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2日星期五

書影留蹤——重現三、四十年代中國社會文學盛世 / 中國現代文學珍本展於○七年一月至二月在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舉行

「中國現代文學珍本展——以民國時期上海、香港出版物為例」展覽,二○○七年一月三日起至二月二十八日在中文大學圖書館展覽廳展出。
圖為○七年一月三日展覽開幕禮主禮嘉賓合影: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系講座教授王德威教授(左四)、北京大學中文系陳平原教授(左三)、中大圖書館署理館長黃潘明珠女士(左二)、中大中文系香港文學研究中心主任盧瑋鑾教授(名作家小思)(右二)、本港收藏家、作家許定銘先生(右四)、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社長陸國燊(左一) 等。(林翠芬攝)

書影留蹤——重現三、四十年代中國社會文學盛世

——中國現代文學珍本展07年1月至2月在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舉行

撰文及攝影:林翠芬

「這些好東西都決不會消失,因為一切好東西都永遠存在,它們只是像冰一樣凝結,而有一天會像花一樣重開」。 ——名詩人戴望舒於一九四五年在香港所寫的詩句

沈從文的《邊城》、巴金的《愛情的三部曲》、徐志摩的《愛眉小扎》、蕭紅的《生死場》、老舍的《貓城記》、曹禺的《日出》、《原野》、《雷雨》等……這許多中國文學經典名著,許多人都看過,這些出版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名作珍本,向來深藏於圖書館的書庫中;「中國現代文學珍本展——以民國時期上海、香港出版物為例」展覽,由○七年一月三日起至二月二十八日在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展覽廳展出,展期至二月底,讀者們有幸可親睹這些名著的「廬山真面目」了!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從深藏於該館兩百多萬冊書本中抽選出一批民國時期的中國現代文學珍本展出,加上本港著名藏書家許定銘先生和中大中文系香港文學研究中心主任盧瑋鑾教授(名作家小思)借出珍藏,展出民國時期1911至1949年在上海和香港出版的中國現代文學書籍,展品共382種,特別介紹七個民國時期在上海或香港的出版社:良友圖書公司、文化生活出版社、日新出版社、懷正文化社、晨光出版公司、人間書屋、海洋書屋等在民初時期出版的文學作品珍品。

其中包括民國時期出版過的重要文學叢書,包括:巴金主編的《文學叢刊》、趙家璧主編的《晨光文學叢書》、商務出版的《小說月報叢刊》、良友圖書公司的《一角叢書》等,均屬中國現代文學的珍貴版本,歷經大半世紀大時代歲月,能保留至今,實屬相當難得。

另外,《熱血痕》是香港最早出版的一部白話文小說,孫受匡著,香港虞初小說社1923年1月初版。作者孫受匡是廣東東莞人。

07年一月三日下午展覽開幕禮由多位名學者,包括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系講座教授王德威教授、北京大學中文系陳平原教授、本港收藏家、作家許定銘先生、和中大圖書館署理館長黃潘明珠女士主禮。

北大中文系陳平原教授在展覽開幕禮致詞時說:「……劉以鬯創辦於上海的懷正文化社、黃新波等創辦於香港的人間書屋,還有老舍與趙家璧合辦的晨光出版公司等,其出品讓我大長見識。做出版史研究的,大都關注家大業大的商務、中華等;可實際上,小書局因其同人性質,更具理想性,也更有創新精神。假如你想理解中國現代文學何以『今夜星空燦爛』,離不開這些遍地開花、轉瞬即逝的小書局。」

陳平原教授指出:「既堅持文學品味,又不至於賠錢,這方面成功的例子,可舉出吳朗西、巴金合辦的文化生活出版社。該社出版的『文學叢刊』(巴金主持),15年間共推出10集160本,其中很多日後成為文學史家津津樂道的名著。因職業關係,我更關注那些名家的『非名作』,比如曹禺的《豔陽天》、茅盾的《少女之心》、老舍的《開市大吉》、巴金的《龍虎狗》等。這些書,如果不是出現在如此特定場合,一般不會被提及,更不要說被認真閱讀欣賞了。」

