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2日星期五

「歷史與記憶」——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2007年1月初主辦中國現代文學國際研討會

圖片說明: 中文大學中文系於二○○七年一月四日至六日舉行名為「歷史與記憶」的中國現代文學國際研討會。圖為一月四日上午主題演講會議。(林翠芬攝)

「歷史與記憶」——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2007年1月初主辦中國現代文學國際研討會

撰文及攝影:林翠芬


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於二○○七年一月四日至六日舉行了名為「歷史與記憶」的中國現代文學國際研討會,出席研討會的包括本港、澳門、內地、台灣、美國、馬來西亞的七十餘位學者。一月四日上午主題演講由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系講座教授王德威教授主講「歷史,記憶,與大學之道:四則傳薪者的故事」;而北京大學中文系陳平原教授則主講「晚清畫報中的帝京想像」。

四則傳薪者的故事——何其芳、馮至、唐君毅、林語堂


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系講座教授王德威教授論述四位知識份子:何其芳(1912-1977)、馮至(1895-1993)、唐君毅(1909-1978)和林語堂(1895-1976)在二十世紀中的大時代落實生命信念的不同抉擇和經歷,以及知識份子感時知命,透過文字銘刻一己的心路歷程。


王德威教授在論文中講述,詩人何其芳於抗戰期間一九三八年二十六歲時奔赴延安參加革命,曾任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簡稱「魯藝」)文學系系主任,經歷了一九四二年延安整風,詩人從此不復再有詩情。(「魯藝」於1938.4成立,1945.11解散)。何其芳於1957年出任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所長,任期經歷反右與文革的歲月,亦歷盡折磨,何其芳一九七七年逝世前寫下詩句:「錦瑟塵封三十年,幾回追憶總淒然。」教人感慨!


馮至曾獲魯迅譽為「最傑出抒情詩人」,於抗戰期間一九三八年到昆明任西南聯大外文系教授,感染自由主義的氣氛,思考人存在的本質意義,四十年代初創作十四行詩聞名於世,並寫下中篇小說《伍子胥》。馮至在西南聯大期間與一群追隨者鄭敏、杜運燮、穆旦等於戰後組成「九葉派」,成為現代主義詩歌的一個里程碑,是對中國現代文學一大貢獻。戰後馮至加入北大任教。馮至晚年曾寫道一生中最懷念的是昆明。(西南聯大1937.11月開課—1946.5月解散。)


新儒家大師唐君毅先生於1949年流亡香港,中華民族「花果飄零」、與史學大師錢穆先生(1895-1990)等創辦新亞書院,以延續傳承儒家抱負道統為己任,「靈根」另植,傳承中國文化,復興儒家道統。新亞書院前身亞洲文商學院於一九四九年十月開課,翌年春改名新亞書院,1963年併入新成立的中文大學。


「幽默大師」林語堂三十年代中以後旅居美國,在海外以英語創作,推廣中國文化。一九五四年應聘為新加坡南洋大學首任校長,圖建立海外華人知識界的理想國、企建海外華人一流學術殿堂的宏願未果;1955年4月中離職後隱居法國,韜光養晦,創作了科幻小說《奇島》(或譯名《遠景》)。


歷時三天的會議,其中以香港文學為課題的研討內容包括:浸大語文中心熊志琴博士:「『記憶』與『認同』——香港當代文化史中的香港中國人」,中大中文系張詠梅博士發表研究「《華僑日報》文藝副刊」「華嶽」(1938-1942)的心得;廣州中山大學中文系朱崇科教授:「想像中國的吊詭:暴力再現與身份認同——以高行健、李碧華、張貴興的小說書寫為中心」;中大中文系何杏楓博士:「燼餘之後:張愛玲作品中戰爭創傷與文化記憶探析」;中大中文系樊善標教授從「閱讀香港《新生晚報‧新趣》1951年的短篇故事——管窺『香港意識』的生產和傳播」;前任嶺大中文系陳智德博士以「香港文學的懷舊史」為題;中大中文系黃念欣博士論述「小寫之可能:回歸前後香港小說選集中的《小眾》與歷史」;中大中文系謝曉虹女士以「香港文學與身份論述」為題論崑南的《地的門》。


