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8日星期五

城市文學節2007——「城市變遷與文學之路」07年3月30日在香港城市大學舉行

2007年3月30日上午城市文學節開幕座談會在城大舉行。十多位文學名家應邀出席公開座談會。左起:鍾玲教授、 瘂 弦先生、葉輝先生、陳義芝先生、鄭愁予教授、吳宏一教授、鄭培凱教授、白先勇教授、張大春先生、劉紹銘教授、章詒和女士、毛尖女士、董橋先生。(特約攝影:馬嘉鍵先生攝)


城市文學節2007——「城市變遷與文學之路」07年3月30日在香港城市大學舉行

撰文及攝影:林翠芬

特約攝影:本港資深攝影工作者馬嘉鍵先生

由香港城市大學主辦、香港藝術發展局合辦的第二屆城市文學節,以「城市變遷與文學之路」為主題,07年3月30日至4月2日舉行,多位海內外文學名家應邀到訪香港和澳門出席盛會,包括旅美著名小說家白先勇教授、旅美名詩人鄭愁予教授、浸大國際作家工作坊駐校作家、台灣名詩人瘂弦先生、著名文學評論家、香港嶺南大學榮譽教授劉紹銘教授、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院長鍾玲教授、本港名作家董橋先生、《往事並不如煙》作者、北京作家學者章詒和女士、台灣小說家張大春先生、台灣《聯合報》副刊主編、詩人陳義芝先生、本港詩人葉輝先生、上海作家毛尖女士等,在公開座談會交流創作心得,推動文學創作發展。

第二屆城市文學節開幕暨座談會於07年3月30日上午在香港城市大學舉行,由城大校長張信剛教授主禮;07年3月30日上午開幕座談會由城大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鄭培凱教授及城大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講座教授吳宏一教授主持。與會文學名家並出席同日下午的分組交流會,現身說法,就散文、小說及新詩的創作與聽眾討論交流,分享人生經驗的寶貴看法。

章詒和訪港出席07年3月30日「城市文學節」 座談

來自北京的章詒和女士是已故著名藝術家章伯鈞之女,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戲劇研究所研究員,章女士從事戲曲文學理論的研究和教學, 近年撰寫了多部文學作品包括:《伶人往事——寫給不看戲的人看》、《往事並不如煙》、《一陣風,留下千古絕唱》等,在海內外是引起很大回響的暢銷書,在內地則受爭議。 不過這次她仍能訪港出席「城市文學節」,仍令人欣慰。

在07年3月30日上午開幕座談會,章詒和女士說:文學是無情的領域,就看是否能堅持,好的作品遲早會冒出。

劉紹銘教授說:寫甚麼沒有問題,怎樣寫才是最重要的訓練。

主持人鄭培凱教授稱許台灣小說家、曾任台灣《中國時報》副刊「人間版」編輯 的張大春是非常會講故事的小說和散文作家。
談吐幽默的台灣著名小說家張大春先生說,他自己過去一年致力學習詞彙來歷掌故的變化,「我也許會變成詩人呢!」他笑道。


旅美著名小說家白先勇教授說很懷念當年在台北創辦《現代文學》雜誌的年代,很多名作家重要的作品都是在《現代文學》發表的。
近年致力推廣崑劇的白先勇教授說,中國大陸現在最需要的是推廣傳統文化教育。(白先勇教授策劃的崑劇《牡丹亭》青春版,也是由這次第二屆城市文學節的贊助機構何鴻毅家族基金支持的。)

白先勇:香港是寫小說的好地方

白先勇教授說,他在1948至1950年曾在香港住了三年,對香港有感情,感覺很親切,其後也常到訪香港,看到香港的變遷,深受啟發。
「香港有很好的條件,應該是創作小說的好地方,香港文學將來一定能在中國文學史上佔一席位。」白先勇教授說。

「香港這地方有不同於大陸和台灣的特色,是非常獨特的地方,人口密度高,可以有太多故事寫小說。(筆者按﹔白先勇教授在六十年代中(1964年)也曾以香港為題材寫過一個短篇小說《香港——一九六○》)。

白先勇教授說,他近年常應邀來港參加文學活動,和為中學生文學活動擔任評審,這些活動很有意義,「我們從事文學創作也是從中學時代開始培養的!希望香港文學更繁榮起來!」他說。