陳平原教授續說:「聲名顯赫的良友圖書公司,曾以出版《中國新文學大系》被文學史家和普通讀者記憶。除了皇皇巨著,該社還有兩冊奇妙的小書,值得一讀:一是胡蝶女士刊行於1936年的《歐遊雜記》,一是《人間世》雜誌社編的《二十今人志》(1935),這兩本小書,從裝幀到內容,都很有味道。」

陳平原教授又指出,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是中國書籍裝幀的黃金時代,絢麗多姿;及至抗戰時代,圖書出版困難,裝幀自是盡量從簡。

陳平原教授在致辭末說道:「……這些今日靜靜地躺在圖書館裏的『珍本』,當初凝聚著多少作家、編輯、讀者以及批評家的心血與厚愛。念及此,你我能不仔細端詳!」

正如中大圖書館署理館長黃潘明珠女士在開幕典禮致辭中引述已故名詩人戴望舒於一九四五年在香港所寫的詩句:「這些好東西都不會消失,因為一切好東西都永遠存在,它們只是像冰一樣凝結,而有一天會像花一樣重開」。

本港收藏家許定銘先生對筆者說,他自己心目中這次展覽最珍貴的是葛琴的《總退卻》(1933年‧上海良友)(該書由魯迅寫序)。

參觀展覽的本港出版界前輩、散文作家羅琅先生則說,他參觀這次展覽印象最深的是《中國新文學大系》(一至十集)趙家璧主編,上海良友1935-36年初版,分別由多位大師級文學家編選,包括:胡適、鄭振鐸、茅盾、魯迅、鄭伯奇、周作人、郁達夫、朱自清、洪深、阿英。

筆者參觀這次展覽的一點感想是,三、四十年代真是中國社會的文學盛世,名家輩出,文學作品銷量好,由展品可見,很多書都是一版再版、三版四版五版,其中例如曹禺的名劇作《雷雨》在1939年2月是第十四版、《日出》在1937年7月是第十一版。]

見文壇老前輩的書,如見故人

筆者在展覽中得見多位以往曾有緣訪問過的已故文壇老前輩如蕭乾先生等的書,如見故人。(筆者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曾有緣見面和訪問過的文壇老前輩包括:艾青、巴金、冰心、蕭乾、胡風、曹禺、艾蕪、沙汀、夏衍、蕭軍、陳殘雲、姚雪垠、姚克等。此外,筆者早年就讀浸會學院時曾選修徐訏教授的中國現代文學史課程。)

筆者參觀展覽也喜見展出由本港著名小說家劉以鬯先生於上世紀四十年代中(1946-1948)在上海創辦的懷正文化社所出版的很多名家經典作品,包括徐訏先生的《風蕭蕭》等,都是當年的暢銷書;另外懷正文化社還出版過姚雪垠的《差半車麥稭》(1947年5月初版)、李輝英的《霧都》等;此外,姚雪垠的《長夜》(1947年5月初版),以及戴望舒和施蟄存的作品,也是由懷正文化社出版的。

劉以鬯先生原名劉同繹,是浙江鎮海人,在上海出生長大,一九四一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一九四八年冬離滬來港後繼續從事報刊編輯工作和寫作,不斷致力探索創新手法,一九六三年出版的長篇小說《酒徒》,是本港首部意識流手法的小說,享譽文壇。劉以鬯先生居港從事文學創作逾半世紀,並致力文學推廣工作,一九八五年在港創辦和主編純文學刊物《香港文學》月刊,苦心孤詣經營十五載。二○○○年中退任後至今仍為文學創作不輟。

這次展覽其中與香港有淵緣的出版社還有良友圖書,是伍聯德先生於1925年創辦,1926年2月出版中國出版史上首本大型畫冊《良友畫報》,另有「良友文學叢書」創刊於1933年﹔良友於1946年停業,其後由伍聯德先生的兒子伍福強先生於1984年中在港復業。