此外,香港理工大學專上學院趙咏冰博士論述平江不肖生的「江湖」記憶:武俠與偵探」。


黃世仲——革命家與小說家


香港理工大學陳志宏博士發表論文詳述黃世仲(1972-1912)這位革命家與小說家生平事蹟的有關考證。黃世仲是廣東番禺人,十九世紀末與兄同赴南洋謀生,1903年初由尤列介紹到香港任孫中山先生在香港設立的《中國日報》記者,其後由馮自由推薦於1905年10月加入香港同盟會,此外曾參加一些革命報章的編輯和撰述工作,並曾創辦幾個革命報刊,又曾撰寫過革命小說創作,以通俗小說開化民智,著有《洪秀全演義》、《大馬扁》、「粵東繁華夢」、《宦海升沉錄》等小說。黃世仲於1912年因反對陳炯明而遭殺害。2000年,黃世仲後人成立「紀念黃世仲基金會」,整理出版黃世仲的政論和小說;2001年,紀念黃世仲投身革命百週年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香港舉行。


另一位本港學者陳智德博士以「香港文學的懷舊史」為題,追溯由五十年代開始香港作家作品中的懷舊感和鄉愁,包括路易士(李雨生)、司馬長風、徐訏、力匡、舒巷城〈鯉魚門的霧〉和劉以鬯〈過去的日子〉、李碧華的《胭脂扣》、辛其氏《紅格子酒舖》、鍾玲玲的《玫瑰念珠》、董啟章九十年代的《永盛街興衰史》、郭麗容的〈城市慢慢的遠去〉、西西寫於二○○○年的《照相館》、和董啟章二○○五年的新作《天工開物.栩栩如真》。

陳智德博士指出:一九五零年代的懷舊指向故土,而八九十年代因應一九九七引發比較認真和投入的懷舊則指向歷史的迷思、本土的感情,以至對懷舊本身的批判和反思。

研討會中有幾位學者不約而同以高行健的小說作為研究課題,除了朱崇科教授外,王晉光博士亦論述高行健「瞬間——其記憶其歷史」;還有浸大語文中心羅菁博士以「神人的沒落」為題論高行健《山海經傳》的矛盾與困局、中大中文系危令敦教授則論述「回憶、遺忘與寫作——論高行健小說中的歷史創傷」。


筆者在研討會見到其中一位女學者劉劍梅博士,她是劉再復教授的千金,現任教於美國馬里蘭大學亞洲及東歐語文文化學院;劉劍梅博士在研討會發表論文題為「退社還是入社——閱讀閻連科的《受活》」。筆者跟她提及金庸先生在○六年夏天書展講座中提及生平唯一口頭上收過的女弟子,是她的妹妹,現居香港從商。

非物質遺產:文學史與活的記憶


廣州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高小康教授發表的論文,以「非物質遺產:文學史與活的記憶」為題,提出對文學史研究的新角度:「需關注文本背後的活動形態和發展演變的動態,更加關注文學行為而不僅僅是固化了的文本。這就是對活的記憶的追尋和重構工作。」高小康教授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通過持續的活動延續至今的活的歷史記憶。文學史的研究應當尋找文本外的活動與經典文本的關係,而形成新的更加系統生動的歷史記憶。」


高小康教授指出,在二十世紀後期中國大陸文學市場逐漸開放後,在暢銷的通俗文學作品中,最突出是以金庸為代表的武俠故事,「武俠文學影響的深層有一種對歷史、道德、和人格理想的精神認同,而這種認同來源於民間文化原型記憶——俠。」高小康教授說道。


高小康教授指出:「俠」這個原型所依托的民間文化牢牢地維繫著中國人心靈深處的一點人格和社會關係夢想,成為中國文學史中一種活的集體記憶。」


歷時三天研討會各學者發表論文研究的作家和課題還包括:李劼人「大河小說」、台灣現代主義詩歌、唐詩、陳三立詩歌、台灣女詩人席慕蓉、康有為的《大同書》、余光中詩、余華的《兄弟》、郁達夫、王朔、汪曾祺的小說、上海當代都市文學、林語堂與賽珍珠、莫言、張煒、茅盾、沈從文、白先勇、張愛玲、中國大陸矇矓詩、林語堂的《京華煙雲》、孫犁的抗日小說、以及瞿秋白的作品等。此外,中文大學中文系歐陽偉豪博士論述「周星馳如何以舊式粵語產生時空落差的兀突感」。


「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撰文:林翠芬) 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