白先勇教授生於桂林,其父為白崇禧將軍。白先勇教授四五十年代在香港住過三年,讀小學和中學。其後赴台,在台大外文系畢業。
六十年代,白先勇 與陳若曦和歐陽子等在台北創辦《現代文學》雜誌。
白先勇教授旅居美國四十多年,在美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部教授中國文學。

旅美名詩人鄭愁予教授說,一個城市若能在文化上傲視於世界其他地方,就是文化的中心,他說,澳門近年開始力爭上游,舉辦了一些藝術展覽,世界級的文化活動。

現任台灣《聯合報》副刊編輯的台灣詩人陳義芝先生說,香港是世界知名的城市,能舉行城市文學節這樣的文學盛會。
陳義芝先生說,文學的想像空間來自城市,也是創作的另一居所,心靈的景象,文學狀況——空間與時間的系數,作家取材的對象。在城市感觸最深的是歲月變遷的滄桑情懷。城市不斷更新,有的保留下來的小巷、未拆的老房子,廢墟似的美學,非常特別。城市變遷,而文學心靈的關懷不變。

葉輝 : 城市變遷正可作寫作靈感來源

本港著名詩人葉輝先生形容自己是土生土長、離不開香港的「香港仔」,他講述在香港感受城市變遷的感慨。童年熟悉的村落,如今整個山頭已沒有了。「假如對城市的懷念是由於一些地方消失,城市變遷的變與不變,正可作為我們寫作的靈感來源。」葉輝先生說。

曾任台灣《聯合報》副刊主編的台灣名詩人瘂弦先生應香港浸會大學之邀訪港講學,他講述在香港逛公園第一次見杜鵑鳥,想起英國詩人雪萊的名句,而我國唐詩也有「望帝春深託杜鵑」之語,又在香港第一次看見洋紫荊、木棉樹。瘂弦先生以詩人敏銳的觀察力談到他這次在香港住下來觀察受啟發,感到香港是世界上保留很多中國傳統文化的地方,最土與最洋的結合得很好。

浸大文學院院長、著名詩人學者鍾玲教授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她在香港任教時,有一次晚上與台灣來的友人從港島駕車去位於沙田馬料水的中文大學出席學術活動,出了獅子山隧道,才發覺路旁已建滿高樓大廈,燈光閃爍如星,感到自己好像在開太空船呢!因此寫了一首詩〈望出太空船〉(1988)。

鍾玲教授又說,她很喜歡去行山,經常跟香港城市大學的鄭培凱教授帶領的行山隊去行山,爬過不少山嶺。「香港是被大自然包圍的市中心,在香港可以在山水與大都會中自由進出。」她說 。

章詒和女士說,中國需要走法治的道路,許多事情都要靠自己爭取。

有聽眾問現任《蘋果日報》社長的董橋先生,他身為報社高層對自己文學創作的影響,董橋先生答道:有很大幫助,在報館工作,每天跟全世界的新聞接觸,那種感覺很好,對寫作的幫助很大。

有讀者問章詒和女士為甚麼對寫戲劇界老前輩的故事那麼有興趣,章詒和女士答道:「因為這是我的專業,我做了四十年,絕大多數戲劇界老前輩我都認識,我很少寫自己不認識的人!藝人是獨特的一個群體,沒有一個群體像他們那樣神秘!演員需要神秘感。」

城市文學節07年3月30日下午小說組交流會:白先勇教授(左一)、張大春先生(左二)、劉紹銘教授(右一)、鍾玲教授(右二),圖中為主持交流會的馬家輝博士。(林翠芬攝)

白先勇:「每個人都是一本小說!」

白先勇教授07年3月30日下午在城市文學節的小說組交流會中鼓勵青年人創作,他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可以寫,每個人都是一本小說!只是要思考怎樣去寫就是了!」作者一定要為表達故事內容找最合適的手法。這是值得研究的小說寫作技巧。

白先勇教授指出,小說的開頭一段第一句很重要,定了全個小說的調子。
(白先勇教授在1950年曾在港居住,他記得當時住在尖沙咀金馬倫道。)

鍾玲: 香港人應寫香港人的故事

鍾玲教授在城市文學節07年3月30下午的小說組交流會說,小說作為藝術,要寫得吸引人,讓讀者完全投入,作者需在技巧上下功夫。例如替小說人物起名字,可以找跟人物個性配合的名字。