人間書屋是由黃新波、陳實、華嘉與黃蒙田先生於上世紀四十年代後期在香港成立,出版《人間文叢》、《人間詩叢》、《人間譯叢》三套文藝叢書。黃蒙田先生亦為本港著名畫家。

晨光出版公司於1946年11月成立,由老舍與趙家璧合辦,出版晨光文學叢書,出版了老舍的《四世同堂》、巴金的《寒夜》、錢鍾書的《圍城》等文學名著。1953年停業。

文化生活出版社於1935年5月在上海成立,巴金曾任總編輯,1935年巴金主編《文化生活叢刊》、《文學叢刊》,曾出版曹禺的《日出》等名家著作。1954年併入新文藝出版社。
海洋書屋是群益出版社於1947年11月在香港成立的香港分社(1947年11月至1949年8月在香港經營),周而復任總編輯,曾出版賀敬之、丁毅的《白毛女》。

《書影留蹤——中國現代文學珍本選》

中大圖書館並將這次展覽的內容「融化」成一本印刷精美的選集;名為《書影留蹤——中國現代文學珍本選》。《書影留蹤》一書封面是三四十年代香港與上海雙城的歷史照片,塑造年代湮遠的懷舊感效果;全書四百餘頁,輯錄二十至四十年代三百八十餘部中國文學經典名著的封面,雅淡樸素,盛載無限歷史感,非常有參考價值。該書全彩色印刷,訂價50元,真是物超所值。訂閱查詢中大圖書館網址:www.lib.cuhk.edu.hk TEL:2609 7302

當天展覽開幕禮後,中大中文系香港文學研究中心盧瑋鑾教授帶同嘉賓到圖書館一樓參觀「香港文學特藏」。筆者在其中一個展櫃中見到本港早年二十年代末出版的文學刊物《伴侶》創刊號,封面是一位漂亮女郎的圖畫。此外,同一櫃中還展出本港已故名作家舒巷城遺孀王陳月明女士捐贈舒巷城的名作《我的抒情詩》(1965年)和《霧香港》(1956年)。

「中國現代文學珍本展——以民國時期上海、香港出版物為例」展覽,由○七年一月三日起至二月二十八日在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展覽廳展出,展覽中並有二十年代舊香港和舊上海的歷史圖片展。中文大學圖書館展覽廳開放時間:星期一至六10am至7pm、星期日1pm至7pm,公眾假期休息。

「中國現代文學珍本展——以民國時期上海、香港出版物為例」展覽,由○七年一月三日起至二月二十八日在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展覽廳展出,展期至二月底,讀者們有幸可親睹這些名著的「廬山真面目」了!

《書影留蹤——中國現代文學珍本選》
中大圖書館將「中國現代文學珍本展——以民國時期上海、香港出版物為例」展覽的內容「融化」成一本印刷精美的選集,名為《書影留蹤——中國現代文學珍本選》。《書影留蹤》一書封面是三四十年代香港與上海雙城的歷史照片,塑造年代湮遠的懷舊感效果。全書四百餘頁,輯錄二十至四十年代三百八十餘部中國文學經典名著的封面,雅淡樸素,盛載無限歷史感,非常有參考價值。該書全彩色印刷,訂價50元,真是物超所值。( 訂閱查詢中大圖書館網址:http://www.lib.cuhk.edu.hk/ TEL:2609 7302 )



圖片說明 : 筆者參觀展覽喜見展出由本港著名小說家劉以鬯先生於上世紀四十年代中(1946-1948)在上海創辦的懷正文化社所出版的很多名家經典作品,包括徐訏先生的《風蕭蕭》等,都是當年的暢銷書;另外懷正文化社還出版過姚雪垠的《差半車麥稭》(1947年5月初版)、李輝英的《霧都》等;此外,姚雪垠的《長夜》(1947年5月初版),以及戴望舒和施蟄存的作品,也是由懷正文化社出版的。




