩岸三地作家的溝通和理解,向海外介紹內地大批實力派的作品,並在香港有規模出版他們的著作,付出誠懇的心血和大量時間,與內地幾代作家結下深情厚意,對推動世界華文文學發展所作出誠懇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

「在此容許我代表中國作家協會祝賀香港作家聯會成立二十周年,讓我們和各位文友一起共同努力,振興中華文化,繁榮華文文學創作。」鐵凝女士說。

人生幸福要素:在故鄉∙心愛的人在一起∙吃自己愛吃的東西

鐵凝女士說:「我今晚想起一位詩人曾說:人生某一種幸福狀態的三要素:在故鄉,與心愛的人吃愛吃的東西;在我來說,香港是中國無比美麗的一部份,不是故鄉而勝似故鄉,我今晚與在座各位尊敬的長者、朋友,舊雨新知,文學同行在一起;在香港,難道還有我不愛吃的東西嗎?人生幸福三要素都具備了,我感到愉悅幸福,同時也把最誠摯的祝福送給大家。」

原甸:星港合作出版文學作品
新加坡名詩人原甸先生說,香港與星加坡是雙城,有相似之處,在文化上有連繫。早年在星加坡,中國大陸出版的書是禁書,不能進口,出現閱讀真空,幸而有香港出版界出版系列的中國文學作品和中外文學名著,填補了新加坡當年的閱讀斷層,填補讀者精神上的需要。

原甸先生說,最近星加坡青年書局創辦人陳孟哲老先生以八十多高齡「老將掛帥」,重新再出發,與香港明報出版社合作出版新加坡當代作品選,兩地互相配合推動華文文學出版;並已協議計劃為香港作家出版三本選集(包括小說選、散文選和詩選),作為星加坡文化界對香港過去支持星加坡讀書界的小小回饋。希望雙方合作進一步推進文學發展。

主持晚會的香港作家聯會執行會長潘耀明先生介紹說,記得1983年新加坡舉行第一屆國際華文文藝營,海內外知名作家匯聚,包括內地老一輩作家蕭軍、艾青、蕭乾、旅美名作家聶華苓、於梨華、鄭愁予、台灣名詩人洛夫等。

潘耀明先生說感謝星加坡書局合作出版香港作家作品,這對香港文化界是很大的支持,對香港文學界打了強心針,將來互相交流訪問。

曾敏之:文化人用筆貢獻社會

香港作聯創會會長曾敏之先生致歡迎辭說,感謝中國作家協會二十年來一直不遺餘力支持指導香港作聯的工作,鐵凝女士這次訪港是更好的支持,對兩岸三地文學起交流作用,團結友誼。弘揚中華優秀文化,香港文化人用筆對香港社會的穩定繁榮發展貢獻一分力量,香港的光輝成就證明一國兩制有深遠的國際影響,有更美好的明天。

中聯辦趙廣廷:希望兩岸三地華文作家更多交流

中聯辦秘書長趙廣廷先生在會上致辭說:「我也是文學愛好者,喜歡看優秀的文學作品,今天晚上懷着崇敬的心情跟作家們聚會,希望香港文學界更繁榮,希望兩岸三地華文作家更多交流。」

趙廣廷先生說:「非常歡迎中國作協主席鐵凝女士到來,中國文學一定會更繁榮。對我來說,讀優秀的文學作品,聽優秀作家講話,也是非常愉悅的事情。」

出席香港作家聯會07年7月21日宴會的嘉賓包括:訪港出席香港書展講座的名作家莫言、台灣國立陽明大學通識中心、名作家張曉風教授、中國作家協會外聯部蕭驚鴻、新加坡名詩人英培安、新加坡名作家原甸、尤今、張曦娜、丁雲、長謠、希尼爾、新加坡書局經理韓瑞瓊、本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黃慶雲女士、中聯辦秘書長趙廣廷、米繼紅處長、香港大學副校長李焯芬教授、國內著名易經專家作家邵偉華、陳園、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名譽教授何沛雄教授、中文大學翻譯系榮休教授金聖華女士、文匯報社長兼董事長張國良、香港作家協會主席黃仲鳴、光華文化中心主任路平、香港中國筆會會長喻舲居、台灣商會會長林耀明、滬港文化中心會長姚榮銓、新加坡亞太圖書公司董事長林利國、香港創價學會副理事長陳萍生、台灣《聯合報》駐香港辦事處主任、專欄作家薛興國、理工大學黃子程教授;以及香港作家聯會創會會長曾敏之、永遠名譽會長貝鈞奇、犁青、名譽會長朱祖仁、莊善春、執行會長潘耀明、副會長兼秘書長張詩劍、副會長羅琅、副秘書長李遠榮、司庫夏馬及香港作聯理事、會員等百餘人。

上海評彈演奏家秦不染女士在席間演奏她為香港回歸十週年而作的蘇州評彈樂曲《紫荊頌》。

「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http://hklit2007.blogspot.com
(撰文:林翠芬)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香港藝術發展局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