鍾玲教授說:香港是商業掛帥的社會,在五、六十年代有《中國學生周報》,在七、八十年代有《素葉文學》——香港有西西、也斯、吳煦斌、辛其氏等非常優秀的作家,有廣闊的國際視野,台灣洪範書店也出版過香港優秀作家的文學作品。

鍾玲教授說,早年張愛玲由上海移居來港,就曾寫過香港的故事。香港人應寫香港人的故事,就看有沒有心、有沒有持久力。

鍾玲教授指出,現在香港社會文學獎項很多,以前有中大、港大兩間大學學生會合辦的「青年文學獎」,發掘出了一批優秀的青年作家,現在香港社會上有更多文學獎鼓勵青年人寫作,包括城市文學獎(香港城市大學)、大學文學獎(香港浸會大學)、新紀元全球青年華文文學獎(香港中文大學),以及香港公共圖書館的中文文學創作獎。

城市文學節07年3月30日下午散文組座談會:左起:名作家 董橋先生、主持講座的名學者李金銓教授、北京著名作家章詒和女士、和另一位女作家毛尖女士。(林翠芬攝)


在 城市文學節07年3月30日下午新詩組的交流會中,旅美名詩人鄭愁予教授說,新詩是間接表達的方式,(革命詩則是直接地寫),例如中國古代的贈答詩就是中國古典詩最多的典型。

有讀者問及我國領導人常在講話中引用一些詩句(例如溫家寶總理曾引用我國已故名詩人艾青的詩句),鄭愁予教授說:「領導人能引用自己國家詩人的詩,是高文明的表現。」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帝王領袖也都多數愛寫詩,如唐明皇和清代康熙等。

鄭愁予教授說,艾青的詩寫法比較直接,筆下最動人是對國家民族的愛。

筆者按:艾青是對祖國深懷熱情的詩人。他有一句名句:「為甚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是艾青寫於1939年的名句。(艾青先生於一九九六年五月病逝北京,享年八十六歲)。

台灣名詩人瘂弦先生在下午新詩組的交流會中說,現今很多小說敘述語言就是詩,有些實驗電影也有所謂電影詩,商業廣告中也套用詩的語言;產品成功可能是由於一句廣告語或一個產品名字的成功,由此可見詩還真有用處呢。

鄭愁予教授說,詩記錄反映一剎那的情緒和意象。詩的語言無論直接或間接,都需要讓人讀後有感受,不要有廢話,這是語文的基本要求!

鄭愁予教授指出,美國很多優秀的劇作家都是寫詩出身,他們把寫詩鍛鍊對文字的控制應用於劇本寫作中,因此劇作的可讀性高。寫詩的商界優秀廣告家創作廣告起名字,靈感也會多一些呢!

現任台灣《聯合報》副刊主編的台灣詩人陳義芝先生說,現實中不可能有出軌的思想,卻可以藉寫詩別有寄託,一個人平靜孤獨時,寫出的作品最可靠。


城市文學節07年3月30日下午新詩組交流會:鄭愁予教授、瘂弦先生、陳義芝先生、葉輝先生在講座後與聽眾們合影。(林翠芬攝)


城大舉辦城市文學獎 推動青年文學創作

2007城市文學節大會特別新增「與青年作家對話」交流會,邀請王貽興先生等本港青年作家在07年3月31日早上與青少年分享文學創作心得。文學節最後一天的活動於4月2日在澳門舉行。

多位文學名家並為「城市文學創作獎」評審。2007年的「城市文學創作獎」參賽資格擴展到15至24歲的港澳青年,反應比06年踴躍,得獎結果已公佈。
可在城大網站瀏覽http://www.cityu.edu.hk

香港城市大學一向致力於提高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認識。
「城市文學創作獎」是2007年「城市文學節」的其中一項活動,「城市文學創作獎」自2006年首次舉辦,港澳地區大專生踴躍投稿,參賽作品共190篇;上屆得獎作品刊登於2006年7月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的《城市文學》創刊號,內容可在城大網站瀏覽 。
(http://www.cityu.edu.hk/lib/digital/citylit/CityLiterature-2006.htm)。

城市文學節(http://www.cityu.edu.hk/ctspc)獲香港藝術發展局支持合辦及何鴻毅家族基金贊助。


「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http://hklit2007.blogspot.com/
(撰文:林翠芬)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香港藝術發展局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