圖片說明:○七年一月三日展覽開幕禮後,中大中文系香港文學研究中心主任盧瑋鑾教授帶同嘉賓到圖書館樓上參觀「香港文學特藏」。左起:中大新亞書院錢穆圖書館館長馬輝洪先生(左一)、中大中文系香港文學研究中心主任盧瑋鑾教授(名作家小思)(左二)、本港收藏家許定銘先生(左三)、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系講座教授王德威教授(左四)、現任教於中大歷史系的李歐梵教授(右四)、北京大學中文系陳平原教授(右三)、中大圖書館署理館長黃潘明珠女士(右二)、中文大學圖書館技術服務部主管劉麗芝女士。(林翠芬攝)


「中國現代作家簽名本展覽」2007年底移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圖書館舉行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近年舉辦過多次很有意義的文學展覽,例如去年(二○○六年)曾舉辦《薪火相傳——香港兒童文學發展65年回顧展》,(該次展覽於今年○七年四月廿五日至五月十四日移師中央圖書館舉行)。

此外,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在二○○五年中舉辦過一次中國現代作家簽名本的展覽,中大圖書館現正積極籌備將於今年底(2007年)移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圖書館舉行。



「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撰文:林翠芬) 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歷史與記憶」——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2007年1月初主辦中國現代文學國際研討會

圖片說明: 中文大學中文系於二○○七年一月四日至六日舉行名為「歷史與記憶」的中國現代文學國際研討會。圖為一月四日上午主題演講會議。(林翠芬攝)

「歷史與記憶」——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2007年1月初主辦中國現代文學國際研討會

撰文及攝影:林翠芬


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於二○○七年一月四日至六日舉行了名為「歷史與記憶」的中國現代文學國際研討會,出席研討會的包括本港、澳門、內地、台灣、美國、馬來西亞的七十餘位學者。一月四日上午主題演講由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系講座教授王德威教授主講「歷史,記憶,與大學之道:四則傳薪者的故事」;而北京大學中文系陳平原教授則主講「晚清畫報中的帝京想像」。

四則傳薪者的故事——何其芳、馮至、唐君毅、林語堂


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系講座教授王德威教授論述四位知識份子:何其芳(1912-1977)、馮至(1895-1993)、唐君毅(1909-1978)和林語堂(1895-1976)在二十世紀中的大時代落實生命信念的不同抉擇和經歷,以及知識份子感時知命,透過文字銘刻一己的心路歷程。


王德威教授在論文中講述,詩人何其芳於抗戰期間一九三八年二十六歲時奔赴延安參加革命,曾任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簡稱「魯藝」)文學系系主任,經歷了一九四二年延安整風,詩人從此不復再有詩情。(「魯藝」於1938.4成立,1945.11解散)。何其芳於1957年出任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所長,任期經歷反右與文革的歲月,亦歷盡折磨,何其芳一九七七年逝世前寫下詩句:「錦瑟塵封三十年,幾回追憶總淒然。」教人感慨!


馮至曾獲魯迅譽為「最傑出抒情詩人」,於抗戰期間一九三八年到昆明任西南聯大外文系教授,感染自由主義的氣氛,思考人存在的本質意義,四十年代初創作十四行詩聞名於世,並寫下中篇小說《伍子胥》。馮至在西南聯大期間與一群追隨者鄭敏、杜運燮、穆旦等於戰後組成「九葉派」,成為現代主義詩歌的一個里程碑,是對中國現代文學一大貢獻。戰後馮至加入北大任教。馮至晚年曾寫道一生中最懷念的是昆明。(西南聯大1937.11月開課—1946.5月解散。)


新儒家大師唐君毅先生於1949年流亡香港,中華民族「花果飄零」、與史學大師錢穆先生(1895-1990)等創辦新亞書院,以延續傳承儒家抱負道統為己任,「靈根」另植,傳承中國文化,復興儒家道統。新亞書院前身亞洲文商學院於一九四九年十月開課,翌年春改名新亞書院,1963年併入新成立的中文大學。


「幽默大師」林語堂三十年代中以後旅居美國,在海外以英語創作,推廣中國文化。一九五四年應聘為新加坡南洋大學首任校長,圖建立海外華人知識界的理想國、企建海外華人一流學術殿堂的宏願未果;1955年4月中離職後隱居法國,韜光養晦,創作了科幻小說《奇島》(或譯名《遠景》)。


歷時三天的會議,其中以香港文學為課題的研討內容包括:浸大語文中心熊志琴博士:「『記憶』與『認同』——香港當代文化史中的香港中國人」,中大中文系張詠梅博士發表研究「《華僑日報》文藝副刊」「華嶽」(1938-1942)的心得;廣州中山大學中文系朱崇科教授:「想像中國的吊詭:暴力再現與身份認同——以高行健、李碧華、張貴興的小說書寫為中心」;中大中文系何杏楓博士:「燼餘之後:張愛玲作品中戰爭創傷與文化記憶探析」;中大中文系樊善標教授從「閱讀香港《新生晚報‧新趣》1951年的短篇故事——管窺『香港意識』的生產和傳播」;前任嶺大中文系陳智德博士以「香港文學的懷舊史」為題;中大中文系黃念欣博士論述「小寫之可能:回歸前後香港小說選集中的《小眾》與歷史」;中大中文系謝曉虹女士以「香港文學與身份論述」為題論崑南的《地的門》。


此外,香港理工大學專上學院趙咏冰博士論述平江不肖生的「江湖」記憶:武俠與偵探」。


黃世仲——革命家與小說家


香港理工大學陳志宏博士發表論文詳述黃世仲(1972-1912)這位革命家與小說家生平事蹟的有關考證。黃世仲是廣東番禺人,十九世紀末與兄同赴南洋謀生,1903年初由尤列介紹到香港任孫中山先生在香港設立的《中國日報》記者,其後由馮自由推薦於1905年10月加入香港同盟會,此外曾參加一些革命報章的編輯和撰述工作,並曾創辦幾個革命報刊,又曾撰寫過革命小說創作,以通俗小說開化民智,著有《洪秀全演義》、《大馬扁》、「粵東繁華夢」、《宦海升沉錄》等小說。黃世仲於1912年因反對陳炯明而遭殺害。2000年,黃世仲後人成立「紀念黃世仲基金會」,整理出版黃世仲的政論和小說;2001年,紀念黃世仲投身革命百週年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香港舉行。


另一位本港學者陳智德博士以「香港文學的懷舊史」為題,追溯由五十年代開始香港作家作品中的懷舊感和鄉愁,包括路易士(李雨生)、司馬長風、徐訏、力匡、舒巷城〈鯉魚門的霧〉和劉以鬯〈過去的日子〉、李碧華的《胭脂扣》、辛其氏《紅格子酒舖》、鍾玲玲的《玫瑰念珠》、董啟章九十年代的《永盛街興衰史》、郭麗容的〈城市慢慢的遠去〉、西西寫於二○○○年的《照相館》、和董啟章二○○五年的新作《天工開物.栩栩如真》。

陳智德博士指出:一九五零年代的懷舊指向故土,而八九十年代因應一九九七引發比較認真和投入的懷舊則指向歷史的迷思、本土的感情,以至對懷舊本身的批判和反思。

研討會中有幾位學者不約而同以高行健的小說作為研究課題,除了朱崇科教授外,王晉光博士亦論述高行健「瞬間——其記憶其歷史」;還有浸大語文中心羅菁博士以「神人的沒落」為題論高行健《山海經傳》的矛盾與困局、中大中文系危令敦教授則論述「回憶、遺忘與寫作——論高行健小說中的歷史創傷」。


筆者在研討會見到其中一位女學者劉劍梅博士,她是劉再復教授的千金,現任教於美國馬里蘭大學亞洲及東歐語文文化學院;劉劍梅博士在研討會發表論文題為「退社還是入社——閱讀閻連科的《受活》」。筆者跟她提及金庸先生在○六年夏天書展講座中提及生平唯一口頭上收過的女弟子,是她的妹妹,現居香港從商。

非物質遺產:文學史與活的記憶


廣州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高小康教授發表的論文,以「非物質遺產:文學史與活的記憶」為題,提出對文學史研究的新角度:「需關注文本背後的活動形態和發展演變的動態,更加關注文學行為而不僅僅是固化了的文本。這就是對活的記憶的追尋和重構工作。」高小康教授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通過持續的活動延續至今的活的歷史記憶。文學史的研究應當尋找文本外的活動與經典文本的關係,而形成新的更加系統生動的歷史記憶。」


高小康教授指出,在二十世紀後期中國大陸文學市場逐漸開放後,在暢銷的通俗文學作品中,最突出是以金庸為代表的武俠故事,「武俠文學影響的深層有一種對歷史、道德、和人格理想的精神認同,而這種認同來源於民間文化原型記憶——俠。」高小康教授說道。


高小康教授指出:「俠」這個原型所依托的民間文化牢牢地維繫著中國人心靈深處的一點人格和社會關係夢想,成為中國文學史中一種活的集體記憶。」


歷時三天研討會各學者發表論文研究的作家和課題還包括:李劼人「大河小說」、台灣現代主義詩歌、唐詩、陳三立詩歌、台灣女詩人席慕蓉、康有為的《大同書》、余光中詩、余華的《兄弟》、郁達夫、王朔、汪曾祺的小說、上海當代都市文學、林語堂與賽珍珠、莫言、張煒、茅盾、沈從文、白先勇、張愛玲、中國大陸矇矓詩、林語堂的《京華煙雲》、孫犁的抗日小說、以及瞿秋白的作品等。此外,中文大學中文系歐陽偉豪博士論述「周星馳如何以舊式粵語產生時空落差的兀突感」。


「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撰文:林翠芬) 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參觀《走近饒宗頤》展覽後記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和康文署於○六年十二月十四日至○七年一月四日在中央圖書館舉行「走近饒宗頤——饒宗頤教授學藝兼修展覽」。


「走近饒宗頤——饒宗頤教授學藝兼修展覽」的展場藝術佈置別具匠心,仿用了「心經簡林」一根根刻有《心經》經文木柱的裝置藝術形式豎立在會場中。(林翠芬攝)

「走近饒宗頤——饒宗頤教授學藝兼修展覽」展出了饒宗頤教授早年的一些文學著作。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和康文署於○六年十二月十四日至○七年一月四日在中央圖書館舉行「走近饒宗頤——饒宗頤教授學藝兼修展覽」。


人生無限‧學術精神永不言休
參觀《走近饒宗頤》展覽後記

撰文及攝影:林翠芬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和康文署於○六年十二月十四日至○七年一月四日,在中央圖書館合辦「走近饒宗頤——饒宗頤教授學藝兼修展覽」。

香港大學副校長暨饒宗頤學術館館長李焯芬教授在展覽「前言」中指出,饒宗頤教授是當代國學大師,在文、史、哲、藝四個範疇都有開創的研究成就;在文學創作方面也是一位傑出的舊體文學作家,所作的詩、詞、駢、賦,聲色格律承接傳統,而又能具時代精神。

對一般人來說,都知道由饒宗頤教授所書、位於大嶼山的墨寶木刻《心經簡林》,該次展覽的展場藝術佈置也別具匠心,仿用了「心經簡林」一根根刻有《心經》經文木柱的裝置藝術形式豎立在會場中。「心經簡林」是以三十八根刻有《心經》經文的木柱,配合山形地勢分佈,依經文順序排成象徵「無限」、「無量」的符號,以示宇宙人生變化無定。

甫進場中,見到這些「心經」經文條柱,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經文有云:「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是無上咒是無等之咒」,心中也恍似感受一點寧謐的靈氣。

事實上,學海無涯,饒宗頤教授歷大半世紀鑽研的學問淵博高深,且如今以九十高齡仍在學術與藝術方面屢有開創,實在教人敬佩萬分。

饒宗頤教授從事學術研究和教學逾七十載,著作等身,名聞遐邇,享譽國際。他的學術研究範圍廣博,包括:上古史、甲骨學、簡帛學、經學、禮樂學、宗教學、楚辭學、史學(包括潮學)、中外關係史、敦煌學、目錄學、古典文學和中國藝術史等十三大門類,其中並開拓了不少研究新路向、新領域。

文學方面,饒宗頤教授早在一九四九年來港前已從事《楚辭》之研究,一九三八年廿一歲時曾在香港協助葉恭綽先生編訂《全清詞鈔》。一九四九年居港後,更深入研究詞學(清詞)、《文選》學和版本學。

饒宗頤教授於一九五二年至一九六八年任教香港大學期間,教授古典文學和文獻學;一九六八至七三年任新加坡大學中文系主任,一九七三年返港出任中文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一九七九年自中大退休;惟饒宗頤教授堅信學者是應該退而不休,一九八○年後歷任澳門東亞大學(現為澳門大學)文學院講座教授、中文大學中文系及藝術系榮譽講座教授、中國敦煌研究院名譽研究員、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榮譽講座教授,繼續授課和做研究。

香港大學於二○○三年十一月成立饒宗頤學術館,其中一個宗旨就是延續饒教授這種永不言休的學術研究精神;一套十四卷共二十冊的《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亦於同年出版。

文學創作方面,饒宗頤教授擅中國古典詩詞、駢文、賦等。一九六六年夏,饒教授與著名法國漢學大師戴密微教授同遊瑞士,沿途賦詩三十餘首,成《黑湖集》,戴密微教授其後將之譯成法文發表,成詩壇佳話。

饒宗頤教授歷年來獲海內外獎項榮譽無數,其中一九九七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第一屆終身成就獎、二○○○年獲特區政府頒授「大紫荊勛章」、同年獲國家文物局及甘肅省政府頒發「敦煌文物保護特殊貢獻獎」。

饒宗頤教授的學術與文學成就

由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與康文署合辦的「饒宗頤教授的學術與文學成就」的講座,於○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晚上在中央圖書館舉行,那晚是農曆冬至,也吸引了許多讀者聽講,講者們和主辦當局都甚感欣慰。講者包括聯合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裁、歷史學者陳萬雄博士、饒教授的高足、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黃嫣梨教授、和饒教授的入室弟子、現任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研究主任鄭煒明博士。

聯合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裁、歷史學者陳萬雄博士特別提到饒宗頤教授的一部著作《漢字樹》,「結合考古學和民族學的新資料,從世界觀點出發,對漢字的成就作一總的考察。」陳萬雄博士臚列饒教授的學術特點包括:同時具廣闊的世界視野與中國文化精神、治學重視科學方法與人文心靈、實際考察體驗、通過生活旅行去感悟歷史,融匯東西方、傳統與現代。陳萬雄博士引述饒教授曾說「香港是一個可以同國際上來往的自由港」,是特殊的地緣造就的學術文化成就,「香港還會出現像饒教授這樣的人文學大師嗎?」陳萬雄博士認為:「客觀條件是存在的,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課題。」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黃嫣梨教授縷述饒宗頤教授「文史」互證的治學方法,學問淵懿,綜論古今;善用古籍考證史實,補正歷史;中西融匯,以史證義,開拓研究領域;弘揚民族文化,而以理性的科學態度,貫通古今中外而自成體系。

黃嫣梨教授指出,例如,饒宗頤教授在〈港九前代考古雜錄〉一文中,引用清代康熙年間杜臻《粵閩巡視紀略》一書,論證清初遷界時之九龍地理,文中羅列出九龍半島及其周遭村落、島嶼名稱數以百計;其後再引郭裴之《粵大記》,確證「香港」一名早於明代已出現。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研究主任鄭煒明博士說,饒教授是一位極具開創性的學者,往往能以新資料、新角度及新理論貫注於其研究中,並重視實物與文獻結合的科學研究方法;在文學方面,研究與創作並重;鄭煒明博士指出,饒教授於詞學是一位罕見的全才,此外在文學研究的重要建樹有:幾於每個朝代和領域包括戰國文學、秦代文學等,皆有重要的論著,其中不乏具原創性、拓展性、影響力、新資料、新角度和獨到見解,其論證具啟發,中國古代文學之比較研究,如:〈虬髯客傳考〉(1957)、〈孝順觀念與敦煌佛曲〉(1974)、〈潮劇溯源〉(1973)、「明本潮州戲文五種說略」(1985);此外並翻譯及研究世界最古老的巴比倫史詩。

鄭煒明博士指出,饒教授的文學研究善用出土資料和異域資料作比較結合,並以新觀念、新方法探討中國古文學內涵;重視文學目錄學之研究、重視文學與其他藝術範疇之內緣關係研究、以及重視文學於文化史之意義。「文化精神為民族之根本。」

饒教授一本名為《文轍》的文學史論文集,收文六十篇,1991年由台灣學生書局出版。
文學創作方面,饒教授少年時代即負盛名,十六歲寫〈咏優曇花詩〉、抗戰時寫〈傜山詩草〉,感觸至多;其後遊歷極廣,識見過人,故其詩才氣磅礡,擅古詩詞,偶而亦曾作新詩,如〈安哥窟哀歌〉,甚具歷史感。

展覽中展出了饒宗頤教授早年的一些文學著作,如:
《文化之旅》(1997年出版) (散文集)
《清暉集》1999年出版 ‧詩詞、駢文、賦及散文集(文學創作集)
《固庵文錄》1989年出版 (詩詞、駢文、賦及散文集(文學創作集)
《選堂詩詞集》1978年出版 ‧詩詞集
《固庵詞》1968年出版 詞集
《白山集》 1966年出版 詩集

在展覽中並得見一些文化名人的信函,如著名史學大師錢穆先生致饒教授函(估計寫於1957年1月15日),是饒宗頤學術館饒教授資料庫之珍藏品;此外還有台灣著名女作家蘇雪林致饒教授函(1960年9月)等。

博覽群籍‧實地考察‧勤動腦筋

饒宗頤教授是廣東潮安人,1917年在潮州出生,出身於家鄉的書香門第,童年在家鄉潮州,其父天嘯樓藏書有兩三萬本之多,他自小讀很多書,奠定了日後學術研究的基礎﹔十八歲時續寫其父所著的潮州藝文誌,已顯露頭角,一派少年學者的才氣。一九四九年移居香港,繼續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桃李滿門,著作豐碩。

筆者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多次訪問過饒宗頤教授,談做學問的心得。多才多藝的饒教授自言歸結到努力二字。他說做學問不盡信書,要親身實地考察實習;至於高壽的他的養生之道是:持之有恆寫書法和勤動腦筋。

饒宗頤教授數十年來周遊各地考察研究,六十年代先後在印度和法國從事學術研究,遊歷印度和東南亞各國佛教史跡,對古梵文亦有研究。

饒教授在一九八五年年近古稀時,曾於盛夏八月應邀赴新疆烏魯木齊出席「敦煌吐魯番學會」學術會議,首次遊新疆絲路古跡。饒教授精通敦煌學,研究成就卓著。

高齡九旬的饒宗頤教授不言休,仍孜孜不倦做學問和教學。這種嚴謹的冶學精神,他的學生和朋友也受感染。

饒教授強調,學問根基很重要,對一門學問有透徹了解,對其他學問也比較容易觸類旁通;所以他勗勉年青人掌握時間,打好學問基礎。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2006年12月出版《饒宗頤藝術創作匯集》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於2006年12月出版《饒宗頤藝術創作匯集》,收入饒宗頤教授由二十世紀40年代初至2006年間的藝術創作成果,時間跨越超過六十年。匯集全套共12冊,作品型類包括山水、花鳥、走獸、人物等繪畫,由甲骨至篆隸行草各體書法,饒教授在文具、文玩及茶具上之書銘及繪畫,以及他與近現代五十位書畫家合作的作品;由此可宏觀地看到饒教授近七十年的藝術歷程,同時亦可從中看到近代書畫藝術一些發展軌跡。


「2007香港文學活動摘記訪寫計劃」(撰文:林翠芬) 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香港藝術發展局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